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坐井观天(251)
“你不回去要怎么和家里说?就李阿姨的脾气知道了不着急才怪。”
徐诗梦闻言叹了一口气道:“就直接说不想回去给大家添麻烦,他们应该能理解,不理解也不行呀,总不能飞过来抓我回去吧。”
看着好朋友还有精神苦中作乐的嘻嘻哈哈,关美琳微微摇了摇头不在说什么,作为好友她们彼此都很了解对方的性格,因此也知道徐诗梦既然已经做了决定,那就多说无用。
回到京城大学的宿舍后,徐诗梦先是将原本已经打包好的行李重新拆开,把里面的东西放回原位,然后给家里面打了电话,跟他们说了自己不想回去的决定后,抱着电话筒听他们包含担忧的喋喋不休。
被念了半个多小时后,徐诗梦终于放下了电话筒,抓着钱包往校外走,准备到超市和药店去采购一些东西储藏起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打算能不出学校就不出校门。
刚踏春学校大门口,徐诗梦就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她顺着声音扭头一看,就见一条马路之外许盛达正托着行李箱向着她挥手。
惊喜又有些惊吓的徐诗梦小跑着过了马路,来到许盛达身边时惊奇的问:“不是有车子来接你和美琳了吗?怎么没有走?”
许盛达闻言笑的特别灿烂的回道:“我姐回去之后跟我说了你的想法,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也不想回去之后每天提心吊胆的给大家添麻烦,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不走了,留下来陪着你。”
其实前面说的那几句话全都是借口,只有最后一句话才应该是许盛达想要留下来的理由,他不放心女朋友单独留在京城,留下来就是想陪着她。
徐诗梦感受到了许盛达话中的意思,酸着鼻头红着眼眶道:“你是不是傻?”
许盛达闻言嘿嘿笑着没回话。
“你不回去家里怎么办?叔叔和阿姨会着急的。”
“我刚才给他们打过电话了,他们虽然有些担心我,但还是支持我的决定,你放心吧。”
“那就只有美琳一个人坐车走了?”
“嗯,本来我表姐也想留下的,但是开车过来的司机说他要是接不到人就不能回去,我姐没办法只好坐上车走了。”
徐诗梦闻言觉得这样也好,美琳走了她就能少担心一个人了。
然后看了看身旁这个决定留下来和自己一起承担风险的大男孩,突然觉得他又高又大,看起来是那么的安稳可靠。
虽然京城里的疫情现在依旧很严峻,但有他在身边的时候,就感觉不那么害怕了。
第一百五十三章
在疫情之中, 留在京城的日子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艰难,虽然大家的生活过的都有些小心翼翼,但京城人的爽朗和乐观, 让这座古都依旧保持着活力。
从四月末开始,京城大学就为依旧留守在校区内的老师和同学们发放防疫物资和药品,学生们被要求自备口罩和体温计,每天早上都要自动测量体温,然后报告给主管本宿舍楼的后勤老师,出现什么异常的情况,也需要主动报备,学校这边会为学生们提供一切帮助。
在疫病最严重的一段时间, 京城的各大高校都开始封闭校区,校区内外人员不允许随意流动。
徐诗梦在京大, 许盛达在华清, 这两所大学对疫情期间的各项措施都执行的非常严格, 所以两个人虽然都选择留在京城,却因为校区封闭没办法随便出入, 见面的次数反而减少了。
但这并不影响两个人的感情, 每天晚上两个人从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出来后, 都会抱着电话煲一会电话粥, 徐诗梦为此一个月买了好几次的电话卡, 就是因为话费总不够用。
就这么有些忐忑的在京城中生活了一个多月, 京城的疫病情况开始逐渐向好,最直接的一个表现就是各大高校逐步解禁了,而随着六月份的临近, 全国统一高考的倒计时已经越来越快。
这是国家第一次将高考的时间从七月初改到六月初,本来是体恤高考学子们, 避免考生在盛夏的酷热时节参加考试,却没想到改革的第一年就碰到了疫情。
在这么复杂又困难的局势面前,京城市政府依旧决定按时按点进行高考,并且在之前就已经下发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高三年级要开始复课备考,要尽一切办法保证考生们在校和参加考试阶段的安全。
为此全市已经开始筹备进行大面积的市区和考场的消毒消杀,为了减少考生聚集,减弱病毒传播的机会,全市扩大考场面积,将最初的每个考场30人减少到20人以内,为此临时征用了1200多座教室用于考场的扩充。
如此大面积的消毒消杀和考场扩充都要在高考之前完成,为了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市里向各个高校征集高考保障志愿者,让一些留在京城的大学生们参与到高考保障的工作中来。
留在京城内的徐诗梦和许盛达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都选择了报名参加,非常幸运的是他们俩都被选上了,只可惜分配工作的时候,他们俩被分到了不同的学校。
徐诗梦在第三十五中学考点,负责的是考场内每日的消毒和消杀,并不与考生们接触。在考场被贴上封条封闭之前,他们这些志愿者都要先进去喷洒消毒剂,在每一科的考试结束考生和监考的老师们都离开之后,他们还需要进入考场再次进行喷洒和消毒,保证每一天每个考场的消毒次数不少于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