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流 莺(23)

作者:嫣子危 阅读记录

“哦?”王觉得很有意思:“你会怎样?”

见我逃开王又走过来把我抓住。我别过脸去,我说:

“你相不相信都可以,我不会等你。”

王把我放倒在床上,他低下头来,在我耳边调侃地说:

“清持,不要肆着本王宠爱你,你就想造反了。”

我看着面前的人,这样的年轻,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自信。可惜他不知道,我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

不要走。我说:留在这里,不要离开。

王笑了。他对我说:清持,别害怕。我会回来。

我一定会回到你的身边。

他心意已决,我毫无办法。那一夜的风很大,一整晚,我都听见外面树枝被吹得发痛的声音。身边的人并没有睡着,他陪着我听外面吹得沙沙作响的风声,然后一遍又一遍地对我说着同一句话。

清持,不要怕。我一定会回到你的身边来。他说。

第八章

回到宫中的时候已是满庭秋叶。

因为接到军情来报,边境受到突袭,大王决定亲自率兵前往收服异己。朝内所有事谊暂且交由司马燕玲及几位议政大臣代为处理。

我在宫中再次见到司马燕玲,是大王出征一个星期之后的事。

“疆域那边可有消息回报?”我问。

司马燕玲摇了摇头。

我们走在铺满落叶的径庭上,不发一语。

“今年的秋天也快结束了。”司马燕玲不着边际地说着。

我点头,不答话。

与司马燕玲相遇的那一个季节,正值深秋。

为了避人耳目,那个少年每次都翻墙而过,来去从容。

事实上早在他偷入灵庙之前我就已经见过他。司马燕玲出身官宦之家,每月都会来庙中参拜。我站在堂内,不只一次对这个参拜时总显得心不在焉的少年深深注目。

司马燕玲从来没有见过我。他虽然对内堂十分好奇,但那里是禁止外人涉足的地方。庙的庭外有一堵高高的墙,我每次站在墙边,便可以清晰地听在到从外面传过来少年们高声玩乐的声音。

这里面住着鬼。一个少年大声说。马上招来同伴们的嘲笑。

灵庙是供奉仙人的地方,怎麽可能有鬼。另一个说,而说话的人正是年少的司马燕玲。

被反驳的人听起来有点不服:真的,庙里的人说每到黄昏就会看见,那鬼最喜欢留连在灵庙后庭的转廊上,面色苍白,诡豔丰常!

我吓了一跳,每天的落日时分,我都会在少年所说的地方打扫庭园,但却从来没有见过他所说的鬼怪啊。

司马燕玲听得哈哈大笑,他说:这位仁兄定是撞坏了脑子,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鬼会在黄昏出现的。鬼都是极阴极柔的灵体,不到午夜无法现形。

哼,被说的人也十分不高兴:照你这样说就是我在捏造事实了?既然司马少爷有所怀疑,我也很想知道这道听途说的消息是否真确,不如就由司马少爷来代为查证吧!

少年们一哄而上,定下赌约。

我站在墙边,听见他们热心地讨论突袭灵庙的计划,不知天高地厚。

我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师傅,他们行动的那一个黄昏,我就躲在树后偷偷张望。

少年们在灵庙内肆意嬉戏,根本没有人记得这次偷进灵庙的真正目的,直到有人前来,少年们才又惊恐地离开。

“清持,你刚才和何人说话?”师傅问。

我摇头。

“奇怪,”师傅有点疑惑:“明明听见很吵,真的只有你一个人吗?”

是的。我回答,清持只有一个人。一直都是。

只有我而矣。我说。

那次的赌约,司马燕玲大获全胜。此后没有人再提起此事,那些少年们也没有再出现在围墙之外。日子变得冷清起来。

每日的黄昏,我依然站在回廊的转折处,擡起头来仰望那高高的围墙。我不明白,为什麽他们总是那麽容易便超越过去呢?明明是那麽高的障碍。

我看着天空一片紫霞,眼神空洞。园内弥漫着香火和潮湿的雾气,不管有没有灵魂,看起来都模糊不清。少年们如数散去之后,有人折了回来。我听见声响,转过身去。

越过围墙的少年看着我,我也看着他。

天际潮红如火,命运从那里开始。

有了第一次,第二次就显得不太难。

司马燕玲每天黄昏,都会出现在灵庙之内。我在那里等候,看他翻墙而过,成为习惯。

我们很少交谈,他给我什麽,我都接过,不曾怀疑。

“清持,你在庙内都做些什麽?”司马燕玲问。

“诵经,打扫,观天。”

“就这样?”

“是,师傅并不许我到外面去。”

“为什麽?”

“我也不知道。”

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双方认识都不太深,无法理解大家的世界。

然后有一天,司马燕玲对我说:“清持,你要不要跟我来?”

“去哪里?”我问

“外面。”司马燕玲指一指围墙。

“不行。”

“为什麽不行?”

“师傅不会允许的。”

“我们半个时辰就回来,他不会发现。”

是吗?我有点犹豫,但已经被动摇。

从那一天起,司马燕玲着手改变我的生活。开始的时候只是半个时辰,然后是一个时辰,再下来是一个半时辰。

清持,跟我来。司马燕玲对我说。于是,我便跟了去。他教我我所不知道的一切。包括对一个人的感情。

清持,清持……那个少年不停地呼唤。

上一篇: 摄政王 下一篇: 云中白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