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敌国横着走(46)
“许久不来,这倒是一如往昔。”丹鸣已经将他们住的院子裡外看瞭一遍,指著一棵“这梅树比我年纪都大。”
谭飞从屋内出来,听瞭他的话,说道:“红梅五瓣,寓意五福,栽种这树的人大约是想祈福。”
赵管事听他们提起梅树,不禁感慨,“这树是荣泽殿下出生那年陛下亲手所植,时光匆匆如今已有二十三载。”
初为人父的曜文帝曾满怀希冀的为长子祈福,盼他平顺安康,愿他喜乐吉祥。如今,红梅豔丽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一时间,院中轻松的气氛消散一空。
赵管事心中懊悔不已,这关头,提起一个已故之人做什麽!
商屿丞侧头去看,丹枢神情有片刻怅惘。
他转头对赵管事道:“你这裡可有红梅幼苗?我们也种几株祈祈福。”
赵管事听到有人问话,想也不想直接回答,“栽种梅树需要等到春季。”
话出口,他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这样三番两次坏贵人们的兴致!
赵管事好歹也是面见过君王的人,他隻慌瞭一瞬,赶忙找补,“几位贵人来的巧,明日廿四,益池有灯会,最宜祈福。”
谭飞问道:“非年非节,为何在这时办灯会?”
赵管事笑答:“前朝末期,群雄混战,百姓流离失所。当时镇守益池的太守,命手下每晚在城中点灯笼,敌军见城内灯火大亮,不敢贸然进攻,最终退去。太守保下一城百姓,却因伤重过世,那日正是腊月廿四。此后,益池百姓便会在这一日点起满城灯火,告慰太守英灵。”
虽说是灯会,初八这日是要热闹一整天的。
从天不亮起,街上已经开始有小摊贩叫卖,各种各样的吃食,对联年货应有尽有。白日裡,搭台唱戏,舞龙舞狮,打太平鼓,到瞭晚上放河灯祈福,猜灯谜,投壶等等。
“真热闹!”
长街灯明如昼,叫卖声不绝于耳,挑著担子各处游走的小贩、表演杂耍的艺人,络绎不绝。茶楼酒肆,日用百货,风味小吃应有尽有。
与归梧的庄重肃穆不同,益池的夜带著独有的热闹和烟火气。
几位公子哥脸上的兴奋溢于言表,隻有商屿丞和沉初反应平平。
面对其他人疑惑的目光,沉初解释道:“凤锦乃是七国商都,这样的景象在商丘很是常见。”
其他人:“······”有一点羡慕嫉妒怎麽办!
他们各个相貌不俗,且衣著华贵,想不引起注意都难。
一路走过,街上的人无不朝他们侧目,小贩的吆喝声都更加卖力瞭。
元帆看著眼前的热闹景象,眸带感怀,“这灯会也是益池百姓对那位太守大人另一种形式的祭祀。”
谭飞道:“这盛世他虽无缘得见,可此处的百姓不会忘记他的功绩。”
前面突然传来一阵喝彩声,河岸边围瞭一圈又一圈的人。
河中央的空地上搭著七八米高的双层花棚,棚上铺满柳枝、爆竹,花棚顶部竖著一根木杆,上面挂著一条长长的爆竹。
一旁还有一口大熔炉,炉裡是沸腾的铁汁。
一个赤裸上身的汉子舀起一勺铁汁来到花架下,另一手用木棒敲击,使铁汁飞溅到花棚上,点燃上面的柳枝、爆竹,铁花冲天而起,四散飞溅,爆竹齐鸣,声震天穹。
打铁花的汉子们,交替接踵,金色火花在空中炸裂绽放,如漫天散落的星光。绝美震撼的火树银花,绚烂夺目,看痴瞭河岸上的一衆人。
丹鸣激动异常,恨不得越过护栏到河中央去看个仔细。
周围人拍手叫好,口中还在喊著再来一个。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到瞭人贴人的地步。
丹枢皱眉,侧身避过一旁的人,下一刻,他隻觉手腕一紧,便被人拉著出瞭人群。
商屿丞护著丹枢出来,见他头发和衣冠都还整齐,说道:“这裡人太多,我们去别去看看?”
丹枢反握住他的手,“这个就很好,我之前都不曾见过。”
闻言,商屿丞心口泛起丝丝疼痛,“不喜欢就不要勉强自己。”
第30章【修】
丹枢垂下眸子,似有些懊恼,“九离,我这个人清冷惯瞭,没什麽喜欢的东西。你开心,我便觉得高兴。”
一股酸胀的情绪在商屿丞胸口蔓延,他拉起丹枢相另一处灯火走去,口中说道:“那是你见过的热闹还不够多,中原七国,泱泱九百万裡疆土,总会有一处是你喜欢的。我们凤锦有夜市,供人以物易物,酉时起,丑时歇。要说夜市裡最好的,还要数那些吃食,比宫裡做的有意思多瞭。”
丹枢浅浅一笑,语带向往,“届时定要去尝尝。”
“当然。”
他们将热闹的人群抛在身后,来到稍远处的河岸口。岸边,祖孙俩人正编著花灯,她们脚下还摆放著十几盏,小女孩打瞭个哈欠,声音软糯糯的,“奶奶,苏儿困瞭,我们什麽时候回傢呀?”
老妇人揽过孙女抱在怀裡,轻轻拍著她后背,“苏儿乖,靠在奶奶怀裡睡,咱们一会儿就回傢。”
商屿丞来到近前,拿起地上一个花灯,灯的样式普通,做工有些粗糙,约莫是老人傢年纪大眼睛花,花灯两侧的图案偏瞭位置。
他将灯放到丹枢手中,说道:“送你,听说花灯可以许愿。”
商屿丞掏钱将灯全部买下。
他钱给得多瞭,老婆婆几番推辞不肯多收。
“要不你把篮子裡的竹条和纸笔也一并卖我?”
商屿丞指著她脚边的篮子。
老婆婆连连道谢,牵著孙女回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