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定(41)
“好,我等你追上来。”
酒窝
回到傢已经十点半瞭。林时把书包扔在沙发上,自己也瘫倒在沙发上。
这几天下来,林时的生物钟已经被全盘打乱。好像正在一点点拆解,然后形成新的生物钟。
原来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林时休息好瞭,去厨房看瞭一眼,厨房很大,该有的都有,很俱全。
但是很干净,就像从没用过一样。林时打开冰箱,冰箱裡放著很多纯牛奶。
还有一些速冻食品,有饺子,汤圆等等。
林时拿瞭一盒纯牛奶,又拿瞭一袋饺子。
起锅烧水,下饺子。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呀!
饺子煮好用漏勺捞起来,盛到碗裡。饺子的香味回荡在整个厨房。
林时几乎每天都会喝纯牛奶,小时候是因为妈妈说喝纯牛奶能长高,现在是……已经习惯瞭。
收拾洗漱好,已经快十二点瞭。
林时擦著头发从浴室出来,发梢还在滴著水珠。
差不多擦得半干,林时坐在瞭书桌前,把晚自习那本习题册翻瞭出来。
终风晴给他勾的题,他已经做完瞭,也对好瞭答案。
林时拿起桌上的笔,仔细对比瞭这些勾的题,想找一下是根据什么规律来勾题的。
他现在已经能把基础做的对个七八分瞭。中等题也能对个两三分。
难题……
难题终风晴给的,他却能做对。
他想这裡面肯定有规律,而且跟自己的水平有关。
不过他自己对自己的水平都没太大把握,终风晴却能一下就找到适合他的题。
不得不感叹,学霸的厉害。
林时看瞭一会,觉得这些题虽然题型种类不一样,但难度大差不差,而且每道题紧紧联系。
上一题运用过的一些公式还记不得太牢,下一题就有关联,又能再记一遍。
而且做到下一题的时候,因为想起上一题做过,还会再回去看一看上一题。
又记瞭一遍。
林时大概摸透期中的规律后,给自己也勾瞭十多道题,不过没写。
他打算明天给终风晴看看,是不是这样勾的。
这学期的课程林时落下得不太多,四天的小长假已经补瞭一半。
唯一痛苦的是语文和英语。
背记的学科对于林时来说,简直就是痛苦。
勾完题,林时准备把习题册放回书包,一张纸映入瞭林时的眼帘。
是那张数学老师留的压轴题。
凌晨一点,林时房间的灯还亮著。桌上乱铺著一推写满瞭的草稿纸。
林时把那道压轴题一步一步分析,在草稿纸上算瞭又算,换用不同方法。
还是写一半就堵瞭。写到一半就会发现这个方法是错的。
前后林时已经用瞭十几张草稿纸,好几个办法。
都是半路卡。
林时看瞭一眼时间,却并不困,说来也奇怪,像往常,林时可能已经进入梦乡瞭。
林时现在隻想把这道题做出来。再也管不瞭其他。
一股犟劲迎瞭上来。
高一时,林时虽然不想学,但碍于爸妈,还是看瞭看,但隻要遇到比较难的,多半就是半路放弃瞭。
属于是绝不可能多动一点脑。
凌晨两点,凌晨三点……
林时似乎想放弃瞭,又在想是不是自己的水平还不够做这样的题。
凌晨四点,林时躺在床上秒睡。
第二天早上,六点的闹钟把熟睡中的林时叫醒瞭。
林时艰难地睁开眼,想把闹钟关掉,继续睡觉。
六点半,林时叼著一片面包走出瞭香樟苑。
虽然刚起来的时候很困,但强行让自己清醒一下后反而却没瞭困意。
像头天晚上没用完的精力继续重燃瞭。
坐上出租车,林时两口解决瞭早餐。眼睛盯著窗外。
“今天好像要下雨。”林时看著灰蒙蒙的天心道。
但他忘记带伞瞭,算瞭,到时候去超市买一把。
到安城一中附近,才七点,这是林时读高中以来,来得最早的一次。
林时看著灰蒙蒙的天,又想瞭想自己要上完晚自习才回傢,到时候应该雨停瞭吧。
刚想去超市的脚又迈瞭回来。林时走在去校门的路上,这条路叫十字岭,很好理解。
就是一条十字路口。不过路两边种满瞭树,所以给瞭个美称。
这个月7号就是立冬瞭,而这裡的树还是保持著秋天的模样。
黄叶,微风,灰蒙蒙的天。
林时已经穿上瞭冬季校服。安城一中的冬季校服整体都是深蓝色的,材质也挺好,防雨。
路上也有很多安城一中的学生,从林时身边走过瞭两个女生,还在讨论题目。
微风变成瞭大风,树叶漫天飞舞。
林时戴上帽子,低头加快瞭脚步。
“砰——”的一声,林时连忙抬头道歉,
“不好意思啊,撞到你瞭。”
那人转过身来,扶著即将站不稳的林时,
“没关系。”
“终风晴!是你呀!”林时站稳后激动道。
终风晴也穿著冬季校服,深蓝色的校服,衬得终风晴的皮肤更白瞭。
终风晴点瞭点头,林时往前和终风晴并肩走著。
“你每天都是这个时候来学校吗?”林时问。
“嗯。”
“我以后可能也是瞭,要不要一起?”林时打出邀请。
“好。”
“终风晴,起风瞭,我帮你把帽子戴上。”
说著林时走近终风晴,伸手去拿终风晴后面的帽子。
然后给终风晴戴上,整理瞭一下,才发现自己离终风晴这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