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反派只想摆烂[慢穿](145)

在外的将领裡,老四能用之人无疑是年羹尧,他前些日子准瞭老八所奏,将年羹尧从四川调回京师,现在应该已经在回京的路上瞭。

二者倘若能遇到,倒是可以回去调兵,隻是一定要快,现在京城还不稳,一旦等老八这个孽障稳住京城,再想勤王那可就难瞭。

眼下他要拖延写传位圣旨的时间,能拖多久拖多久,哪怕……哪怕以保成的性命要挟,也不能轻易去写传位圣旨,一旦老八得瞭这道旨意,便能获得一半的大义,这是他万万不能给老八的。

老八是乱臣贼子,京城才能人心不稳,外面的人才好勤王救驾。

康熙慢慢理著思绪,他这辈子什麽大风大浪没经历过,鳌拜当年的逼迫,三藩之乱时的局势,未必比现在强,更何况老八还是他的亲子,这孽障敢谋反却必定不敢弑父,王朝以孝治天下,皇帝弑父还如何安定人心。

“还请皇阿玛和二哥在此住上几天,我先告退。”

八爷躬身行礼走人,隻是这次行的不再是君臣之礼。

康熙缓缓松瞭口气,眼下虽然情况糟糕,但老八毕竟没有立刻逼他写传位圣旨,也暂时没有拿保成来威胁他。

不管是出于什麽原因,老八此时态度和缓总好过急不可耐。

畅春园已经被团团围住,被看管起来的人不止皇上和太子,住在此处的娘娘们、太子妃和太子爷的两个阿哥皆在看管之列。

“胤禩见过宜母妃。”

宜妃的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上瞭,御驾刚刚回京,畅春园便有人作乱,连她都被拘禁在此,身边的宫女太监也都被关瞭起来。

“八阿哥,现在是怎麽回事儿?”

是犯上作乱的贼子已经被镇压,还是犯上作乱之人压根就不是旁人。

宜妃有注意到门口看守的人未换,八爷进门前外面也没有打斗声,比起反贼被镇压,倒更像是贼人进门瞭。

“我刚从皇阿玛和太子那裡过来,等会儿还要进城,九弟现如今应该就在紫禁城内等著我。眼下局势未平,宜母妃还需要在此住上几日,之后五哥和九弟再来接您回去。”

宜妃用手撑住桌子,勉强稳住身形。

作乱之人竟是八爷,那肯定是少不瞭九阿哥。

“老五也掺和进去瞭吗?”宜妃声音飘忽不定。

“五哥不知情。”八爷特意跑这一趟,原是过来安抚宜妃娘娘的,作乱的人是他总好过是旁人,是他,宜妃娘娘就不必担心有性命之忧瞭,也不必担心在外的五哥和九弟。

当然,现在局势未平,宜妃娘娘肯定免不瞭要担忧最后的胜负。

“本宫这裡无事,八爷您还是快回紫禁城吧。”宜妃僵著脸道。

八爷能打进畅春园,拘禁皇上和太子,但老九那个傻小子未必能稳得住紫禁城。

宜妃现在还没回过神来,她甚至还不知道该期盼著哪边获胜,隻希望掺和进去的老九可以平平安安,不要为野心葬送瞭性命。

八爷没再耽搁,带著一部分人骑马回城,因为步兵统领的倒戈,九门皆已被控制,紫禁城内,除瞭九弟在等他,还有许多兄弟也在等他。

和他一道被送来的还有老四,也是被绑著送进来的,进瞭大殿才解绑。

他,老四,老五,老七,十二,十三,十四还有后头那几个小的都在这儿瞭。

三爷本来还怀疑是太子动的手,太子终于被他逼疯瞭,忍不瞭继续做万年老二瞭,选择瞭谋反作乱。

可大殿之上,他除瞭迟迟见不到太子外,也始终没有等来老八和老九,如果是太子动手,怎麽会少瞭老八和老九呢。

如果是老八动手,那就一切都能说通瞭。

他在自傢的园子裡轻而易举的被绑,除瞭老八谁还有这个能耐,他就知道身边有老八的眼线,这几年他查瞭又查,始终都没能把这个眼线查出来。

三爷惴惴不安的坐在太师椅上,老八倒是贴心,怕兄弟们站累瞭,还在大殿上摆瞭十几把椅子。

隻是他坐著也累,心累。

别人夺嫡,起兵谋反,动辄就是杀招。

他夺嫡,现在看就是小儿过傢傢。

隻是不知道这次是皇阿玛力挽狂澜,还是老八更胜一筹。

应当是皇阿玛吧,再过一会儿皇阿玛应该就压著老八气势汹汹的回京瞭。

震惊的人何止是三爷,在场的人皆惊魂不定。

外头的人打进园子时,四爷本来是有机会逃出去的,隻是侍卫们要护著他逃出去容易,但要护著妻儿一并逃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舍不下福晋,也舍不瞭孩子,又从乱军之中得知作乱之人是老八,干脆就没逃,反而让自己人放下武器,不再做无谓的抵抗。

他和老八没有过节,老八不会拿他一傢怎麽样,不管老八是赢是输,他们一傢性命是无忧的,可如果继续打下去,刀剑无眼,会不会伤到人就未必瞭。

四爷的人起码还和乱军打瞭一场。

五爷、七爷和十四爷连打都没打。

亲弟弟上门,五爷能怎麽办,他是从没想过掺和夺嫡之争,可九弟已经跟著老八与皇阿玛刀兵相见瞭。

他不想助纣为虐,可也不想平添伤亡,和亲弟弟打,不光不能打,还要尽量减少伤亡,主动去劝老七那个犟种——他们不是从瞭犯上作乱的老八,是权宜之计,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预备著将来和皇阿玛裡应外合,是不让皇阿玛承受丧子之痛。

他和七弟都是主动要求被绑进宫的,也是除瞭还住在宫中的那几个小阿哥外,头两个被送到宫裡的皇子。

上一篇: 来自远方为你葬花 下一篇: 不许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