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爷提起来的心放下瞭一半,既是八弟赢瞭,那他就不用为五哥和九弟十弟担心瞭,隻需要担心皇阿玛一个人。
但皇阿玛也是八弟的皇阿玛,再怎麽样,皇阿玛性命也是无虞的,荣华富贵也不会少瞭,隻是少瞭权内心憋闷罢瞭,总好过让几l个弟弟没瞭性命,让五哥跟著被连累。
十二爷隻看瞭八哥一眼便收回目光,他刚刚就一直在琢磨,八哥身体有疾这事儿到底是真是假,是拿来隐藏野心的障眼法,还是真的身体有疾不能生养,倘若是真的,那将来岂不是要从兄弟们的子嗣当中过继。
衆所周知,八哥和九哥十哥的关系更好,但无论是九哥,还是十弟,膝下儿子都不多,加起来也才隻有三个,三个人裡将来未必能挑得出一个有储君之姿的。
如此算来,八哥虽赢瞭,但衆兄弟也没有退出夺嫡之争。
十三爷目光凌厉。
十四爷欣喜中带瞭些许的懊悔,于他而言,这件事情最好的结果无疑是皇阿玛赢瞭,但太子在这一场谋反中被害,皇阿玛从此之后会戒备所有年长的皇子,他的年纪和排行也就成瞭优势。
最差的结果是八哥输瞭,太子还好端端的,甚至在这场谋反当中立下救驾之功,储君之位更加稳若泰山。
最差的结果没出现,最好的结果也没出现。
九爷对传位圣旨如何拟定之事隻字未提,既没有说这圣旨是三位大学士草拟的,也没有说玉玺是八哥盖上去的,更没提皇阿玛还不知道有这样一封圣旨。
三爷犹犹豫豫,还是咬瞭咬牙,狠瞭狠心,带头行君臣之礼。
“臣弟胤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木已成舟,该服软就得服软,在场的兄弟当中属他年长,他不带头谁带头。
老八连皇阿玛都敢反,他们如果敢不识趣,还指不定有什麽下场呢。
今日他带头服软,不是为瞭自己,是为瞭弟弟们,是为瞭让已经写下传位圣旨的皇阿玛不为难。
已经有一个带头的瞭,五爷看看七弟,又看瞭看四哥。
八爷也看著四哥。
气氛逐渐凝固。
十三爷突然开口道:“我们被关在这屋裡,未能听见看见圣旨,也未能见到皇阿玛,八哥既有瞭传位诏书,不妨拿来给我们看看,不然就让皇阿玛亲口告诉我们传位一事。”
要看圣旨还不容易,八爷把三哥从地上扶起来,后又打开房门退出去吩咐守在门口的士兵去前头拿圣旨来。
长幼有序,送过来的圣旨先被八爷拿给三哥。
早些喜忧参半的三爷,现在是喜多过优,刚刚服软是服对瞭,老八瞧著对他并无芥蒂。
“是富察大学士的笔迹,玉印也是真的。”三爷肯定道,拿著展开的圣旨怼到四弟面前,“四弟,你好好看看是不是?”
三爷拿著圣旨,挨个给弟弟们看瞭一遍后,才仔细小心地将其收起来,双手高举,重新行礼。
“万岁!万岁!万岁!”
十四紧随其后,紧跟著是五爷和七爷,后面几l个小阿哥,十二爷,最后是四爷和十三爷,九爷看这情况,本来也想跪下凑个数,被八爷手急眼快拦住。
“都起来吧,朕不是来此宣读圣旨的,是想和兄弟们说说日后的打算。”
《坤舆全图》被徐徐展开,为瞭方便观看,直接铺在地上,八爷也拉著九弟席地而坐。
得,当皇上的都不拘小节瞭,十四爷直接学著九弟的样子坐在八哥的另一侧,十哥不在,论跟八哥的交情,在场除瞭九哥外,应该没人能比得过他瞭吧。
三爷慢瞭一步,隻能坐在九弟身侧。
五爷要拉著七弟挨著三哥坐下。
见剩下的弟弟都还在站著等,四爷在心裡微微叹瞭口气,挨著十四坐下,还不忘把十三拉过来。
九爷先介绍瞭一番《坤舆全图》。
“……外面的世界很大,有不毛之地,但也有稻谷一年三熟的富庶之地……八哥的意思是,咱们兄弟可以去外面开疆扩土,当然,这个是不强迫的,谁想去谁去,像我就不准备去。八哥和朝廷愿意给予一定的支持,大清愿意做后盾,出去之后,能打下和经营多大的地盘,就看个人本事瞭。”
九爷环顾四周,三哥虽也能称得上允文允武,但这胆子实在不像是能开疆扩土的人,四哥……文弱瞭些,五哥性子懒散,十二瞧著也不像是个勤快的,平日裡连门都不怎麽出,有可能出去开疆扩土的也就七哥、十三和十四瞭,个顶个的要强。
出乎意料,最先开口的不是性子活泛的十四,而是刚刚还一脸不忿的十三。
“大清之外,是选哪儿都行吗?”
刚刚九哥明显是介绍海外之地居多,但他不想漂洋过海离大清太远,如果可以的话,他更想离草原近些,如此也好看顾两个妹妹。
八爷看著地图道:“除瞭大清和大清的附属国,馀下都能选,这些等大哥出来之后,再具体商议。”
三爷微微抿瞭抿唇,见无人再开口,忍不住询问道:“这打下来的地盘怎麽算?算大清的?还是算附属国?”
八爷现在也不好一刀切:“朝廷目前没有开疆扩土的想法,至于是算附属国,还是彻底于个人,这个要看朝廷给的支援力度。”
也就是说,在外打下来的地盘,最差也隻是附属于大清,隻要能守得住,便是能代代传下去的基业。
三爷不想离开大清,去外面的荒蛮之地,但朝廷给支持,打下来的地盘还是自己的,能代代传给子孙,这麽大的便宜不占他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