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坐井观天(75)
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叫徐诗梦有些不知所措。
坐在她们俩旁边鼓捣了半天文具盒的许盛达,听见关美琳的话后,扣上文具盒的盖子道:“姐,与其想着一会吃什么雪糕,不如先想着要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摸底考试吧。”
“她是你姐,你是他弟弟?”徐诗梦往后撤了一下身子,左手右手在自己的左右两边来回比划。
这两位同学也不是一个姓氏呀?
大约是看出了徐诗梦的疑惑,关美琳一手杵着课桌托着下巴道:“他是我表弟,他妈是我小姑,在咱们学校的行政部门工作。”
“那他刚才说的摸底考试?”徐诗梦对考试这俩字特别敏|感。
“哪所中学新生入学的时候没有摸底考试?只不过一中这边的卷子更狠、更丧心病狂而已。”
还没等到徐诗梦在细问一下对方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们的新任班主任老师,就抱着两达试卷走了进来。
“同学们,咱们来进行一下测试,都不用紧张,就是很普通的一次考试,大家尽力去答题,写不完也没关系,不影响什么。一共是两张试卷,一张数学一张语文,每张卷子有一个小时的答题时间,中间可以休息十分钟。”
大约是为了防止坐在一起的同学们相互之间瞄卷子,就和排座位的时候一样,冯玉梅老师发卷子的时候,也是一张数学一张语文穿插着发出来的。
因为冯老师发卷子的时候表现的很轻松,徐诗梦也就没多想什么,待到她拿到发给自己的数学卷子后,越做她的手就越抖。
这都是什么题呀!!!
越来越难不说,还越做越奇怪!!!
卷子最后的那一道大题,徐诗梦读题之后尝试了好几种解题思路,套上之后却发现一种解题思路一个答案,每个答案看起来都像是对的。
但是一道题不可能出现好几个答案,会这样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些答案都是错的。
捏着钢笔的徐诗梦对着那道题和那好几个解题答案干瞪眼,她在这道题目上嗅出了久违的一种味道。
那是她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接触过的奥数题的味道。
第四十六章
当冯老师将卷子收走之后, 徐诗梦泄气一般的直接趴伏在课桌上,感觉自己已经被被掏空。
不仅是脑力,体力也一样, 这一场摸底考试下来,大半个上午都在与试卷斗智斗勇的徐诗梦真的是身心俱疲。
凭借着趴伏的方向,徐诗梦正好看到了坐在自己左侧的关美琳,这位同学的状态比她还要夸张。
徐诗梦只是被掏空了体力和脑力,感觉有些疲惫,而关美琳同学却是闭着眼低着头一言不发,仿佛灵魂都要出窍的样子。
看来那两张难度超高的卷子,对关美琳同学造成的伤害一点都不比自己少, 原来觉得卷子难做的不止我一个呀!
想通了这一点的徐诗梦恢复了一些自信,她挺起身子又看向右侧, 咦, 许盛达同学这是什么表情, 怎么一脸丰收了的样子?
看样子他考的好像很不错?
考完试没事做的徐诗梦开始左顾右盼,发现班级内大部分的同学们表情都与她十分类似, 不是疲惫不堪就是一脸的苦恼, 瞧着都像是被摸底考试折|磨了一番。
但也有几位同学, 表情十分淡然, 甚至有一位自信中还流露出一丝亢奋, 似乎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徐诗梦着重关注了一下那位表情亢奋的同学, 因为她记住了那位同学的名字,刚才就是他伸手向老师询问年龄。
嗯,赵大龙同学, 就是他,徐诗梦估计班级里记住他的应该不止自己一个人。
东张西望的徐诗梦很快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按照惯例市一中每个年级的一班和二班都只会招录市统考前一百名和县统考的前十名,也就是说着两个班级内的学生人数都应该是五十五人。
而他们班级每排能坐八个人,教室内一共是七排,七、八五十六,那么在他们班级的同学全员都到的情况下,教室里应该有一个座位是空出来的。
但是现在却全都坐满了没有空位,也就是说班级里是五十六名学生。
为了防止自己看错,闲得慌的徐诗梦还特意一个一个点着人头查了一边,的确就是五十六人。
这神秘的第五十六人引起了徐诗梦的一点兴趣,就在她举目四望的时候,将卷子全部收好的冯玉梅老师,在教室后方点了十几个身材高大的男同学出来,让他们到后楼的教务处,将学校发给他们班级的新书本和新校服都取回来。
初中的教科书和作业用本要比小学多的多,十几个男同学还搬了两次才完全搬回来。
书本和校服取回来之后,很快就分发到了学生们的手中,徐诗梦看着眼前一套新校服,一摞教科书,一摞作业本,另外居然还有一摞单独的教辅课业题册,读书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到了课业的压力。
也太多了,这就是市一中吗?
同学们在分发课本和校服的时候,冯玉梅已经将新学年第一学期的课程表写在了黑板上。
市一中要求初一和初二的学生每天早上七点二十到校,七点半开始早自习,八点钟上第一节 课,上午四节课,中午十一点四十放学,进入午休时间。
下午一点二十到校,一点半正式上课,下午三节课,四点十五开始晚自习,五点十五放学。
学校对初一、初二年级还是很客气的,至少只给了他们一个晚自习,还能正点放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