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之炮灰她选择种田(317)+番外

作者:席祯 阅读记录

得找机会去趟集市,好寻个由头拿点布匹出来才行。

可她最近太忙了,计划的十亩荒地才开了不到两亩,草药种子也还没机会拿出来,只能先种点红薯。

药材培育周期长,别到时候种的药材还没影子,家里断粮了。所以种点红薯囤点粮。

家里带出来的红薯早吃完了,做种的是朝廷拨下来的救济粮,红薯、土豆、芋头干,全是粗粮。

这让不少灾民失望不已。

有些人的媳妇是逃荒路上生的娃,当娘的营养不够哺不出乳水,猫儿大的小孩儿就得跟着大人顿顿粗粮,哪吃得消啊。

大家无比期盼朝廷能发点米面之类的细粮下来,结果到手的全是粗粮不说,还都是陈年霉烂的。

这让人好不容易涨起来的精气神,又萎靡下去了。

徐茵便对大家伙说:“你们谁家有多的红薯、土豆匀点给我,我想拿来种,我可以拿大米跟大家换!”

她家荒地开得多,大家也没往别处想。

一听粗粮能换大米,好多汉子拎着袋子来了徐茵家。

二郎不停给她使眼色,急得不得了。

自家又不是不够吃,干啥把大米换出去!

徐茵安抚地往他嘴里丢了颗糖,又让他拿一颗给三妹。

三妹一直守着鸡群,生怕它们跑了。

荒地太大,不看着点还真不行。

二郎见她执意要拿大米换粗粮,气得跺跺脚跑出去了。

第266章 恶毒女配逃荒种田(17)(三更,求月票!)

趁二郎不在,徐茵直接从系统仓库拖了一袋大米出来。

石丰年帮她称重,石峰帮忙收粮顺便维持秩序,陈满仓把家里安顿好以后,也带着儿子过来帮忙。

来换大米的人不少,但不管是亲眼所见、还是道听途说,总之都以为徐茵是个力扛千斤不在话下的江湖侠士,一拳一脚就能解决二三十个彪形大汉,明知她家余粮不少,也不敢乱来。

何况还有石峰这个凶神恶煞的汉子,抱着胸有如门神一样盯着他们,要不是细粮诱惑大,甚至想掉头跑了,太吓人了!

一袋大米换完以后,依然有人上门。

徐茵就说:“暂时没了,剩下那点米,得给我弟弟妹妹留着熬粥。不过我打算找个时间去趟集市,要是有细粮卖,我帮你们捎些回来。”

大家伙忙跟她道谢。

石丰年得知她要去赶集,就说:“听村子里的人讲,隔壁镇明后天就有大集。”

那还等什么!

徐茵马上着手准备。

天擦黑时,二郎三妹把鸡群赶回鸡窝。

二郎进屋后,先跑去放米袋的角落,一看米袋还在,只是瘪下去了一点,松了口气。

徐茵好笑不已:“怎么?担心我把你俩的口粮卖了?”

“大嫂,红薯再好吃,也没大米饭香啊!而且咱家留的种,种个一亩地没问题,要不就不开那么多地了吧?”

“要开!不过你说得对,红薯不及米饭香,赶明咱们种点玉米怎么样?玉米也适合沙壤地,到时候磨成粉做玉米窝窝头给你们吃。”

“玉米是什么?”

“就是苞谷啊。”

“苞谷又是什么?”

“……”

这时代莫非还没玉米?

次日,徐茵推上板车,带着俩崽子去隔壁镇赶集了。

除了石峰、石丰年,陈满仓那边也有不少人去。

大家都说要添置些行头。

逃荒出来,很多东西都没带,有些是当时没想到,有些是拿不了。

不像徐茵,菜刀、砧板都带上了,锅碗瓢盆更是一样不落。

每到这时候,她就成了众人羡慕的对象。

既羡慕她考虑周全,但更多的是羡慕她的大力气。力气大,才能想带啥带啥。

隔壁镇虽然也是个小山镇,但人口真不少。

集市上,人来人往,吆喝声此起彼伏。

这里的物价是真便宜呀!

但徐茵不急着扫货,而是找了家当铺,卖了一支做工精致的纯银发簪,回笼了一笔银钱。

二郎眼眶都红了。

“大嫂……”

大嫂连嫁妆里的首饰都开始卖了,呜呜呜……

徐茵:“……”

七岁的娃,管的是真宽啊!

当铺出来,徐茵给俩崽子一人买了块枣泥糕,“甜甜嘴。”

二郎吃不下,还在替他大嫂卖掉的簪子难过。

徐茵拍了拍他的肩,小声说:“大嫂不喜欢金子银子打的首饰,大嫂喜欢玉饰。”

“玉饰是什么?”

二郎以前只见过木簪,他娘亲头上就有一支。

银簪子都是刚刚才见,可惜只见了一眼就被大嫂当了。

“玉饰啊,比银簪子漂亮多了!”

二郎暗暗记在心上,长大了定要买一支玉做的簪子送大嫂,弥补她当掉的银簪。

徐茵不知道小小的人儿心里想什么,见他总算不再红眼眶了,松了口气。

哄孩子也是个体力活啊。

有了钱,她不再耽搁,挨个摊子扫起货,觉得有用就买。

布匹摊位只看到两家,而且卖的还是农妇自己织的麻布,尽量挑细软的买了一匹。

种子摊位逛了一圈也没找着,倒是发现了一家药材铺。

她想了想,进去问掌柜的,有没有药材种子。

“你要种子干什么?”掌柜摘下老花镜看着她问。

徐茵没隐瞒:“我打算种点草药来卖。”

反正以后的确是要卖的,倒不如先打个交道。

掌柜皱皱眉:“草药可不好种,以前不是没人试过,但回本时间太长,风调雨顺倒是还好,要是遇上同兴府那样的旱灾,岂不赔死?还不如上山挖野生的划算,起码不用投本钱。”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