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452)
陆相景渐渐平静:“那我便守护九州山川,等候丰年。”
整军时,陆相晟骑在马上,低头看权城:“权道长,有没有为我占蔔一卦?”
权城弯着眼睛笑:“何须算?将军军威浩大,军资火器充足,民心所向,衆神护佑。将军大胜!”
陆相晟大笑:“好!大胜!天雄军大胜!”
天雄军齐声呼和:“大胜!”
陆相晟驱马:“走!”
陆相景紧跟兄长身后,军队盎然前行。
行前张珂又忍不住私底下找过权道长,问这一次会不会嬴?
权道长的回答一如上次:华夏会赢。
张珂回头看权道长,权城目送天雄军出城,双手握阴阳鱼,高举敬天,悠扬吟颂——
茫茫上天,降祚有汉,兆基开业,人神攸赞。皇运来授,万宝曾焕。弘海者川,崇山惟壤。文武四充,汉祚克广。悠悠遐风,千载是仰……
天雄军送来的火器秦军全部装配。秦军从延安府拔营,薛清泉已经跟着白敬守长城,邹钟辕领军第二批出延安府。
军队整装待发,平民全部涌在城门两侧送军队离开。邹钟辕骑着马一眼就看到魏姑娘,魏姑娘却没看他。
邹钟辕知道魏姑娘其实不待见自己。他们的初遇是那个情况,邹钟辕骑马亲自抓了魏知府往地上一摔,还以为魏姑娘是魏知府小妾。魏姑娘为什麽要待见自己?刚接到命令时他想跟她道别,站在街角看那家药铺飘飞的招牌,看了很久。这一次,自己很可能是个马革裹尸的下场。捐躯他早有準备,魏姑娘还是要嫁人生子的。他这样冒冒失失跑过去胡言乱语,魏姑娘以后怎麽办。
就……不要说出来了。什麽都不要说。
丫丫,你以后会有很长很幸福的岁月,儿孙满堂,无病无痛,寿终正寝。
我要守着延安,守着有你的一片土地。
邹钟辕骑在马上,收回目光。
魏姑娘在人群里踮着脚努力往上看。军旗林立,马蹄和车轮声振动大地。她找了半天,什麽都没找到。
金兵想从宣大线进入关内,陆相晟天雄军将金兵拦在长城外。雄兽搏杀,炮火声在天地间回响震蕩。
权城在炮火声中默默吟颂祈祷。钦天监只看天时,春耕秋收,一因一果。山川见证,已经到了了结的时候。
陆相晟和陆相景必须抗住金兵,和后面杀来的马又麟彙合。
陆相景告诉哥哥,不要担心他,他不会做出任何辱没陆家门风的事情。不后退,亦不被俘。
陆相晟按着他的肩,点头。
又一个萨尔浒,大晏再也输不起,只能豁出一切换个胜利。只要胜利,便有十年喘息时间,才有希望山河永固,金瓯无缺。
陆相晟捏住陆相景稍嫌单薄的少年人的肩,陆相景笑:“权道长说得对,盛世才有盛景。我们得等太平丰年。”
陆相晟心如刀割,终于只说一句话:“好小子。”
天雄军出关,就没準备回来。
内阁总结萨尔浒时粮饷摊派。为了催调宣,当时发饷银解往各军镇,单是辽东饷三百万两。其余按田亩加派,每亩三厘五毫,全国田赋二百余万。第二年仍是三厘五毫,第三年降至二厘。二厘实在不够,最后加重赋,九厘,增田赋五百二十万。
摄政王一根手指顶着太阳穴,小皇帝冒一句:“何卿,当时全国计税田地有多少?现在有多少?”
何首辅一顿,小皇帝又追问:“九厘钱的赋,加到谁身上了?”
摄政王低着头,看何首辅一眼。
“当时计税田亩大约在五百万顷,太岳公清丈土地最鼎盛时大约逾九百万亩。现在各地申报正在统计,江浙大族查抄尚需时日,现已统计为七百六十万亩。四川清丈最彻底,已经重新计税,白杆兵不日护送税收进京。”
“给辽东三百万的饷,萨尔浒一败涂地。”摄政王声音不高,“辽东如何了。”
何首辅一顿:“冰灾非常严峻,关宁军之中已经有大量冻伤。”
“民呢。”
“民……辽东人族裔混杂,不分彼此。平民冻饿而死者……难以计数,关宁军退守堡内,无法得知。”
杨阁老平时不出声。摄政王不待见他,也没把他踢出内阁,因为他不是纸上谈兵,而且最重要一点,杨阁老什麽党派都不是。非常奇妙,他就是什麽党派都不沾,所以摄政王需要有这麽个人在内阁。他曾经提出舍掉辽东退守关内,摄政王厌之。这时又说到萨尔浒,杨阁老突然道:“阳继祖曾经上书,以辽人守辽土,以辽人养辽人。”
徐阁老一叹:“若早听他的,不至于如此失地失民心。现而今国战天灾,又用什麽养?”
皇帝陛下不需要徐阁老再引经据典地争执,他决意救辽东:“辽东之民亦大晏之民,这点无疑义。”
摄政王一直闭目养神,此时睁开眼:“救。开南大仓。”
陈驸马的汗下来了。今年开南大仓,明年粮价就得沸腾。户部度支科的帐昨天就送给他,他在宝钞司略一翻,就知道明年艰难了。又要加派田亩,他不得不出声:“殿下……今年……不是去年年底,有银荒的迹象了……”
内侍来报:“福建海防军指挥使曾芝龙求见!”
皇帝陛下明显感觉到呆在偏殿的曾森一下澎湃的情绪,他立刻道:“宣。”
曾芝龙一脚踏进武英殿,鹤一样的长腿走了两步,一眼看到李瞎子,高兴地一笑:“殿下,臣回朝複命来了。”
皇帝陛下没有介意曾芝龙压根没看到自己:“曾卿这一次出海,可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