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与他面对面抵着鼻梁,道:“反正你今夜留宿,还有一个时辰才用晚膳,阿擒……”
唐青第一次这样亲密地称呼,天旋地转之际,下颌紧了紧。
韩擒有点控制不住力道地捧起他的脸,将他按在枕前吻下。
口舌抵缠,浸在唇边的湿渍叫对方专注细致地用舌尖理干净。
**
唐青病过几日的身子还未完全恢复,给人一顿凿着,仿如小死那般,好一阵才匀回气息。
他微微抬首,眸光追随铜盆旁边的背影。
韩擒用沾了水的湿布为他擦洗,唐青指尖放在对方肩膀前,微微按了按:“……抓出血了。”
他低头打量指甲,每根手指干净修长,实在因为对方刚才的力气太重,让他也失控地伸手抓挠。
韩擒握上他的手腕:“不疼。”
唐青翻身躺平,满背汗湿的稠密青丝,发梢沾着羊脂般的肌肤,斑红点缀,止不住叫人看热眼睛。
韩擒放开湿帕,俯身抱上美好的腰背。
“先生,再像方才那样唤我一次。”
唐青晚了几拍会意:“阿擒?”
韩擒压着声:“今年上元节,只先生和我一起过,可好?”
唐青想起答应去韩府过节一事,虽然暂无头绪,不知怎么改变计划,但还是应了。
“好。”
比起跟不认识的人吃饭,他还是更愿意与对方独处。
韩擒收起混乱的气息,待收拾干净唐青,又将凌乱的屋内整理一遍。
瞥见柜上装着流光珠的宝盒,他垂下眉目,把盒子置入看不见的屉中。
第53章
岁首将至, 唐青和尚书台的同僚们总算赶在这之前,把有关边境幽、冀二州改革的具体政策调整修改完毕。
相关文卷一式三份,一份作以保留, 一份递呈至御前, 另一份则交到左相周廷手里。
只待皇帝和丞相审查通过, 最快明年开春, 便可下发到边境二州推行实施。
这日, 云层飘下蒙蒙细雪。
唐青端坐在书案前, 捧一盏热茶暖手。他低头轻吹茶水, 微抿几口,继而舒缓喟叹,倚在锦缎面的腰枕上放松心绪。
日以继夜忙碌了一段日子, 尚书台几人连连叫苦。今日好不容易得以喘息,借着喘气的功夫,打算下值后一块到福瑞楼大吃一顿。
苏少游正要叫上唐青一起去,尚书台就来了御前的宫人。
他们上前接见, 宫人传话, 皇上今夜要宴请他们这些文臣, 还请他们务必到场。
落了半日的小雪在开宴前消止,唐青与尚书台几人踏着一地寒冬银白,前往梅香殿。
宫殿四周遍布梅林,此时已有早梅绽放。
空气中冷香环绕,使入席的一众文臣精神为之一振,还未开席前,就以梅、雪为主题, 即兴吟诗。
唐青独自坐在席上,就如雪境中独立安静盛开的梅, 美丽清冷,并未掺和宴前的热闹。
旁的文臣撺掇:“唐大人为何不来?下官欲一睹大人文采,希望能给下官这个机会。”
苏少游看不下去,唤了几声。
李秀莽在他旁边的食案坐下,朝苏少游微微摇头,示意不必起哄。
在其他部门机构当值的文臣,本想借机和唐青攀谈,毕竟唐青虽然低调,但他可谓是御前红人,能与他结交,指不定哪天也能得到皇上重用。
几名文臣被拒绝,面色都有点难看。他们的官秩比不上唐青,也未建立出什么亮眼的功劳,只得忍耐吞声,佯装出和气的模样。
苏少游眼珠一转,轻哼一声,转去别的桌和旁人叙谈。
唐青自始至终都冷淡旁观,似乎未将这场小纷争的主角当做是自己。
伴着一道宫人的长唤,帝王踏入梅香殿,一众文臣都默契地安静下来,齐声迎候。
萧隽沉道:“今夜只为宫廷常宴,犒劳众卿家近日辛苦,尽情淋漓畅饮,不必拘束。”
狭长的淡目略微扫过唐青的方向,见其犹带几分清减,不由蹙眉。
宫人开始传膳,唐青食案上的酒水被换成了清茶。他左右环视,发现其他文臣们饮的都是青梅酒,独他桌上置了茶。
似有感应,他朝御座上的帝王投去视线,没等对方用眼神侵袭自己,继而安静敛眸,兀自斟上半盏茶,慢慢酌品。
文臣宴间言笑纵谈,眼下解决边防灾情至关重要,便将话头引到新制定的军民屯田之策。
此改革政策由尚书台主持,一道道视线落在唐青几人身上,或探量,或漠不关心,或隐生愤懑。
无论是号召将士和百姓耕种屯田,或促商运粮、此举都将大部分田地与盐由官营转成民营,把经济发展的势头下放到民间。
过去田和盐掌握在官家手里,借此暗生横财,搜刮民脂民膏的人不在少数,如今他们负责管运的田盐分授给百姓,利益有损。
为此,对幽、冀二州边防改革之策并不持赞同意见。
唐青作为此策主要发起人,一时间就都成了矛头直转的方向。
文臣不像武将那般粗俗鲁莽,他们当着君王之面不会明着斥责尚书台几人,只既要面子,又要阴阳怪气地射影含沙几番。
李秀莽沉着平静,苏少游藏不住性子,“砰”地压下酒盏,嘴上冷笑几声。
见状,唐青执壶,给他斟了杯茶水。
苏少游仰头饮尽,仍然气不过,直言不讳地道:“皇上为了边境的百姓费尽心思,你们倒好,为了保住兜里那几块银子,藏着掖着不想把东西下放到民间。”
其余文臣料不到苏少游把话扯得如此坦白,各个脸红脖子粗,道:“小小侍郎,你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