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215)
周烈恍然大悟,这不是何首辅外甥赵盈锐麽?是……挺丧的啊……
周烈一声笑没忍住,赵盈锐看他,周烈努力把笑声的尾巴转化成咳嗽,清清嗓子:“殿下呢?”
赵盈锐自恃庄重端方,一本正经道:“殿下正在后院查看菜地。殿下吩咐我在研武堂值守,如有人来记录所有事宜。那麽将军您有什麽事?”
周烈挠挠头:“不用了,我去后院。”
王修擡脚进来:“周将军来了。”
周烈脸上冒汗,也顾不上赵盈锐:“王都事,我接到凤阳武学的命令。我如何能兼领武学?我担心能力有限,京营没整好,武学也没弄好……”
王修袖手:“你知道儒学麽。”
周烈一愣:“嗯?”
王修淡淡道:“儒学中啓蒙师讲师座师,同学同窗同科同榜,全都是关系。你觉得武学里呢?”
高级军官少,武举考试时办时不办,军官中的同窗关系倒真是不显。
王修慢条斯理:“你是不是害怕应付不来皇族?真正掌管凤阳武学的肯定是摄政王殿下,谁敢在他面前造次?凤阳武学不光收皇族,一应贵族和优秀平民也收,有好苗子,可着你的京营先挑,你还有不满?”
周烈头痛:“那讲官?各地总兵都在驻地,难道找一些纸上谈兵的儒生来……”
王修冷笑:“找研究兵务的儒生有什麽不行,先会纸上谈兵,再说沙场谈兵。武官讲师大概也是轮值的,谁回京述职谁来讲。武举虽然稀罕,不是也有个现成的?”
周烈看王修:“你……该不会是说……”
王修点头:“邬双樨。”
周烈沉默,王修道:“你敢再举荐他一次麽。”
周烈下定决心:“他到底是个帅才,我不能不惜才。既然王都事这麽说了,我再举荐一次也无妨。”
王修点头:“多谢周将军。”
赵盈锐还在书房里罚坐,这是他第一次来研武堂,一丝错都不能出。他清楚自己是谁的外甥,但是他也是朝廷的官员。奉国以公,事君以忠,不管殿下信不信,他读书读的就是这个。
可是王都事和周将军说话,全都没避着他。
他暗暗想,天下兵事频繁,摄政王需要将才,所以设立武学武科。若是仿照儒学,摄政王这是一把薅住了所有将要出现的将星。
赵盈锐禁不住战栗,他很兴奋,胸怀激蕩,豪情万丈。赵盈锐偷偷研究兵学,同窗们也在研究。天下不稳,战事四起,摄政王锐意改革,军队里到处需要人。大丈夫应效法班超,投笔从戎,“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赵盈锐心情激蕩完毕,不得不转回神面对事实,他可不就是伺候笔墨纸砚的。读书读了这麽多年,手无缚鸡之力,除了抄抄写写,实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麽。
赵官人端坐着,默默地……真正丧了起来。
第124章
张献忠破重庆, 大屠杀数日。凡王室宗亲, 不分军民,姓李者一律诛杀。捉上万重庆青壮年男子,全部割去耳朵鼻子,砍掉一只手,然后四散驱逐, 以示守城拒降者, 以重庆为鑒。同时宣布, 若能杀王府官吏, 封库以待, 则全城无忧。
整个四川府的百姓默默燃香,祭拜诸葛丞相,流泪祈祷武侯保护他们。
寂静沉默的烟雾在四川府的上空盘旋,是向天的无声吶喊。朝不保夕, 百姓命如草芥,在惊风中张皇翻滚, 无依无靠, 无可躲藏。
马又麟拎着长枪,推门而入:“大人,舅父们準备好了,全军整装待发!”
英姿飒飒, 身披铠甲的中年女子在香案前对着圣旨敬香。圣上下旨, 命伏波将军秦赫云率领白杆兵迅速出石砫,抵抗张献忠。
伏波将军秦赫云, 是个货真价实的女人,也是个货真价实的武将。她抽出兵兰中的长枪耍个枪花:“又麟,过来!”
马又麟横枪一拦:“大人?”
秦赫云一转枪头,兇狠进攻。马又麟正色,和母亲结结实实对练起来。秦赫云舞枪舞出梨花寒光,快得水泼不进。马又麟年轻,又是男子,胜在力量大,速度却始终不如母亲。秦赫云一枪敲飞马又麟手里的白杆长枪,马又麟面有愧色,秦赫云却想的是另一回事。
伏波将军,到底也是个母亲。
白杆兵出石砫,要不要带上又麟?两个弟弟随行,留又麟镇守石砫,也是说得过去的。
马又麟年轻勃勃的眼睛热情地看着自己的母亲。既然母亲要尊圣旨出石砫,他就没想过不随行的可能。马家是东汉忠成公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征交趾,破羌乱,马革裹尸。马家人的血脉流淌着征伐平天下。父亲马千里是,马又麟当然也是。
秦赫云的弟弟曾经劝她慎重出兵。这一层,秦赫云从未犹豫,所以回答,秦赫云身受皇恩,有何可惧。可是又麟……
马又麟二十二岁,勇武过人,神明俊爽,人称小马超。他似乎也确实是又一个马超,兇悍善杀。
秦赫云闭上眼,长长一叹:“马指挥,你也準备好了?”
马又麟立刻回答:“将军,末将早已準备妥当!”
秦赫云一锤定音:“拔营,出石砫!”
白杆兵出石砫。秦赫云的兄长留守石砫,两个弟弟一同出征。白杆兵一向为人称道,继承太祖时骑枪兵悍肃遗风,征战从无败绩。秦赫云骑在马上一回头,兄长站在碉楼上,遥遥一揖。秦赫云抱拳回兄长。整齐划一训练有素的白杆兵是收着翅膀的鹰隼,只待瞬间张开翅膀,一击扑杀,撕咬狩猎。只是大好儿郎,必不能全部回石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