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成为暴君的战利品后(69)

“大、大人……”

唐青淳朴的眉眼弯了弯:“低调行事。”

郡守立刻闭起嘴巴。

唐青笑笑,看向旁人:“这位便是梧郡的陈农正吧,适才沿近郊走了走,有些事想同农正商量。”

陈农正支吾道:“大人有事尽管吩咐……”

唐青:“不必拘谨,都抬起头说话吧。”

陈农正这才抬头,瞧见巡察使大人相貌竟……他有些难言。

可观大人周身气度不凡,此等气质和容貌搭配,有种诡异的违和感。

唐青似看出农正所想,道:“本官为方便出行,做了易容,咱们边走边说。”

于是唐青左侧为韩擒,郡守跟在右侧,陈农正则落在稍后的距离跟随。

**

农业进步,需要时间的推动和沉淀。就唐青过去在南郡、邺都所见,结合当前梧郡的情形,他在心底已做了些大致的规划。

农为国之根本,无论地方大小,农官未曾闲置。

唐青温和询问:“陈农正,如今可是你负责在梧郡内推广农业技术,督劝百姓农桑之事?”

农正作揖:“回禀大人,确为下官职责。”

唐青点点头:“我连日观察近郊,有些心得,想与农正探讨一二。”

农正一听,忙竖起耳朵。

郡守早有准备,从袖子底下取出纸笔。

见状,唐青笑着摇头:“具体内容到时候我回了官驿再详细写一份,莫大人不必这般紧张。”

秋风习习,如玉的嗓音落在几人耳中,虽谈公务,但听者沉浸其中,不失为一种享受。

唐青娓娓谈道:“我观近郊,及城内水源分布甚为杂乱,且不讲究卫生,百姓常用的水若不清洁护理,容易致使伤寒,肠炎,痢疾等病况感染,若规划得当,可减少患病几率。”

是以唐青主张,凡水源处,十五丈内,皆不得设置牲畜棚、粪坑、污水沟杂物点,一经发现,理应处置干净,保持水源周围的卫生。

如今水源的使用,已分为上下游。

奈何用水的人尚无维护意识,时常不分上下游,往其中倒粪便,洗刷粪桶,此举应当遏制,将水源使用的规则挨家挨户传递,此举改变需要一个长期转化的过程,只能慢慢调整。

另外,唐青指了指随处可见的牛粪:“这些粪便,以及人产生的粪便,需要集中处理,咱们搞农业生产,需得积肥,草木灰远远不够。粪便处置得当,既能保护环境,防止蚊虫到处滋生,还能有效积肥,在路边,可定点设置旱厕,派人按期清理。”

襄州地势与涿州有相同之处,山多耕地较少,雨水看季下。许多农作物都种植在半坡半山上,浇灌便成了一件耗费体力的活儿。

唐青把之前在南郡所制水车讲与几人听,陈农正常年与农事打交道,慢慢悟出其中妙用。

韩擒在南郡暗中调查唐青时,已看过水车图纸和具体改造制作的成果,此刻满眼满心都是这个人,连他说的什么都快要听不清楚了。

就水源卫生,粪便做肥处理,水车制造,防虫害滋生,唐青光以口头论述,便讲得嗓子发干。

韩擒适时制止:“歇一歇。”

郡守已听得头脑空空,反观一旁的陈农正,神情严谨,显然正在独自领悟接收的信息。

已值傍晚,暮色映得近郊田野一片金黄。

韩擒低声问:“可要回去?”

郡守忙道:“大人日夜操劳,应当好好休息呀。”

唐青嗓子哑,点了点头,让韩擒替自己说话,打发走郡守和农正。

*

禁卫牵来一匹马,韩擒翻身而上,抬手抱起唐青置于身前。

蒙蒙夜色,黑暗轻罩大地。

于此场景,于夜幕下,唐青偏过头,光明正大地靠在韩擒宽阔的怀里阖眼养神。

韩擒稳当策马,护得怀里的唐青格外安心,还没回到官驿,就坐在马背上睡着了。

**

季秋至,梧郡落了第一场秋雨。

节气转凉,唐青南行时着轻薄透气的夏衫,如今披裹秋衣,不时感染一阵风寒。

梧郡改革一事已步入初期正轨,转眼也到了唐青返回邺都述职的时候。

最后一月,他在当地招揽贤才,提拔了几个诸如石敢这样的良材,又和韩擒李秀莽亲自对几人考察面试,敲定人选后,把名单交给郡守。

赶在临行前的最后几日,唐青连续耗费几个夜晚,写完接下去的部署计划,由韩擒陪同,亲自交给各个官职机构,方觉安心。

启程时秋雨潇潇,西风冷瑟。

唐青已经提前裹了身雪白狐裘,在韩擒的半搀半抱下坐上马车。

郡守等人目送他们远去,梧郡就那么小,一转眼,便过了雨水冲刷的街道。

沿途树叶飘零,城门外更是蔓延了满地雨水打落的秋叶。

前几日忙着写部署准备,唐青现今还昏昏沉沉的。

为了方便照看他,韩擒留在车内,兰香则去了另一辆马车。

韩擒叮嘱车夫:“再稳些。”

回头细看,靠在软枕的人身形一歪,他及时把人扶入怀里。

唐青早起后服用了李秀莽煎的药汤,此刻药效起来,眼皮坠坠,好似被黏住似的。

韩擒低头,拂开唐青微乱的青丝,唇贴在光洁细腻的额头轻轻吻了吻,臂膀稳稳环着人,道:“睡吧。”

此行返程,除了唐青应季候交替生病以外,倒还顺利。

十八日后,马车驶回邺都。

秋夜萧冷,王城繁华如旧,闹市通宵彻夜。

唐青一行人,与韩擒连夜入宫面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