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林家小公子(89)
“谁?寂衡,还是水溶?”昀止问他。
林昭便上前抚了下他的额头,“你是烧了,犯什么傻,本就是一个人啊!水溶、寂衡,有什么区别?”
“有啊!若只是水溶,那自是去做水溶该做的事情,但若是寂衡,便说不准了。”
林昭沉默下来。
水溶与寂衡,虽是一个人,但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
便像是,寂衡从来没对自己笑过,也不会哄着自己,但水溶会。
见他蹙眉,昀止知道他又犯迷糊了。
不想叫他明白得太早,免得郁结心底,索性换了话题,“你如今叫我封了灵脉也可,但若真得遇到了危险,该如何处理?”
“小瞧了我不是?既入了书中,那便用书中的方式解决呗,我如今富得流油,还怕找不到护卫?对了,你没事的时候出去转转,最好给我寻个师父回来。”
昀止:“师父?做什么的?”
“教我功夫,传我武艺。”
林昭说:“我要用正经的方式保护自己。”
昀止:“……”
确实够正经,也确实叫人欣慰。
只是一时半刻,上哪给他寻个知根知底的师父?
“祖宗,你消停点儿吧!他才刚走,万一杀回来了可怎么办?”
林昭扬眉,“我还怕了他不成?”
昀止暗想:你不怕,我怕啊!
我怕待你们劫满归位,长生殿合全殿之力追杀我。
虽是如此的想法,但到底没讲出来,“知道你不怕,我这便试着寻寻。”
他本也就是随口一说,却没想到还真找到了个不错的。
择日,便将林昭带去了。
至此,林昭每日便腾出来两个时辰跟着师父学习武艺强身健体。
月余后,林如海到京述职得今上嘉奖,官升三品,并得了不少赏赐。
被林昭接到石头铺子,与林黛玉相见,彼此泪洒衣襟。
林昭宽慰几句,拉着父亲和姐姐说话,谈吐有度,很是得体。
林如海甚是宽慰,说起今上赞赏他的话。
问他读了什么书,可有荒废了学业。
林昭面上一红,支吾着。
如此,林如海立刻明白了。
林氏虽贵为书香世家,却不拘泥迂腐,且教养极好。
他虽盼着唯一的儿子能金榜题名,将来成为国之栋梁,但也知这种事强求不来,只能随遇而安。
“罢了,你若不喜功名利禄,为父也不逼你。”
林昭眨了眨眼,“功名禄不喜欢,利还是能考虑考虑的。”
林黛玉抿嘴一笑,适时接话,“也不知怎么话讲得,生生便成了个小财迷。”
林如海捋着胡子,满眼含笑。
见了儿女生活顺遂,他也高兴。
当初将其送去贾府,实属无奈之举,好在儿子有先见之明,才不至于被连累。
他入宫拜见,皇帝话里话外都指着贾府说事,听得他是冷汗连连。
只不过贾府树大根深,京都四大家族又是同气连枝,今上虽有心,却也知道要想断其根基非是一朝一夕能成的。
如今将贾元春捧去做了贵妃,便寓意着贾府的昌盛还能维系一段时间。
然而具体多久,却是不得而知了。
“你外祖母那边,现今如何了?”林如海问。
林昭回答:“忙着建大观园。”
林如海默不作声,只觉贾府那边实在拎不清事,他如今是爱莫能助。
“你们姐弟能离开那边,是好事。”半晌,林如海说。
林昭只能承认,确实是好事,毕竟殃及池鱼的事情,他可不想掺合。
“先不说我跟姐姐了,父亲这些年,可还好?”
见林如海两鬓斑白,便知他在外的艰辛。
这么多年,若不是水溶暗中相护,只怕也早就遭了毒手。
听了此言,林如海感想颇多。
如今再见亲子,想到往日良言,只觉先见之明不是儿戏。
林黛玉察言观色,知道父亲有话要跟弟弟说,于是寻个借口出去了。
“你当日叫我不要应下两淮巡盐御史的职,是因着什么?”
林昭转了转眼珠,心里想着如何蒙混过关。
“你是我儿子,长成什么样我不晓得?昭儿,赵姨娘的事情是你做的吗?”
林昭默了默,想起来京都之前自己那位名义上的亲娘去找姐姐麻烦的事情。
“你做事很是小心,但却还是暴露的太多,一个孩子,讲话如何能一针见血,不止于我,还于你姨娘?”
林如海是个聪明的,林昭觉得没必要瞒着。
便实话讲了,“父亲可还记得,我三岁那年失足落水?”
“记得,可是你...”
“那日并非偶然,而是赵姨娘为了陷害母亲,故意将我推下去的。”
林如海震惊无比,“不可乱讲,她是你的生身母亲。”
“儿子所言句句属实,倘若父亲不信,可再去问一问她,赵姨娘形同痴傻,也不过是在掩人耳目,她那么精明,亲子尚能下得去狠手,又怎会一时想不开,疯癫无状?”
第52章
当日离家之前,赵姨娘在林黛玉面前装疯卖惨,搅得家宅不宁。
林如海公务繁忙不常归家,他想护着姐姐,必然要动作一番。
只是不曾想到,赵姨娘见事迹败露,不但抵死不认,还到处嚷嚷是贾敏与林黛玉看不得她们母子一心,故而使诈离间。
种种真相,林昭看得清楚,是非对错,也辨得明了!
念那妇人毕竟是原主的生身母亲,是以只给软禁了起来,并未追究责任。
当日林如海送去的地方既然能让她掀起骇浪,那便再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