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福晋心领神会,知道爷大概是想避开。
历史上,爷夺嫡的诀窍不就是以不争为争吗。
隻是……现在的局势和历史上完全不同。
没瞭八爷顶在前头,得人心的变成瞭太子。
八爷在历史上是个爹不疼的小可怜,被打压被斥责被贬低,但太子不是,这可是皇阿玛最最疼爱的儿子,皇阿玛会拿历史上对付八爷那套来对付太子爷吗。
皇阿玛可以贬损八爷的出身和性情,但太子也可是嫡子,是皇阿玛亲自带大的嫡子,皇阿玛如果贬损太子爷,那岂不是也在贬损自己。
可如果皇阿玛不打压太子,或者是不像历史上打压八爷那样狠厉,二废太子的契机又在何处。
她相信历史有修正性,可问题是太子爷现在没有对手。
爷不打算出手,仍旧奉行‘以不争为争’那套策略,偏偏这套策略还是经历史验证过的有效策略。
大爷被圈瞭。
三爷……也就隻能让太子爷堵堵心。
关键是八爷,八爷不出面,整个八爷党都没瞭动静,包括十四爷在内,八爷党的这四位在历史上可都是贯穿九龙夺嫡的关键人物。
她不知道,她这麽隻小蝴蝶的出现,为什麽会让八爷和历史上如此不同。
倘若她不知道历史也就算瞭,可她知道,因为出现瞭她这麽个变量,局势和历史大有不同,爷也极有可能不会再是历史上的雍正皇帝。
溯本求源,四福晋很难没有负罪感。
过瞭大概有一个多月,四爷和十三爷交差,皇上大赞,赏瞭三处园子下来,负责主持内务府改革的四爷和十三爷各得一处,八爷也因参与制定条例之功得瞭一处园子,其面积不输前两处,位置甚至更靠近畅春园。
由八爷参与制定的条例有多少衆人不知,但四爷和十三爷这两年多的功绩是明晃晃摆著的,尤其还为此得罪瞭不少人,在八旗名声都因此一落千丈。
可皇上给几位爷叙功,八爷所得的那处园子明显是最好的。
如此明晃晃的偏爱,难免让人啧舌。
更大的偏爱还在后头呢,五月初,皇上再次下旨南巡,太子、三爷、四爷、十三爷皆在伴驾之内,八爷、九爷和十爷留京监国。
八爷:“……”
皇阿玛这是非逼著他对上太子不成。
第一次被委任监国的九爷激动莫名,谁不知道他们哥仨打小都是一伙的,皇阿玛委任他们三人同时监国,这岂不是相当于皇阿玛把完整的监国权直接交给瞭八哥。
尽管大半的朝廷重臣会跟著皇阿玛一道南巡,尽管重要的折子仍要转呈给皇阿玛,尽管各地的密折都是直接上呈给皇阿玛,不会经他们之手。
但在此之前,除瞭太子,皇阿玛从未把完整的监国权交给哪个皇子过,就算是太子,那也是很多年以前才有这个待遇。
皇阿玛对八哥这样的看重和信任,他实在是没法不激动。
这回就连十爷,得瞭圣旨后都忍不住心神荡漾。
“不管皇阿玛是不是为瞭制衡太子,但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可见皇阿玛对八哥你是相当信赖的,这份信赖已经超过太子瞭。”十爷道。
哪怕是时局所致,可皇阿玛毕竟没有给旁人这样的信赖。
八爷从始至终脸都是冷著的,不过是因为他对上辈子耿耿于怀,更因为此次额娘也在伴驾之列。
额娘都已经失宠多少年瞭,皇阿玛带著和嫔、密嫔这些正得宠的娘娘们南下也就算瞭,何必带他额娘呢。
额娘上次南巡,晕船有多严重,他不信皇阿玛不知情。
带著一个早已失瞭宠的晕船的儿子还不在伴驾之列的宫妃出巡,还能是为瞭什麽,给额娘作为宫妃的体面吗。
这种理由他上辈子都不会信,更别说是这辈子瞭。
“既然皇阿玛这般信赖咱们,那咱们也不要辜负瞭皇阿玛。”不就是对上太子吗,皇阿玛自己舍不得动手,让他来。
好啊,他倒要看看皇阿玛能支持到何种程度。
六月初,御驾起程。
八爷托宜妃娘娘和四哥四嫂帮著照看晕船的额娘,他也给额娘备瞭些食材,可惜灵气不能久存,不到一天,那些新鲜食材裡的灵气便会被耗光。
六月末。
御驾行至江宁府,八爷、九爷和十爷的联名奏折也由京城送至江宁织造府行宫。
在这封奏折裡,八爷举荐瞭一些人,建议皇阿玛调整一部分人的官位。
其中,有二十多个太子党的人从实权位置被挪动到闲职的位置上。
而八爷举荐的人裡,有马尔浑、保泰、景熙这样和八爷关系亲密之人,有四爷的门人年羹尧,有十二爷的舅舅托合齐,也有十三爷的小舅子大学士马齐之子……
硬是凑瞭二十多个人出来顶替空缺出来的位置。
大半个月后,被批複的奏折送回京城。
御驾预备回京时,一切就像康熙所期望的那样,老八总算是支楞起来瞭。
除瞭佈局朝政,试图在朝堂上联合衆人与太子分庭抗礼外,还积极请医问药,御医和民间郎中从前都试过瞭,皆不管用,老八如今已经开始寻访民间的僧道和方剂瞭,甚至不惜上门请教通晓医理和有过多年外任经历的官员,互赠方剂,探讨病情。
老八最大的短板就是不能生养,现在为瞭补足这个短板,已经全然不顾脸面瞭。
康熙虽然不觉得民间的僧道和方剂会比御医更有效果,但老八这样豁出脸面去补足短板,他还是颇感欣慰的。
“朕本是想带你来南边好好散散心的,上次南巡隻走到瞭德州便折返瞭回去,这一次恐怕是朕最后一次南巡,没想到你晕船会如此严重,等返程,还是走陆路吧,朕让十三护送你。”康熙把良妃传召过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