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敌国横着走(139)
秦首辅开瞭口,“如今陛下安危莫测,老臣斗胆,请太子殿下暂时先留在此处继续为陛下诊治,一切事情待陛下醒来再做定夺。”
此举看似是困住瞭商屿丞,可实际上却是在帮他,隻要鸿晖帝醒来,他会拿自己儿子怎麽样,最多不过是训斥一顿。
姚阁老下意识要反对,被王阁老先一步拦下,“老臣觉得首辅大人的提议很好,这几日也辛苦邵院判留下照料陛下,给太子殿下搭把手。”
软禁已是最好的结果,商屿丞是一国储君,隻要他不谋反,不作乱,没有鸿晖帝的旨意,也没人敢关押他。
王阁老话锋一转,“太子殿下无暇他顾,监国的事就要重新商议瞭。”
姚阁老有些意外的看他一眼,“内阁统领朝中事务,哪裡还需要特意再选一人监国?”
商屿丞暗自摇头,这位在前面冲锋陷阵的姚阁老,全然没看明白如今的局势。
王阁老瞥他一眼,肃容说道:“或许不能说是监国,而是拨乱反正。”
此言一出,其他人都明白瞭他的意思。
梁太尉冷著脸,“那些不过是愚民之间的流言,你身为内阁重臣,孰是孰非都分不清,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当真有负皇恩!”
鸿晖帝皇位不正,鲁王一脉才是正统!
这谣言在凤锦城中传瞭几日,但是大傢多是拿来当笑话说的。
青年在茶馆的壮举,更是被说书先生编成瞭故事,博衆人一乐。
对方原本想要借舆论之势,将这件事推到所有人视线中,却被人搅瞭局。
今日将朝中说得上话的官员都聚集至此,想来是要摊牌瞭。
商屿丞决定再推一把,“王阁老劳苦功高,隻是年纪大瞭,就容易糊涂,不如尽早上折子告老,以免祸及子孙!”
王阁老面对“威胁”毫不畏惧,一脸正气,“老臣一心为国,绝无半点私心!”
商屿丞对著汪平吩咐,“去把偏殿的人都请到殿外。”
汪平先是一愣,而后,他意识到不妥,想要答话却晚瞭。
商屿丞轻笑,“你不是回个话都要看孤神色,如今孤发话瞭,你愣著做什麽?”
汪平垂头应是,亲自去偏殿传话。
衆位大臣来的很快,没一会儿就聚到瞭殿外。
商屿丞让人打开殿门,以便外面的人听到裡面的话。
他道:“王阁老,人到齐瞭,你现在可以说瞭。”
殿外衆人纷纷竖起耳朵。
王阁老说道:“老臣想说的,是五十年前的一件旧事。”
这件事情年代久远,好些朝臣那会儿还是稚子,更有人尚未出生。
景平帝在位二十一年,有两位妻子,史书上记载的皇后却隻有一位——卉皇后。她是前鲁王之母,景平帝的第二任妻子。
他对这位皇位宠爱非常,对于前鲁王也十分疼爱。不仅亲自教养,一应用度也比照太子规制。
很多朝臣都暗暗猜想,景平帝想要废长立幼。
那是先帝还是太子,不为君父所喜,又无强大母族帮衬,处境如履薄冰。
期间,不免有人揣测君心,顺势提议立嫡子为储,这时朝中老臣便会上书为太子生母陈氏,先太子妃请封皇后之位。
数次交锋,君臣达成瞭一种默契。
景平帝又将太子交由卉皇后教养,可那时太子已经长成。
当时的首辅秦傢,有意将女儿嫁于皇傢。
景平帝自是不愿,可当时的鲁王实在太小,总不能叫秦傢女儿蹉跎瞭年华。
一番博弈后,秦傢女嫁给瞭太子,也是后来的秦皇后,商屿丞的亲祖母。
原本按照景平帝的安排,待鲁王长大,他与太子之间还有很长的较量。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景平帝同卉皇后南下巡游时,遭遇刺客,被淬毒的匕首刺伤。太医尽力救治,也隻拖延到回宫。
景平帝驾崩后,先帝继位。
第88章
王阁老将这段往事讲完,回到正题,“景平陛下曾单独召见前鲁王以及卉皇后,三人密谈半个时辰,景平陛下这这时留下瞭一道遗诏。”
平地一声雷,殿内殿外的人都被炸懵瞭。
鲁王自始至终一语不发,一切都在按照他预期的发生。
商屿丞瞥他,心想:原来,这些年他通敌的底气是遗诏啊。
他问:“王阁老,你亲眼看到景平帝留下遗诏瞭?”
王阁老一噎,“······不曾,那是老臣尚未入仕。”
商屿丞“哦”瞭一声,“那是景平帝或者卉皇后给你托梦瞭?”
王阁老哽住,深吸口气,“殿下莫要说笑,鬼神之事,如何当真!”
商屿丞摊手,“那就奇怪瞭,前鲁王那时不过五岁,事情都未必记不清。就算他真的记清瞭,为何从不曾拿著那道遗诏出来为自己正名?”
鲁王叹瞭口气,“父王见商丘在先帝治理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不愿再因陈年往事,惹朝廷动荡。本王今日违抗父命,隻因太子殿下一意孤行,枉顾百姓安危。”
好一番大义凛然的慷慨陈词。
哪一位皇帝的帝王之路没有流血和牺牲。
这是皇位,不是街上的大白菜,想要就有。
王阁老朝鲁王恭敬行瞭一个大礼,“请王爷公佈遗诏。”
姚阁老神情灰败,事到如此,他还有什麽不明白的。他本意是同王阁老一起发难,逼迫商屿丞放权,让自己女儿借机抚养二皇子。
说不定,将来他们姚傢也能成为太后外戚。
不成想,事情的走向如脱缰野马。
王阁老的图谋比自己还大,直接把天捅瞭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