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瓷不语(11)
那天他还在教室,突然手机振动,是苏闻青的电话。
他放下手中的打样膏,擦干双手后接通电话,传入耳帘的便是女人的倾诉声。
“背不完,根本背不完!瓷器名称太拗口瞭!”
“这和7天学习造火箭有什麽区别!”
“还有一些生僻字,我真的是文盲,我没上过学!”
“我要疯瞭,不发疯没法过瞭!”
苏闻青好像找到瞭发洩口,喋喋不休地抱怨向电话另一头扩散。
约莫一分钟后,她的声音渐渐变小,语速也逐渐放慢。苏闻青顿瞭顿,声若蚊蝇:
“陈默……”
“诶,”陈默回应,向宋欢要瞭一本参考用书,“期末考试,我的学生曾扬言要炸穿教学楼。比起他们,我觉得你的精神状态要好得多。”
电话那头沉默。
“苏闻青。”陈默喊住她。
“明代前瓷器的名称,朝代在前,窑址和工艺居中,纹饰与器型在末。”
“例如,北宋 定窑白釉印花云龙纹盘,”陈默在说器物名称时留有清晰的停顿,“北宋为朝代;定窑、白釉印花分别为窑址与工艺;云龙纹是纹饰;盘是器型。”
陈默在电话另一头娓娓道来,一点点浇灭她烦躁的心绪。
“而明代后,官窑在景德镇设置瞭专门的御窑厂。因此,这个时期的器物名称会省略窑址,在年代后会加入年号。”
“比如,明永乐青花云龙纹天球瓶。朝代后多瞭永乐的年号,省略瞭类似于定窑,越窑一类的窑址。”
苏闻青在电话那头用力地吸瞭吸鼻子,黑笔刷刷地在纸上留下笔记。
“而你说的生僻字,”陈默低头略做思考,“我想应该是青铜器的大致分类。”
“对对对,我隻认得觚、鼎、爵。”苏闻青在另一边连连点头。
“这个你不用担心,因为我有时也记不住。”
“?”
“如你所说,觚、鼎、爵是最简单的三个。一般不会超过这个范围。考得深瞭也隻会问你器物的用途,不会考书写和读音。”
“陈默,你对你说的话负责吗。”苏闻青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她在电话那头用纸巾拭去眼角的馀泪。
“负责,我肯定。”
毕竟n大的期末试题年年都出自他手,且从不捞人。
7号房间内,苏闻青低头阅读最后一道论述题。
请描述晚清的龙纹形态特征,并分析其没落的原因。
一连读瞭三遍,她这才确定自己走瞭大运,嘴角抑制不住的向上扬起。
这道题目就在陈默第一本手记的第二页裡。
自己当时给他打电话一通抱怨,正正好翻到这裡。
陈默的指导从屏幕另一头传过来,她的黑笔在本子上写写记记。
等手机挂断后,苏闻青这才惊觉自己将陈默的话一股脑的写在瞭他的笔记旁。
米白色的页面裡,笔锋凌厉的字迹边上嵌有五行小字,既显眼又清晰。她用手指抹瞭抹那五行小字,然后心虚地转回眼神,去看陈默的笔记。
陈默写瞭整整十三行。
“晚清的龙呈细颈,粗躯,腿壮,胫瘦,尾粗秃且上翘的样式,反差明显,状如走兽。龙腹的造型和蛇腹相似,背脊似短柱,较早期狂野凶猛的形态来说,可以用“老态龙钟”来形容更合适不过。
早期的龙鳞勾勒清晰,呈立体状,晚期多采用平涂的方式,没有细节之说,龙纹软弱无力,毫无半点尊严。”
钢笔的黑色字迹横短竖长,上下笔画交错,在纸面上像是被风吹动的片片竹叶。
六号房间内。
陈思文看著试卷隻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前面的选择判断一类题目他倒还能蒙,按答案的分佈统共能混个20分左右。
可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眼见著时间分秒流逝,他眼珠一转,提起黑笔在试卷上刷刷写下数行小字……
【我天,陈思文在干什麽?】一行行疑惑的弹幕在6号频道飘过。
镜头拉进,隻见试卷的空白处写著:
尊敬的《遇见国宝》节目组,本人非常荣幸能在海选的衆人裡脱颖而出,来参加面试,但由于本人对自己的能力理解不到位,对节目背后的内涵没有深入挖掘,以至于没有及时学习相关知识,不仅浪费瞭珍贵的面试机会,更让导演组和我的观衆朋友们对我感到失望,对此我十分抱歉……
【宝宝不怪你!谁也没有料到面试就是考试啊】
【没关系,失去瞭这次机会咱们下次再争取嘛。】
【好可惜啊,这麽及时认错不推卸责任的明星已经很少见瞭……】
周匀和在幕后对陈思文的操作默默点头。
一旁的小助理拿著电脑向周匀和说道:
“周导,目前苏闻青排在热搜榜第2,陈思文排在第3。其他的成员分别在5名开外,其中许存安排第6,仅次于陈思文。”
“好,”周匀和点头,“把苏闻青和陈思文的词条顶上去,苏闻青往做题方向引,陈思文往滑跪道歉方向引,但热度别超过苏闻青。”
“收到,我马上联系。”
7号频道内,网友已经基本习惯瞭苏闻青的表现,隻是她嘴角偶尔露出的弧度还是让大傢觉得惊异。
【怎麽会有人写卷子笑出声?她不是变态吧?】
【时间还不到40分钟,她论述题已经写到第八行瞭,我赌她一个小时内就交卷。】
【楼上+1,我赌五包辣条】
【有好心人退出去看看其他房间的战况吗?】
【我刚退出来,隔壁选择题全选C,判断题全打叉,应该能有个2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