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冷落十二爷十数年,当衆斥责八爷是辛者库贱妇之子,囚禁瞭直郡王半生。
亲儿子都能如此,更何况她隻是儿媳,隻是侄女。
她这些年处处谨慎,既是怕惹到皇阿玛,也担心自己会拖累瞭爷争皇位。
而如今现实拐瞭个弯儿,和历史大大不同瞭。
一方面,她担心皇阿玛,为自傢爷觉得可惜,另一方面,她心中也卸去瞭许多枷锁。
和皇阿玛不同,公公会挑剔儿媳,弟弟基本不会挑剔嫂嫂,更何况八爷自己的后院都干干净净。
她不知道所谓不能生养,到底是八爷夺嫡谋划中的一部分,还是八爷当初是真的用自污的形式来守护爱情。
这些都不重要瞭,重要的是八爷如今已经登基为帝瞭。
她为爷可惜,但却再也不必担心自己会影响到爷争夺皇位瞭。
“可是万一皇上允瞭呢?”四福晋道。
四爷也不敢否定,按常理,太上皇尚在,太妃们肯定要送去陪太上皇的,但皇上实在不是个照常理出牌的人,他到现在都没想清楚八弟是如何走到今日这一步的。
“爷从前是皇子,一言一行都代表皇傢的体面,所以处处规矩,不愿让皇阿玛烦心。但从今日起,爷就是宗室瞭,做皇子要谨言慎行,当宗室却是松快些,隻要不违反《大清律》,外人多说几句又算什麽。”
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在今天就已经正式结束瞭,等到瞭明年,连康熙这个年号都没瞭。
爷何必再这样处处约束自己,宗室的名声稍微差一些,有些时候也不算坏事,尤其爷还是皇上的兄长,论出身甚至要更尊贵些。
她不是让爷自污,隻是想让爷活得更畅快些,她和孩子们也活得更畅快。
四爷看著自己刚刚写下的奏折,写这封奏折隻花瞭他一刻钟,但明明白天就商量跟兄弟们商量好的事儿,他一回府就可以写,却偏偏拖到瞭就寝前一刻才动笔。
他并不想把额娘接到府上来奉养,他们母子见一次生一次的气就不说瞭,额娘对孩子们还好,对福晋……很是迁怒,额娘是把对他和对皇额娘的不满都迁怒到瞭福晋身上。
“那就改成请求太妃们挪宫。”
而不是自请接额娘入府奉养。
四福晋还是不满意,皇上又不可能留一批扣一批,如果要让太妃们出宫,如无意外,德妃娘娘肯定是要跟著长子的。
“二姑母膝下无子,这些年来又不得宠,不如接到咱们府上来奉养。”
二姑母虽然没有养育过爷,但毕竟是贵妃,送瞭小半个嫡母瞭,再加上二姑母没有养育过爷,可姑母是养过爷的。
“我是觉得爷不如把贵妃娘娘和德妃娘娘都写上,再私底下去求一求皇上。”
求人帮忙,主动把把柄送上,这何尝不是一种靠拢,更重要的是还免瞭一桩麻烦。
外人就算要说什麽,也不敢大张旗鼓的说。
四爷心动又犹豫,如此皇上肯定会认为他不孝生母,但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已经不是阿玛,是弟弟,同父异母的弟弟。
更何况这样还成全瞭所有人,他和福晋不愿和额娘日日生活在一起,额娘恐怕也更想和十四一起生活,贵妃娘娘也不必困在宫中瞭。
虽然还没完全拿定主意,但四爷已经动笔写另一道折子瞭,至于明日究竟上呈哪一道,他得再想想。**
乾清宫。
十四爷是掐著晚膳时间来的。
一是聊聊出海之事,他已经打听过瞭,九哥和十哥都不打算出海,那馀下兄弟中跟八哥最亲的不就是他瞭,他得提前和八哥商量商量朝廷能给他多少支持。
二是为瞭额娘将来的住处。
“虽然我打算出海,可大清才是我的根,我总是要回来的,福晋和孩子们也都留在大庆。八哥你也知道,四哥打小就是孝懿皇后养大的,这些年来跟额娘一直不亲近,您看能不能让额娘去我府上住。”
虽然他要出海,但他也想把额娘接回府。
“这事儿你问过德母妃吗?”
“那还用问吗,额娘肯定是更想去我府上住。”
难道还会想去四哥府上吗。
“朕的意思是,德母妃会不会更想去陪皇阿玛?”
四妃之中真正盛宠不衰的其实隻有两位,一是宜母妃,二是德母妃,哪怕是最近这几年,皇阿玛每个月也会去两位母妃宫中探望个一两次。
宜母妃那裡,今日就已经明确跟九弟表示过瞭,将来不想去五哥和九弟府上,更想陪著皇阿玛。
十四哑然,倒是忘瞭还有皇阿玛。
“我还没问过额娘,八哥能不能容我去问问?”十四爷想著兄弟们约好瞭明日就要上折子,便请求道:“八哥能不能让我现在去永和宫问问?我保证问完就离开,绝不多逗留。”
虽然天色已经暗下来瞭,此时去后宫肯定是不太合适的。
如果换成是皇阿玛,他肯定提都不敢提。
但现在当皇帝的可是八哥,当初永和宫故意挑拨钟粹宫和啓祥宫对上这事儿,八哥都没跟他计较。
八爷已经搬进乾清宫瞭,八福晋也已经搬进瞭坤宁宫,一并搬进宫来的还有两个女儿,但皇阿玛的宫妃们还都没有挪宫,东西六宫还是和从前一样。
为瞭避嫌,入夜之后,他都不会去东西六宫。
毕竟人言可畏,东西六宫有许多年轻的宫妃在。
但八爷同时又想尽快把事情定下来,总把皇阿玛关在畅春园也不是回事儿。
“你此时去后宫不合适,若实在著急,让你福晋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