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假戏真做(283)
擦不干的眼泪, 在生了女儿之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其实郭朝霞已经很久没有哭过了, 偶尔哭泣都是为了女儿,而女儿死去之后, 她一提到女儿,那种揪心的痛就蔓延开来。她说自己唯一后悔的就是害了女儿,或许女儿考上大学之后就不应该回来,她应该直接把她送走,剪断女儿脚上的锁链,如果女儿能在外面稳定下来,那麽她们一辈子不见面都可以。
但是女儿死了,说着说着,她的情绪又缓和下来了。
说死了也许就能见到女儿了,擦干泪,面上又露出一点笑容来。
林唯无数次感觉喉头如同热铁烫上去了一样,但是有了她的生平,故事迅速成型,写剧本才花了一周,然后就开始寻找演员。
这部电影像是郭朝霞的自传,痛苦的一生,电影里最多聚焦于四十多岁的郭朝霞,要找到能演绎出这个角色的女演员挺难的,林唯给自己觉得符合郭朝霞气质的女星工作室都发了邀请,请她们试镜,最后定下来秦薇。
形象上秦薇肯定是不符合的,她之前一直在演都市丽人的妈妈,穿着光鲜亮丽,皮肤白皙美丽,看着也就三十多岁。但是她一直在自荐,哪怕这部电影不要片酬她也要出演,甚至于林唯还没有定下她,她就已经去了乡下,每天观察她们的行为和家庭,晒得又黑又黄的,眼角甚至晒出了斑,很快从穿着和行为举止说话里都像个传统的中年乡下女人了,再继续去研究郭朝霞本人,一遍一遍观察她说话时候的神态和小动作。
林唯第一次定下女主,她不死心,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林唯,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跟林唯在影像里看到的郭朝霞如出一辙。
“这个新闻我看过。”她跟林唯说。
当时不算轰动,只有一条采访里详细说了,但是秦薇看得很认真,那个女记者把郭朝霞的生平写得很详细,让她有种灵魂的颤动。
没想到林唯会把她的事迹拍成电影,秦薇很想演,她读到那篇报道时候的感受重新回来了,林唯没什麽名气,网上没爆出来,但是电影圈的人都知道她之前去香港镀过金,拿了最佳编剧,剧本她也看了,她的最佳编剧实至名归,但是当时圈内传得很难听,说无非是邓氏公子花钱买她个开心。
秦薇觉得不尽然,她这次的剧本如果真的是她自己写的,就说明她是有实力的,秦薇愿意一试,给她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事实证明,她赌对了。
林唯根本不像是她这个年龄的人,成熟掌控全场,这也不像是她第一次导演电影,而且她还能请到外国的特效组* ,这个组国内好多大导演想请都请不到,没想到她居然还有这种关系。平时说话是客气的,但是作为导演来说非常严厉,剧组整体人员都如履薄冰,每一件工作都对自己提出最高要求。
林唯给的薪资也是国内罕见的高,不是针对演员,而是整个剧组,这也是大家效率这麽高的原因之一,高压伴随着高薪,想不好好做都不行。
几个主演的报酬压得很低,主要就是秦薇跟周止一,周止一这部电影只拿了两百多万,按理他在别的剧组,这就是一两天的酬劳,但是林唯这里不想在这方面多花钱,只给了两百多万,而秦薇比他多点,三百万。而如果在别的剧组,秦薇的报酬绝对不会有周止一多,他现在正当红,秦薇虽然有名气,但是接不到什麽通告,四十多岁对于女演员来说就是一个尴尬期,很难接到合适的通告,因为很少有电影的女性角色是四十多岁。
秦薇觉得林唯是一个内心很细腻的导演,对于情绪的表达和人物的塑造都无可挑剔,甚至给每个人都写了小传,方便他们代入,包括郭朝霞的丈夫,公公婆婆。
所以拍完之后秦薇都时常关心林唯电影的进度,但是每次问,都是还在审核。
据她所知,血腥镜头几乎是全剪了,但是主线剧情她不愿意改,暴力镜头也删减了一些。秦薇印象深刻的是林唯对于几场暴力戏份的拍摄,她的镜头没有停在受害者的脸上,而是加害者的脸上,他们阴险狰狞的表情,挥舞的拳头,口里的污言秽语,镜头拉得很近,让人能感受到被害者当时所经历的恐惧。
对于秦薇来说,这部电影不算是爽片,因为郭朝霞没有觉得畅快,她只是觉得解脱。她的苦难一个叠着一个,像是拼歪的积木,越到后面越摇摇欲坠,等到她们都以为能重新开始的时候,一切轰然倒塌。
她不得不承认,林唯是一个很有勇气且有能力去实现自己想法的人,这种题材拍出来是不是能上映都还不知道,哪怕是上映了,当前的网络形式下,恐怕也会引起争端。林唯就是不怕,她就是敢说敢做,票房看林唯的样子也不是很在乎了,因为这部电影的定位就不是爆米花电影。
当秦薇接到电话说电影能上映,已经排上档期的时候,她捂着嘴几乎忍不住流泪,连连答应出席见面会。
林唯已经很久没有发过“情侣视频”了,闷声干大事,再一回到大衆视野,居然是以电影导演的身份,她身上已经完全褪去了当初的青涩,举手投足间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姿态,穿着很随意,面上也没有化妆,仍能看出来她像是刀鞘里的利刃。
宣发的重点还是在女主上,还没上映已经凭借预告片收获了一大波流量,有人说她在消费女性苦难,有人说她在吃髒饭,有人则觉得她在为女性发声,所以见面会也很尖锐,不断有人提问,问林唯是不是吃人血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