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劫缘三度(28)+番外

作者:viburnum 阅读记录

命,是没有办法的事。

“你老家在哪儿?”又是一声询问。

念真想了想,答了句“张北”。

“嗯,我想也是,听你口音不是京城的人。”

“……”

“家里还有父母吗?”

念真不语,摇了摇头。

“兄弟姐妹呢?”

念真照例不语,却未曾摇头。

好半天之后,他才暗暗苦涩笑着,答了句:“失散了。”

冯临川一时并未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很是突然的,换了话题。

“告诉我你俗家姓名。”

“出了家,就……”

“那都是屁话。告诉我你原本姓什么叫什么。”

这次,念真是完全沉默了。

那是一种抗争,俗家姓名,他绝不会让冯临川知道。

谁也别想知道。

没有问出结果来的男人,并没有继续强迫,看似无所谓的挑了一下眉梢,冯临川惩罚一样略用了点力气,咬了一口念真的耳垂。他听着对方吃痛的吸气声,看着那留在柔软皮肤上明显的齿痕,默默扬起了嘴角。

“明天一早,给你师父师兄火化。”

这是当天晚上,他对念真说的最后一句话。

也是第二天,他兑现了的承诺。

西山口,那一天涌起滚滚浓烟。

念真站在焚化师父和师兄的火堆前,低声吟诵着超度的经文。

他眼看着两人的遗骸最终化成两捧灰土,他把那灰土分别装在两个小坛子里,然后认认真真封好坛口。他对着那刚刚号令山上弟兄把烧成炭的木头扔进山沟的男人深深鞠了一躬,继而开口,道了声谢。

“谢什么。”冯临川带着无所谓的笑哼了一声。

“无憎无喜,心无量,成全,便是善举。”念真双手合十,再度施礼。

“不过就是烧了两个和尚而已。”被那样的礼节弄得有点焦虑,冯临川俯身抓起被念真规规矩矩放在脚边的两个骨灰坛,撇了撇嘴,“人死如灯灭,不过就是一把灰。”

“师父师兄一心向佛,有善因便有善果。”

“你是说下辈子投胎个好人家?”

“不如说,希望是太平盛世吧。”

“你还真信转世投胎啊。”忍不住笑出了声,冯临川把那两个小坛子塞给念真,“我不信鬼神,凡事但凭江湖道义和自己良心也就够了。”

“……”嘴唇翕动了几下,却没有说出半个字来,念真不再试图与对方理论什么,“今晚,我要为师父师兄诵经。”

“那就诵吧。”

“能否容我独处一晚?”

“独处?在哪儿?”

“就在此处。”

“念经,要念一晚上?”

“不用,但我想彻夜守灵。”

“你不怕山里有豺狼虎豹?”

“这里……并非深山……”略微有点慌张,念真抬头看去,却发现那男人正在浅笑。

意识到自己又被耍弄了,他赌气一样低下头去。

“行,你想守灵念经,就随你的便吧。就是别再惦记着逃跑了啊,有过一次教训,你该学乖了,是不是?”这么说着,冯临川在那和尚抬起眼,流露出复杂神色时,低头凑过去,吻住了那总说什么因果鬼神的嘴唇。

湿润的,温暖的亲吻,就在彼此唇舌间流转,念真不懂该如何配合,他当然根本也不想配合。他只是在忍。

他宁可当这是上天给他的试炼,不忍,他就会在最终连灵魂都灰飞烟灭。

而他最艰难的忍耐,还没开始。

晚饭,没用冯临川强迫,念真放下了“过午不食”的规矩,默默吃了饭菜。过后又休息了一会儿,他整了整衣衫,掸了掸衲衣上的尘土,便在冯临川陪同下,带着骨灰坛,到了上午火化两名僧人的地方。

“我一直听说舍利子,怎么这次也没见着啊。”看着念真规规矩矩把坛子放在对面较为平整的石头上,冯临川靠在旁边一棵树上玩笑般的问。

“得道高僧才会有舍利子。”

“那就只能说是你师父师兄道行太浅了?”照例玩笑一般的话,在对方皱起眉头时收住了,看着念真小心翼翼不弄脏衣襟的模样,扔下一句“不用那么在意这身衣裳,我头些年洗劫过一个庙,僧袍还有七八套堆在库房里呢。”冯临川转身离开了。

他直接回了寨子,派了两个巡山的弟兄暗中盯着念真,他在睡意袭来时干脆喝了几口凉茶,翻身上了床。

合上双眼时,他不曾料到,就从他睡着时起,事情已经向着超出他掌控的方向发展了下去。

第二十四章

坐在从张家口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念真觉得,心里还在哆嗦。

他居然就真的逃出来了。

居然是真的。

说是要为师父和师兄诵经守灵,他前一天夜里,起初的确是那么做的,他多一眼也不往旁边看,他知道冯临川一定会派人监视他,那时而从远处响起的脚步声就完全说明了这一点。

然后,到了后半夜,等周围静得只剩下虫鸣,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打算拼个鱼死网破也要逃离的念真,用最快速度把身上僧袍的前后襟都撕了下来。

将两块布料平摊在草地上,他把两个骨灰坛打开,把里头的骨灰分别倒在两块布上,暗暗记下了哪个坛子里的骨灰包在哪块布里,他给两个包袱打了不同模样的结,再将两个布包拴在一起,绑在身上,便头也不回冲着山脚跑了下去。

他找到那条路了,那条一天之前,冯临川带着他走过的路。

骑马下山时,他就格外小心记下了路的方位,现在真的派上了用场,连念真自己都不敢相信。

上一篇: 贱人 下一篇: 一夏蝉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