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青瓷不语(136)

作者: 尤欠忍 阅读记录

“2020年3月份,”苏闻青拿起包装盒,底部标明瞭生産日期,“这玩意儿需求量很大吧?”

“和稀释剂一样。”陈默说。

过期的502是不亚于稀释剂的硬通货。

由于时间的限制性,导师们总是会先囤一批,等到那一批胶水过期以后,再让学生们用新的502来交换。

交换来的那一批新胶水放置1年以上继续交换,像愚公子孙无穷无尽也。

“得,误打误撞,又开瞭个新支线。”

第四天的装裱教程,许存安以腰部受损为由,依旧在3楼上色。

早上八点,2楼交流区空空荡荡,连脚步都有回音。

“他们人呢,都不来看一眼吗?”

陈默摇头。

“他们昨天晚上喝瞭酒,今早少说睡到10点。”

“喝酒?”苏闻青皱著眉头,“周匀和允许你们日子过得这麽滋润呐?”

陈默一五一十地把这两天的活动转述给她。包含各种新奇的桌游,宋欢带领队痛下杀手,自己逆风翻盘后又如何被秦安背刺。

饶是苏闻青知道那边日子过得不差,此刻也震惊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外面的世界已经变瞭天,她和许存安还像茧子裡的虫,一门心思受守著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为瞭凹人设,为瞭博取那麽一丝关注度和好感,她们这两天几乎要把这辈子的指甲油味儿都吸完。

……她似乎又找到一条宋欢不愿意做美甲的理由瞭。

抱怨归抱怨,苏闻青心裡哀声叹道,身体还是老老实实地跟陈默进入装裱修室。

装裱室的环境比陶瓷要好一些,四张宽大的红桌子几乎占据瞭整个教室,尽头同样放著不鏽钢水槽和透明玻璃柜,隻是玻璃柜的尺寸要大上不少。

偌大的教室内连一张椅子都没有。

但也不是没有优点。

至少它用到化学材料的机会很少,通常情况下,鼻子不会遭受任何毒气的折磨。

打开柜子,一个瓷水缸,一条绫子,若干宣纸,还有几袋玉米淀粉。

“我能做什麽?”苏闻青问。

陈默单手挑大梁,玉米淀粉和瓷水缸在他手上跟玩儿一样,她也不好做甩手掌柜。

两隻手都被占用的情况下,陈默还能空馀出几根手指。

“烧一壶热水。”

他指向角落裡的老式鸣笛烧水壶。

烧水壶年份久远,表面起瞭一层油垢,苏闻青隻看瞭一眼,亲切感顿生。

“我以为这辈子都见不到这东西瞭。”

等水开的过程中,陈默试图为苏闻青讲解一些有趣的事情,无奈烧水的声音太大,他的声音被咕噜噜的气泡声所掩盖。

“冲…热…”声音断断续续。

“什麽?”苏闻青大声回应,身体犹如弹簧,整张脸都凑到陈默的嘴边。

啪嗒。

两人身体即将接触,烧水壶迸出一阵尖锐的轰鸣声。

学习书画装裱的入门,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冲浆糊。

浆糊是天然的粘性材料,遇水可溶,成分温和。唯一的缺点是不及时清洗,材料会变质,就是俗话中的“发馊”。

在装裱的过程中,也隻有馊掉瞭的浆糊,才会对人的鼻子産生不亚于化工材料的巨大冲击。

陈默在上课的时候经常提醒同学及时清理浆糊,可还有几个懒到极点的同学正中下怀。

这时,秦安总会自荐,把馊掉瞭的浆糊放在盆裡,给某些不自觉的同学们好好闻一来自闻大自然发酵的气息。

说话间,陈默把一小部分开水倒入瓷缸,苏闻青用木棍让淀粉和热水充分混合,搅拌后变成牛奶一样的白色液体。

“下一步是不是要倒开水,过程中也要用木棍不断搅和?”

陈默有些意外:“你怎麽知道?”

苏闻青盯著桶中白色的液体。

“这不就和冲藕粉的步骤一样嘛。”

有瞭冲藕粉的基础,捣浆糊对于她来说就像是汉语言考公——专业对口。

热气腾腾的浆糊坨在瓷缸裡,泛著热气。

苏闻青一眨不眨地看著那片半透明的米白色膏体,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裡炸成烟花。

“这袋玉米淀粉过期瞭吗?”

陈默蹲下身,刚要去看生産日期,苏闻青的声音就飘在他的头顶:

“多冲一点嘛,可以当午饭吃。”

护目镜

“局条的宽度控制在6毫米,镶嵌绫子和画心各占2毫米……”

陈默左手扶著长尺,右手拿著美工刀,在一片宣纸上裁下四个窄窄的纸条。

玉米淀粉已经过期瞭两年,浆糊尝起来有股酸味儿。眼见计划落空,苏闻青隻能老老实实地跟著步骤来。

陈默裁纸,上半身都匍匐在红案子上。天热,烧水和捣浆糊前后黏在一块,热气扑来,后背沁出的汗水很快浸湿衣料。

白色的棉质衬衫紧贴身体。

宽肩如平原,深凹的背沟两侧,起伏的肌肉在衣料的遮盖下远没有晚上来得明显。苏闻青听著教导,眼神却从肩部一直下落,直到那片惊人的收束。

她在心底估算时间。

截完4道局条,陈默起身,腰部倏然被一根手指抵住。那双手伸得突然,躲闪不及,又正正好戳中侧腰的那一点。

汗水滑入脖颈,室内热流涌动,而他打瞭个寒颤。

“你还好吧?”

耳边传来女声,陈默用手撑住红案子,小臂的青筋凸起交错。他低垂著头,嘴唇抿成一条线,并不回答。

眼见他不说话,苏闻青一个轻巧地转身,又绕道他的身后:

“衣服都湿瞭,热成这样,我给你吹吹?”

上一篇: 离婚后前妻一直掉马甲 下一篇: 似鸟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