一听有赏金挣,百姓哪里忍得住,纷纷都去凑热闹。
唐青:“圣泉?”
他微微仰头,望向身侧的人:“爷,此为何物?”
萧隽:“感兴趣就过去看看。”
他倒想看太常寺那群人能做出何种动静来。
顺着人潮而行,唐青总算来到圣泉附近。
聚集的百姓多了,听旁的人闲聊,很快知晓圣泉的来意。
邺都此地水源,自百年前就出现,历经风雨岁月,至今仍在。
大邺过去发生过三次罕见的天灾,一年数月,无半丝甘霖降临,唯独这口泉水源源不尽。当时举国饿殍盈地,邺都靠此泉勉强度过三次旱情,救过数条性命。
此后,天子便赐名圣泉。
而后在圣泉周围设立井庙,筑山神之象,以镇邪祟。素日里百姓们会来拜祭,顺道打两桶泉水回去食饮,去病消灾。
百年已过,因地势落陷,圣泉沉在地下,太常寺曾差人修建取水转轴,年久失修,那转轴发生断裂,取水成了件难事。
唐青道:“再重建不就好了,何必搞得这般大费周章。”
围观的百姓应答:“公子有所不知,那圣泉很深,难以见底,里头常年氲着浓雾,雾气有毒,需等下雨才能进行修缮。”
可邺都只在春末时雨水多些,近日不常下雨,除非等到夏至,那也是至少两个月之后的事了。
圣泉对邺都意义非凡,太常寺可等不起,若传到御前,要被问责的。
百姓道:“赏钱可有二百银呢。”
二百银,寻常四口之家的平民户,紧着点肚子,每年花销约莫四五两。
唐青怔了一瞬,问:“爷,这份赏钱,小的可能挣?”
萧隽淡道:“若有本事,自可拿去。”
唐青向百姓问路,寻至太常寺值守的官吏面前。
那官吏瞧他气度不凡,诧异问:“公子何事而来。”
唐青指了指圣泉的方向。
官吏又道:“这笔银子可不好挣啊。”
唐青莞尔:“可容在下过去仔细瞧瞧。”
对方道:“公子请。”
唐青回头朝萧隽投去一眼,往官吏所指的方向走去。
百姓默契地给他让了路,唐青得以顺利的观察泉口。
听人说这处圣泉范围本来不小,而今百年岁迁,泉口下沉,尺径缩小,只比寻常井口宽约三倍有余。
他走回官吏身侧,俯耳而谈。
那官吏听罢,微微诧异,道:“明日太常大人亲自带人来,若事成,公子自可去太常寺领赏钱。”
唐青笑着走回萧隽面前:“让爷久等了。”
两人往城内步行,萧隽问:“你给了法子?”
唐青道:“在南郡一处僻壤荒远的乡村里,只一口井供全村人用,过去曾发生过与圣泉相似一事,当时梁名章带我前去查探,便用了此法子。”
待他们回到宫门,只见巍峨大门紧闭。
唐青上前询问,值守的侍卫道:“过了落钥的时辰便不再开门。”
唐青回到萧隽身侧,眼神疑惑。
不动用一下帝王权利吗?
萧隽道:“皇宫的规矩,自是公事公办。”
口吻中似有几分满意:“羽林卫平日里规矩不错。”
唐青:“爷……我们不回宫,在哪歇息?眼下天要黑了。”
萧隽:“在城里寻处地。”
唐青只能默默跟上,有些无言以对。
这皇帝,还真不拘小节啊。
说他仁慈,把上奏违逆他的官员全部送一顿板子。说他专制,竟然搞遵纪守法的一套……
第22章
斜阳拂碧柳,路上行人三两,越往前走,便再无一人。唐青跟着面前那道背影,发现四周很是僻静。
他们来到一间乌瓦白墙,规模不大的庭院前,此时暮色轻微,门檐下已亮起灯笼,似乎知晓主人要来。
刚止步,门便打开,里头出现的布衣老者唤道:“爷,您来了。”
唐青跟在萧隽脚后走进大门,布衣老者在旁边引路。
借着光线,唐青这才发现对方有一边袖口空荡荡的,竟是个断臂老人。
老者道:“亲自备了几道酒菜,爷进屋尝尝。”
至于唐青……
老者瞥他一眼,眼中滑过惊艳,暗忖:爷头一次带陌生的面孔来,不该问的便不问。
净手之后,唐青琢磨着怎么伺候皇帝用饭,正要做点什么,听萧隽吩咐:“都落座。”
老者笑着拧开酒壶的木塞:“去年酿的,爷尝尝。”
唐青稍微抬眼,发现断臂老者比起旁人面对帝王时表露的敬畏,他流露的更多则为亲近之态,俨然把一国之君当成后辈看。
而素日里淡漠威仪的萧隽,此时面上居然显出少有的缓和之色。
老者究竟什么来头?
唐青沉默,一时没动碗筷。
老者等萧隽尝了第一口烤鱼,笑呵呵道:“前些日子总下雨,河水涨了不少,老马我趁机逮了几条肥鱼回来养,这不,今日就见着爷过来了,来得早不如赶得巧啊。”
“我烤鱼的手艺没生疏吧?”
萧隽道:“和从前一样。”
说罢,夹了一筷子鱼肉放进唐青手边的白瓷空碗。
“尝尝。”
唐青抬眸:“多谢爷。”
萧隽道:“在此地,不用如此拘束。”
老马眼底闪出精烁的光,似看出些端倪,仍然笑着点头,兀自夹了块肉,跟着开口:“这位公子何必拘礼,试试老马的厨艺。”
唐青吃了萧隽夹来的鱼肉,烤鱼味道极好,油而不腻,肉滑鲜嫩,汁水全部渗进肉质中。
简单尝过一口,唇瓣盈了油光,光滑润亮,他轻轻舔干净嘴边残留的汁水,抬手继续夹了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