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坐井观天(264)
“诗梦家不同,他们家自力更生,能够今天很不容易,建一个厂子除了要花掉家中所有的积蓄还要负担一笔大额贷款,所以他们需要熟食厂建成之后就能快速的回笼资金,这样才能稳定的继续发展。所以更贴近他们生活,更熟悉他们家口味,更多了解他们家,愿意与他们家做生意的人越多的地方,在目前来说是更适合他们家的选择。”
关爸爸的肯定让徐诗梦很开心,但更开心的却是关爸爸,关爸爸之前以为女儿对做生意是不感兴趣的,所以从来都没想过将女儿往这方面培养。
现在一看女儿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还是很有金融眼光的,至少她对龙城北面那一片区域的预判就很准确。
最近一段时间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各地的经济开发区陆续建成,龙城这边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已经有好几家省内的大公司看重并且有意前来发展,而他们前来考察的那片区域正是龙城交通便利的北山区。
要不了多久北山区那边的土地就要涨价,而女儿能够通过一些她自己的了解将这种情况分析出来,这让关爸爸非常欣喜,突然就有了一种后继有人的感觉。
老怀欣慰的关爸爸决定再给徐诗梦一点建议,于是他说道:“你可以让你妈妈去你们老家旁边的后皋镇看一下,那边有不少人家家里面都有小型的家禽、家畜养殖场,依托着这些养殖场,那边的食品加工作坊很多,有一些只要稍微改造一下就能成为一个小型的熟食加工厂,这可比你们自己重新建厂要快速和划算的多。”
徐诗梦知道关爸爸说这些话是在照顾自己,闻言马上就回道:“谢谢关叔叔,我回去就和我妈说。”
······
因为惦记着要回去和老妈讲后皋镇的事情,所以徐诗梦没在关美琳家待多久就离开了。
她回到徐家在商业路的商铺时,李桂荣正好也回来,徐诗梦将关爸爸说过的那些话在老妈跟前学了一边,李桂荣闻言十分惊讶的道:“后皋镇?怎么这么巧?”
“咋地啦?还有别人和你说过后皋镇?”守在店里卖货的徐宏伟闻言好奇的问妻子。
“是咱们家的一个供货商,他们家就是后皋镇的,说有一家之前做熟食批发的作坊,老板要回老家,这边的生意就想要盘出去,知道我正在找地方想要扩大生产,就介绍我明天过去看一下。”
“是嘛,那可太巧了,那你明天等一下我,我进完货开车和你一起过去看看。”徐宏伟大方的借着送老婆的机会跟过去凑个热闹。
徐诗梦也很想一起跟上去看看,无奈明天老爸老妈一起出门,店里缺人肯定忙不过来,她需要留下来帮忙。
于是第二天徐家人就看着徐宏伟和李桂荣两口子高高兴兴的出门,然后开开心心的回来,那嘴笑的都能扯到耳朵根。
徐元海见状就问儿子和媳妇:“你们俩这么高兴,这是相中地方了?”
徐宏伟闻言嘿嘿笑着回道:“相中了,爸,你不知道,我们今天去看的那个作坊之前就是做各种熟食然后批发给县城乡镇的商贩的地方。那边各种工具、机器都有,手续也都齐全,我和桂荣合计着要是真能成功接手,稍微拾捣一下就能重新开张。”
“还能有这好事儿?那人家凭啥自己不干要往外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的徐元海可不信天上会掉馅饼,还正好就砸在自己家头上。
“因为他们家做的东西味道一般,应该说是非常一般,之前能够顺利卖出去纯粹靠的是量大便宜。你也知道过去咱们县里村镇都穷,大家能有口便宜熟食吃就觉得挺不错的,没人会太挑拣口味。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日子过的好点了,就想吃点好东西,开始要求好吃了,他们家的东西就不太好卖了。”
“作坊里的东西卖不出去就赔钱,赔了就没钱进原材料,没材料就没熟食往外卖,恶性循环下几个月原来那个老板就扛不住了,只好把厂子向外兑了。”
“哦,这样的话人家不能把厂子便宜卖吧。”徐元海又问。
“要价是偏贵,但听口风还能谈,带我们过去的那个朋友说那位老板急着要钱还债,让我们杀价的时候可以稍微狠一点,但下手一定得快,因为最近过去看厂子的不止咱们一家。”
“噢,既然都已经问清楚了,那你和桂荣就商量着办吧。”看着儿子和儿媳妇心中有数,老爷子也就不再多管了。
于是,徐家两口子在谨慎的仔细打听了一番,确认那个厂子没有什么啰嗦的事情后,就果断出手以一个十分合理的价格将那个厂子兑了过来。
家里面的存款自然是不够兑厂房的,李桂荣到底还是享受了一次市里的优惠政策,到银行去贷了一笔资金出来,但她有信心,如果一切顺利这笔贷款她在一年后就能连本带息的全部还上。
就这样,在小平房半间院的拆迁问题都还没有谈拢的情况下,徐家的熟食制作地点就先开始了搬迁,等到徐诗梦打包收拾行李准备回京都上学的时候,徐家熟食加工厂的大牌子已经挂上并且开始生产营业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在返校之前, 徐诗梦和妹妹一起跟着家里的长辈们去了他们家新建的那家熟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