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106)+番外
“修信号塔就行。”徐茵提议,“烽火台一修,岂不是又暴露了?咱们挑一些无人的岛屿修几个给船只引航的信号塔。船和信号塔彼此间的信号可以设计,譬如长亮表示安全,慢闪表示有动静需要巡视,快闪表示情况紧急需要防御……”
徐茵随口想了几个信号,又顺手画了座太阳能的信号塔出来。
得亏南蛮几郡都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硅矿石,不然还真撑不起太阳能板这一耗材。
夫妻俩越聊越深入,困意都聊没了,直到街上再次传来更夫的敲更声,才发现三更了。
“先睡,明儿再好好捋捋思路。”
徐茵打了个哈欠,困意来袭,熄了灯,窝入他怀抱,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燕恪瑾却清醒得一如清晨脑子最好使的时候。
仔仔细细推演了一遍王妃方才说的那些,确实可行,在她娇嫩的脸上印下一吻,继而失笑:
“旁人都道本王运势差,先是丢了太子之位,后又被逼无奈娶了宰相府愚不可及的四姑娘,殊不知这哪是劫,分明是福!王妃又哪里蠢了,分明是大智若愚!”
之后几天,徐茵策划、燕恪瑾部署,夫妻俩愣是把度假整成了工作。
直到出了正月,招募船员的告示贴出去,交给燕字队去考察、训练,才又恢复原先的悠闲节奏。
钦县好似只有两个季节,才出正月没多久,正午的气温就直逼三十度。
幸好来时带足了衣物,从冬装到夏装,夏竹准备得十分充足。
换上自家纺织工坊出品的蚕丝软烟罗做的裙子,轻、软、透气,一如古人形容的——“荷气吹凉到枕边,薄纱如雾又如烟”。
穿在身上凉快不说,还比锦缎裁制的罗裙多了层婀娜的质感,走动时裙摆摇曳,仿佛脚底生莲。
徐茵选了那条雨过天青色的荷叶罗裙,上街逛了没一会儿,就引来好几个官家小姐,举着团扇遮着脸,羞答答地问她这身衣服是哪家成衣店定做的。
徐茵:“……”
让纺织坊快马加鞭到钦县开个分店不知来不来得及?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目前养的蚕吐的丝织的软烟罗,光是通过走商和北狄换棉花、药材、牛羊肉,或是运去外邦换金丝燕窝、灵芝、虎骨酒等上等补品药材以及当地盛产的调味料品,库存就差不多清空了。
产量还是太低,需要号召更多的百姓养蚕卖蚕茧啊。
不过,有扩建分店的计划时,倒是可以优先考虑钦县。
这些个官家小姐,不知徐茵身份,但看她穿着,想来不是京中贵人、就是临海郡一带的官宦千金,地位只会比她们高,因此,没问到想要的答案,倒也不敢同徐茵置气。
只是回去以后,忍不住和父母说起这件事。
其中一家的老爷恰是接收、管理流放犯的,一听心里起了疑。
前些日子京中又发配了一批流放犯过来,听押送的差役说,怪山到钦县这一路都是新修的,平坦干净不说,雨天不泥泞、不积水,据闻是瑾南王的手笔。
他不禁猜想:瑾南王为何要修这样一条路,莫非是为了便于来钦县考察?女儿上街遇到的贵人,该不会是瑾南王妃吧?
当下与同僚互通有无,得知确实有人见过燕字队的人在钦县出没。
燕字队?那可是瑾南王一手培养的亲卫,岂不是说瑾南王也在钦县?
可好端端的,瑾南王来钦县作甚?
第92章 作精女配选择种田(42)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瑾南王府何止修了怪山到钦县这一条水泥道啊,那是整个南蛮的交通要道都在修。
直到钦县几处人流量比较大的街市口,张贴出一份招工告示,告示上说瑾南王府欲组建一支远洋商船,擅泅水者优先,立刻懂了:
难怪瑾南王会在钦县,敢情是想组建一支商队出海啊。
别说,王府开出的待遇还是相当诱人的,一时间,报名的人非常踊跃。
不过不是每一个会泅水的人,报了名就会被录取,还得去船上住一段时间,看能否适应船上生活。
同时会有燕字队成员于暗中观察报名者的人品、德行,船上考核结束才公布最终的录用名单。
这个消息,随着押送流放犯的差役返京,传回了京中。
“嗤!我那好二弟这是想干嘛?放着堂堂王爷不做,想当个卑贱的走商不成?”
燕恪珩听说后,鼻腔喷出的气息都带着一股子鄙夷。
太子妃却有些惶惑不安。
瑾南王府的走向,和前世大不相同。
前世,燕恪瑾到南蛮封地后,染上了瘴毒从此缠绵病榻数载,至死都没离开百桂郡府城半步,更没有组建商队出海一说。
还有上辈子一出京中就往回跑的徐四姑娘,这一世也迟迟不见逃婚。
她不逃婚,圣上如何借由头发落徐柏年?
徐柏年不倒,又如何把太子阵营的人,扶上宰相之位?
眼下太子一派的人还是太少……
太子妃来回踱步,内心惶惑不安。
原以为重生后,一切皆在她的掌控中。
起初的确是,可这两年怎么就变了呢?究竟哪里出了差错?
“爷,妾身看瑾南王不像是愿意行商之人,这么做会不会有别的企图?”
“你又知道了?”燕恪珩懒洋洋地掀了掀眼皮,“那太子妃说说,我那好二弟有何企图?”
“爷,您公务繁忙兴许没留意,妾身上街逛时,发现来自南蛮的商品种类逐日在增多,尤其是新出来的酱油,鲜香美味、价格平实,备受百姓欢迎。妾身派人查过,背后都有瑾南王府的影子。妾身猜想,瑾南王兴许是想借这样的手段,让父皇注意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