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休,但成为女帝(197)
可是他偏偏就在吴兴,还是仅仅带着五百将士困守府衙。
一旦世族作乱,只怕还没等那些蠢货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他就要先命丧黄泉了。
想到这里,宋和挫败地握紧了拳头。
是他想当然了。
他以为这些世族绵延了这么多代,总该有几个聪明人在,不至于让事情一步步地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可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如此嚣张,如此愚蠢!
宋和从来都不怕与聪明人打交道,因为聪明人知晓彼此的底线,能够让局面维持在一种富有张力的平衡之中。
可蠢人就不同了。
没有人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糊涂的决定,宋和不怕那些蠢货自寻死路,却无论如何都不想受到他们的牵累。
此时此刻,对他而言,最要紧的甚至不是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来自郗归的责备与处分,而是该如何在这个剑拔弩张的夜晚,靠着区区五百人保住性命。
他深深地明白,如果自己死在今夜,那么高权和郗途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兵,彻底灭了郡城之内的世族,立下不容抹灭的功劳。
宋和咬了咬牙,心中空前地坚定。
他绝不会拿自己的性命去为高权作嫁衣裳,他必须活下来,而且必须胜利!
想到这里,他的脸上浮现出一个不合时宜的笑容——今夜固然是险境,可却也是机会,他绝不会认输!
司马恒看着宋和脸上的笑意,心里一阵发毛。
她退后几步,不想在这个时候招惹宋和,没想到他却看着她说道:“情势危急,还请公主将部曲借我一用。”
司马恒明白,既然消息已经泄露,那么自己的倒戈定然会触怒朱、张二族,事到如今,她已没有别的退路,只能选择与北府军合作。
然而,她同时也意识到,朱、张二氏今后若想对抗北府军,就必须求得司马氏的旨意,以便在名分上占据优势,以此来弥补兵力上的差距。
既然如此,他们就算因自己的倒戈而感到生气,定然也不会要了她的性命。
她犹豫地想道:“如此一来,我还要拼着折损人手、加大矛盾的风险,去与朱、张二族为难吗?”
宋和看出了她的迟疑,他本就在气头上,见状更是冷哼一声,凉凉说道:“我劝公主不要想着临阵倒戈,北府军可不是什么破烂都收。司马氏宗亲多的是,不缺你一个公主。高权的兵马就在城外,朱、张二氏一旦今夜动手,明日晌午之前,就得付出深至见骨的代价。你若是想出去自寻死路,那我也不拦你!”
司马恒被那句“破烂”激怒,当即就要痛骂回去,可犹豫过后,却还是缓缓坐了回去。
北府军的战绩有目共睹,三吴世族根本无法与之抗衡,若非如此,今天早上,她也不会向宋和提出合作。
朱家张家肯冒险作乱,是因为一旦分田入籍之事推行开来,势必会大大损害他们的利益。
可司马恒只是一个公主,实在没有必要与他们一道对抗北府军。
唯一值得犹豫的是,倘若她选择站在北府军这边,究竟能不能平安地度过今夜,等到分享胜利果实的那一天。
时间紧急,宋和并没与司马恒多说,而是有条不紊地吩咐府衙中的五个百夫长,让他们将人手按照十五人一队的数目编队,速速呈上名册。
然后又命令所有人退守到府衙最中央的院子,在院子外围布置好警戒和防守的据点。
其余人手则时刻待命,应时而动,准备传递消息,替补伤亡。
司马恒紧紧抓着宋和的手臂,跟着他向内院转移,生怕自己被落到什么地方。
所有人都在向内部收缩,就连兵器、药物等也都在进行转移。
司马恒没有办法,只能下定决心,让那一百余名护卫进入府衙,听从宋和吩咐。
宋和扫了一眼这些人,命他们与十队机动人手一道,在府衙外建立防火带,并于防火带外堆置柴禾,泼上桐油。
司马恒听他这样吩咐,不由焦急地问道:“你这是做什么?若是起了火,我们要如何出去?岂非要困死在这里?”
“我们出不去,那些人不也进不来吗?”宋和瞥她一眼,似是奇怪她为何会有此一问,“府衙若是起火,高权必然带兵来救,这不是正好吗?”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派人出去送信?”司马恒想到自己刚才派出去的人手,就觉得一阵心疼。
“我不也派了一百个人出去吗?”宋和看着来来往往忙碌的将士,咬牙切齿地说道,“放火终究只是下策,不到万不得已无需施行。北府军的将士虽然骁勇,却一定不如朱、张二氏人多。倘若这边放了火,高权的人却被缠住,我们难道要待在这里白白等死吗?要知道,浓烟也是能呛死人的。”
司马恒听他这么说,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她踱来踱去,终是让人给她找了身利落的衣服换上,又拿了把长刀过来,这才觉得放心了些。
宋和让大伙儿在府衙的外墙、内外院之间的院墙以及中央小院的院墙之上布置铁蒺藜,又于墙内备好竹梯与武器。
他一处处地巡查,好生勉励了将士们一番,还未回到内院,便听到了一阵急促而又沉重的脚步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