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残神算(188)
“书儿没有走,妈妈只是拿着她了解一点事情。以后淑儿就是书儿,书儿就是淑儿,你明白了吗?”
“不明白!”
“没事,你以后只要叫书儿她就会出来了,要不你试试!”
“好!”
淑儿叫了一声书儿,果然小书出现了。小书轻轻的躺在淑儿的手里翩翩起舞。
“书儿,你回去吧!”
淑儿笑着说了一句小书失踪了。
“妈妈,真厉害!”
“恩,淑儿,你知道红凤凰吗?”
“不知道啊!”
“不知道就算了,好了,妈妈给你做好吃的!”
淑儿点了点头,杨青衣把淑儿牵了回去,然后两人欢快的吃了晚饭。
夜晚,淑儿躺在了杨青衣的怀里,享受着杨青衣的轻轻按摩。
“妈妈,为什么你不和我回去和爸爸他们一起过年呢?”
“我要在这里守着外公啊!”
“外公怎么了?”
“外公当年做了一件错事,妈妈要是不在这里的话外公就会又出去做坏事了,这样就你爸爸就要遭殃了。”
“这样啊!那为什我有好多的妈妈呢,而且你说要我特别的尊重尹一妈妈呢?”
“你爸爸以前错过了很多的妈妈,对你的那些妈妈都亏欠了,所以现在要还了。你尹一妈妈已经付出了很多了,那一年为了保护你的爸爸,她忍着剧痛把身上的血全部都放干净了然后做成了一个大阵才让你爸爸活了下来。”
“所以你爸爸才能在每一世都能和你尹一妈妈在一起,但是却总不在一起。”
“可是尹一妈妈不是爸爸的姐姐吗?”
“你的尹一妈妈是捡来的,每次都是在你爸爸出生前三年捡来的。就是为了能够照顾你爸爸。”
“可是那么多的妈妈都能和爸爸在一起,为什么你不行呢?”
“有一个女人要害你爸爸,所以我要再这找出是谁来。所以我不能去,我还要你外公的帮助。孩子你还想,以后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爱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在一起,远远的给他祝福也是不错的选择。”
“哦!”
淑儿满脸迷糊的看着杨青衣,然后一会带着迷惑睡着了,答案似乎长大了才能知道。
116.-第117章 青衣,跟我回家
转眼腊八节到了。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 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节的传说有好几个版本。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
传说四: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
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
传说六: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
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不管是哪个版本,似乎喝八宝粥都是不可避免的习俗。
清早,淑儿看着杨青衣煮的腊八粥馋的直流口水。杨青衣笑了笑然后给小丫头盛了一碗,但是由于太烫了淑儿只能是干瞪眼。幸好这虽然说是四季如春,但是到了岁末气温还是会下降的,所以一会淑儿就开心的喝起了粥。
“不知道爸爸有没有粥喝!”
淑儿似乎随意的一说,但是可以看出小丫头还是很想尹二。
“要不你回去陪你爸爸过年好了,妈妈一个人在这就好了。反正这么多年也习惯了。”
“不行不行。”
淑儿连忙摇起了头。
“要是妈妈一个人在这该多无聊啊,一起没有我和田恬妈妈或许还能够过的惯。但是有了我和田恬以后妈妈是过不惯的,我不能抛下妈妈。我不想爸爸!”
淑儿说完撅起了小嘴,杨青衣看着有点心疼,但是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开始安静的喝起了粥,一顿早饭还算是很有趣味的。吃完早饭,杨青衣开始打扫起了卫生,淑儿想要帮忙却被撵到了门口说是不要捣乱。淑儿只能是无奈的端着个小马扎坐在门口,把书儿叫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