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王)病例观察日记(1)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网王]病例观察日记
作者:风不停
NO.1
今天早上那个少年来办入院手续的时候,我刚好路过护士站。
新来实习的小护士很殷勤地递上了入院登记表等相关表格。我看到他用有些秀气的笔迹在姓名栏下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是年龄。
幸村精市,15岁。
我注意到他是一个人来的,惊讶之余就随口问了问,他很有礼貌地笑着答道父母要工作,很忙,不想劳烦他们。
我了然地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这个年纪的少年总是格外地倔强,想要表现自己的独立,即使有怯意,也是决计不肯让人——即使是自己的父母——瞧去的。而且固执地认为这是一种懂事的表现,让人看着有些失笑,又有些感慨。
其实我对这个少年的印象相当深刻。
那时我刚好来这家医院实习,突然听到救护车呼啸着停在院门口。送他来的是一群同样年纪大小的少年,为首的那个一脸凝重,其余的都是心有余悸的样子,对于这种突发事件,也勉强算是镇定的反应了。
只是那样格外凝重的样子让我有些想笑。像是要送战友去赴死的士兵一样,莫名有种戏剧式的喜感。
然而少年的诊断结果出来的时候,我就笑不出来了。
急性神经根炎。
这是一个残忍的疾病。
特别是对于一个正值风华的少年来说,尤为残忍。
随后他的父母赶来,同来的少年被我的导师以一个敷衍的理由随口赶走,然后导师才慎重地告诉他的父母关于他的疾病,名字,相应的病征,以及,需要做的心理准备。
他的父母一脸哀戚地走了。丈夫拍着强忍着哭泣的妻子,细声说着安慰的话。
我的心里有些难受,连导师都忍不住轻声叹息了一下。在医院呆得久了,这种事情难免见得多,但每次的唏嘘都是免不了的,然后也只有尽心地治疗一途而已。
一个好的医生永远都是不会对他的病人麻木的,他只是怀着一颗悲悯而体贴的心看着这些生生死死,然后默默地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现代的医疗技术其实真的不发达,很多疾病难以攻克。作为一个医生,有时候能够做到的仅仅是知道这个疾病而已。因为仅仅是知道,看着却束手无策,反而有一种格外的伤感。
这一点,在神经科体现得尤为明显。
很多神经性疾病总是让人无从着手,然而这种疾病带来的痛苦和自尊的缺失,又是加倍于其他疾病的。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科室实习,是因为有一次在医院无意中看到一个患了脊髓小脑病变的病人,在双手不停的不自主运动下,是如何艰难地试图将一杯水送到自己的嘴里的。
我当时莽撞地想要帮他,他宽容地笑着拒绝了我。
他说,我的手不听我的话了,但是我的自尊还是要听我的话的。
这让我羞愧难当。
怀着想要为他们做一点什么的心情进入这个科室,却只是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的无力。
导师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然后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顿了一下。
“说起来,那个叫幸村的少年听说还是中学网球界第一人呢。网球界的‘神之子’。”
说着这话的时候,导师脸上出现一种类似慨然和惋惜的神情。
我心里一跳,小心地问道,“那个少年难道以后不能再拿起球拍了么?”
导师又喝了一口茶,转头看向窗外。
“看情况吧。”
也只能看情况了。
疾病来势汹汹,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天之骄子从云端跌落,带给人们的也只是一时的唏嘘而已。
实际上谁也得不到命运之神的眷顾。
NO.2
那个少年自从入住了病房之后,表现得一直很平和。
换上了宽大的病号服,收拾好了自己带来的相关的生活用具,然后很细心地听着护士讲解着相关的注意事项。
期间他一直保持着微笑,云淡风轻的样子。
其实想来他应该对自己的疾病有一些主观的认知的,只是因为缺乏具体的了解,所以还保持着盲目的乐观。
又或者其实他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只是不愿去想,也不能去想。
这是一种本能的心理防御机制。逃避。
然后他终将迎来下一个阶段。妥协。
之后他又做了神经系统的基本体格检查,是我帮他做的。
Babinski征,Gordon征等都是呈阴性。
不自觉地微松了一口气。
只是他主观陈述手脚等神经末端处时而会有麻痹感和刺痛感。
我知道这是这种病征在感觉神经方面的早期反应。而且知道随着病程的发展多半还会侵害到运动神经甚至是自主神经。
我沉默的时候,他轻声问我这个病会不会影响他今后的比赛。
我抬眼看他,他立刻补充到,我是说打网球,我想要参加全国大赛。
说到全国大赛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有着向往而又骄傲的光芒。
放心,会好起来的。
我想要这样安慰他。然而我并非他的朋友和亲人,作为一个实习医生,我需要遵守的是作为一个医生的守则。
任何时候,不要说出关于疾病无责任的主观臆断的推测,不要给病人无把握的希望。
不能给他盲目的希望,但我也不能让他失去希望。
我又说不出那些打太极的漂亮话。
于是一时有些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