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坐井观天(82)
至于教学生们认识乐谱,老太太她自己识不识谱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教给别人了。
“不要紧,我教你,简谱不难学的。咱们先来听一下音。”
关美琳说着用手指开始一个一个的摁键子,摁下去一个,键子弹出一个发音,关美琳跟着唱出do,re,mi,fa,soi,la,si。
每发出一个音,关美琳就要徐诗梦记住这个发音,等七个音阶都结束之后,她开始随即摁下键子,并且向着徐诗梦问:“这个是什么音?”
“do.”
“这个又是什么?”
“fa”
“这个哪?”
“mi”
······
几轮测试过后,关美琳惊讶道:“你的记忆力真好,发音也很准,以前真的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这些?”
“没有,大约我就是比较擅长模仿和记忆。”徐诗梦最初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和记忆开始,记忆字典上面的文字,模仿范本上日记和作文的写法,所以这的确是她的基本技能。
关美琳闻言很可惜徐诗梦的天赋,不过她觉得现在学习一些有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也不算晚。
于是她用一只手熟练的在钢琴上弹起了小星星,身子却侧过来对着徐诗梦道:“哆瑞咪发嗖啦西,简谱就是1234567,所以这首小星星的前几句是|11|55|66|5-|,|44|33|22|1-|。
显然关美琳这是第一次给别人做老师,所以她教的时候有些磕磕绊绊,偶尔的一些地方还十分不规范,但这并不妨碍她的教学热情。徐诗梦学起来的时候也很认真,一首简单的小星星,居然就被两个人这么顺利的给唱下来了。
一曲结束之后,关美琳为徐诗梦鼓掌,她觉得自己的好友真的很棒,做什么都一学就会。
徐诗梦有些不太好意思,但她真的很开心,对于她来说能够学到新的知识,不管是什么都是好的。
傍晚,关美琳依依不舍的送走了徐诗梦,关上家门后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去翻琴谱。往常家里要她练琴的时候,她总是没什么激|情,感觉就像是在完成任务,但今天她想弹琴,想练出更好的曲子给好朋友听。
而徐诗梦在回家的路上还在哼着那首一闪一闪亮晶晶,能够在一个之前很陌生的领域学到一些新的东西,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一天下午,不论是徐诗梦还是关美琳,都觉得她们有所收获并且受益匪浅。
第五十章
双休日过后, 学生和老师们又开始了正常的教学生活,市一中这边之前学生们月考的成绩都已经判了出来。
办公楼的各个教研组内,老师们正对着各科成绩的排行榜, 翻看着自己班级的同学,发现有成绩出现明显波动的,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老师们都要将那位同学的卷子翻出来,仔细查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如果这个原因是积极的,老师们就会给与鼓励,希望成绩有了进步的同学能够继续加油,坚持住这股势头。如果原因是负面的, 老师们则会进行干预,以便能够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调整心态。
学校这边对初一和初二年级的月考成绩排名是不会向外公布的, 会对外公布的只有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成绩排名。对于这个两个阶段的成绩和排名情况, 学校不仅要公布, 还要求卷子和排名榜学生得带回家去给家长签字。
学校会这么做的原因也是希望家长们,对自己家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在校情况能有所了解, 从而相互配合查缺补漏, 让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够更进一步。
心是好心呀, 就是大部分学生们将成绩单和排行榜带回去之后结局往往都会很惨淡, 以至于在校的同学们每每提及学校的这个规定, 都很是心有余悸。
在初一年级的年级的数学教研室内, 一班和二班的两位数学老师,正在整理着自己的办公桌。
两位老师一边整理一边闲聊,负责二班代数课程的杜老师向身旁的同事问道:“怎么样?有发现什么适合奥数的好苗子吗?”
李超闻言从眼镜盒中取出自己的眼镜, 一边用绒布擦着一边道:“苗子倒是有几颗,好不好现在还不知道。”
自从进度那边前几年举行了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后, 教育系统对奥数的关注就开始有了明显的增多。到现在为止在奥数上取得过突出成绩的学生,在中考甚至高考上都能有加分,某些高校甚至单独设立了天才少年班,用来招收那些在数学或者别的科目上确有特长的学生。
在这种情况的刺激下,全国各个城市教学实力雄厚的学校,只要是情况允许都对奥数有所重视,像市一中这种重点学校,每年还都要派遣队伍出去参加省市举办的奥数比赛。
李超就是学校内负责奥数比赛的老师,每一年学校的奥数比赛学生都是他负责培训,之后的比赛也是由他负责带队参加,几年下来还是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
既然是校内奥数赛的负责人,每年送走了毕业生之后,李老师当然要想办法为队伍补充新生力量,所以每一届的新生入学后,即便李超不是任课的老师,他也会追在新生们的数学老师身后,翻看学生们的考试卷子和校内排名。
久而久之数学各个学年教学组的老师们都知道了他的习惯,如今开学之后都不用他来问,负责新生二班代数课的杜老师主动就来询问了,只不过他询问之后所得到的答案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