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瓷不语(4)
隻是暂时无人在意。
讲台前,两个学生一左一右双手抱拳,呈希冀的眼神看他:
“老师,央视的综艺诶,多难得啊,导演都亲自给你发邀请函瞭,还有手写信,他以前拍的部武侠剧我刷瞭好几遍呢!”
“就是就是,去嘛,露个脸什麽的,也好给咱们拉一拉赞助投资,也不用卖房卖车供咱们课题研究瞭!”
金灿灿的邀请函在桌面折射出璀璨的光点。
两个学生的眼神却远比邀请函更闪亮。
眼神在手写信上停顿几秒,陈默略一沉吟,最终点头。
手机忽然又震动瞭几下,短促的数道消息,像在质问所有人不及时回複的原因。
文物修複——
他们这行往往慢工出细活,忙到一天来不及看手机也是常有的事情,鲜少有人急得像吃瞭炮仗,一连发多条消息质问。
眼前忽然浮现一张骄矜的人脸。
“陈默,你再把盒子裡的那玩意儿给我介绍一下呗?有急用。”
手机音量不小,轻佻的女声和人影重叠。
“抱歉啊老陈,你手机没密码,我刚打开就调到微信界面自动播放瞭。”
秦安小碎步跑到陈默面前,弯著腰,把手机高举头顶。
套间内,苏闻青等瞭十分钟,才等到文字版的回複。
【青铜器,据史料考证,我国最早出土于夏朝,后担任礼器的作用,表明使用者身份、地位、权利。商周时期礼器又称为彝器,你身上的就是礼器中一种,叫青铜觚,和爵一样统称为酒器。其他大类还有石器,乐器,水器等。】
【酒器顾名思义,是贵族盛放酒水的器物。通俗点来说,就相当于现代的酒杯。】
【市面上大多古装剧,王侯大臣在国宴上与君主饮酒,用的就是青铜爵,我想你应该有点印象。】
【爵和觚的用法是一样的。】
印象?
苏闻青背靠桌椅,眼尾一挑,轻哼便从鼻尖传出。
虽然是文字,但她能脑补出陈默打字时一板一眼的木讷样子。
演艺圈九漏鱼是多,可她是演员,不是爱豆,虽不是正儿八经科班出身,却也是高考上来的统招大学生。
“喂,少把我当文盲,也别拿百度百科糊弄我。”
“说点深入的,内行人才知道的硬知识。”
陈默,收藏仿制青铜觚,古镇又是那副打扮,既是老师,应该是位历史老师。
再不济也是文科老师。
拽几句看似高深的内行话应该不难吧?
苏闻青语音刚发出,那边果然停顿瞭几秒。
【……】
【青铜器,按出土年代,器身有无纹饰来判断文物等级,可不论是几级文物,私藏,倒卖青铜器,都足以牢底坐穿,甚至死刑。】
【你手上的青铜觚是仿商早期的国傢一级文物,口沿外撇,底部有兽类纹饰。仿制文物为和真迹区别,一般会故意做次,比如我在底部写瞭制作年限。】
【仿制青铜器做旧,铁鏽必不可少。我使用的是粘黏法,将同属性金属的铁鏽粘在器物表面后埋在地下两个月再取出,此种做旧方法最真实,会达到与原器物80%的相似度。】
【对瞭,粘铁鏽的胶水是502,晨光得力的不好用,一定要北城化工厂的牌子,某宝不包邮,十件起批,你若需要,我这裡可以……】
后面的苏闻青没再看。
她把陈默上面提到的,包括最开始敷衍她的百度百科的内容全部用笔抄下来,并逐字逐句修改。
再结合自己演员的身份,谈到目前古装剧对于“青铜器”的使用规范,让它看起来像出自一位演员之口,不刻意买弄,纯属兴趣使然。
有种学生年代“你必须要看起来十分努力,才能在人前毫不经意”的做作感。
文案修改完,她把又青铜觚放在桌面,取瞭个看似随意,却又能看清底部花纹的角度拍照。
最后一步,也就是最关键的一步。
苏闻青深吸一口气,点击发送,然后双手握拳,用前男友20年的桃花运换自己前途似锦。
帮个忙
五天后。
周匀和工作室内。
“周导,今天海选结束,咱们一共收到瞭109份年轻演员的自荐。”
助理站在一旁,把笔记本递给周匀和。
“除去粉丝体量低于500万和没有代表作的演员,符合要求的一共有26位。”
周匀和点头,拿过电脑,一份份筛选。
“这几个,脸部线条不自然。”
央视的镜头没有磨皮和滤镜,周匀和可以接受演员微调,但并不代表他能接受后天痕迹过于明显的脸。
“这几个,高曝光,粉丝体量大,但是档期太满。”
虽然是综艺,但背后的所承载的意义深重,必须要花时间去打磨配合,演员隻临时抽出一两天的空闲自然是不符合要求的。
“周导,根据您的要求,现在隻剩下6个人。”助理回答,接著把6人的资料放在周匀和面前。
“杨嘉成,夏辉,许存安,三人是热搜大户,多话题,高讨论度,最近的新剧反响良好,目前还有还空有档期。”
“刘羡,沉思文,施慕,最近风头正热,其中陈思文拿下影视节最佳人气奖,是六人裡发展最好的一个。”
“嗯。”
周匀和满意的点头,馀光偶然瞥见屏幕上一份102M的邮件。
邮箱内收到的大多文件都是30M左右的大小,周匀和一个好奇,点进瞭那份102M的邮件。
开篇和其他邮件的内容一样,一大段个人信息和获奖情况。
周匀和滚动鼠标到底,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尊青铜器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