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仵作洗冤录(116)

作者:梅子黄了 阅读记录

“王爷!”範遮吓得双手不停地颤抖着,“出大事了。”

裴霁舟眸光一凛,他听範遮道:“这些信都是一署名为言福君的人写的,他在信中询问城中是否一切準备妥当,对方在等他的回信,并寻找合适的时机入城。”

“可最近东边并无乱事。”裴霁舟道,“若真的敌军蹿入登州,我方不可能一点儿都察觉不到。”

“坏就坏在这儿。”範遮急道,“他们并不打算用传统战术攻城,而是準备向京中投毒。”

“投毒?”裴霁舟不解。

範遮又道:“信中只提到了‘毒’和‘病’,但未明确提到他们会用什麽方式投毒。”

裴霁舟脑海闪过胡氏兄弟的死状,心中浮起不好的预感。

“事关重大,还请範寺丞不要外传。”裴霁舟道,“本王自会向圣上禀明。”

範遮喏喏道:“是,是。”

从鸿胪寺出来,裴霁舟思忖再三,还是转道朝着皇宫去了。但好巧不巧,前来传话的顺安说圣上偶染风寒,正在寝宫休憩,让他明日再来。

裴霁舟心紧了一下,急道:“圣上病得重吗?身体可还有别的异样?太医怎麽说?”

顺安淡声道:“王爷不要担心,太医已来瞧过了,就是风寒,且无大碍,圣上就是觉得有些疲乏所以要多休息。”

“公公,我能进去看看舅舅吗?”裴霁舟心里始终放心不下。

顺安顿了顿,还是拒绝了裴霁舟的请求,他道:“圣上入睡前命奴婢守着门口,任何人都不让进。王爷还是请回吧,等圣上醒了,奴婢会将王爷的挂念转述于圣上的。”

闻言,裴霁舟也不敢强求,但他还是嘱咐道:“还请公公时刻注意着圣上的病情,如有异样,尽快报于我。”

顺安点头称喏。

裴霁舟打道回府时恰巧路过了平昌伯府外,见那里人群攒动,忍不住凑过去瞧了一眼。

“怎麽回事儿?”他问身旁那个踮着脚看热闹的菜农。

菜农头也没回,一脸戏谑地说道:“你还不知道吗?听说平昌伯的儿子李弦李公子跑去逛青楼了,去的还是那个发生了命案的泰兴苑,仇将军要带李公子去看大夫,但那李公子许是为了颜面死活不承认,正僵持着呢。”

“听说啊,平昌伯夫妇已经气晕过去了,少夫人也正在气头之上,摔了好些东西呢。”另一人补充道。

裴霁舟心道不言办事儿也不知低调些,别说对方是平昌伯之子了,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是要脸面的。

裴霁舟赶紧从人群中退了出来,回府后便让人通知仇不言从平昌伯府撤了出来,随即又亲自带了华伯景去给李弦探病。

“都说了这病不会传染,你们却总是不信。”华伯景拗不过裴霁舟,念在那几壶酒的情面上,他还是给李弦把了脉,“除了有些肾虚外,没别的大毛病。”

在场的人听后不约而同地长舒一口气,平昌伯向裴霁舟揖礼道:“多谢王爷!”

“举手之劳。”裴霁舟道,“本王的手下是鲁莽了些,还请平昌伯勿怪。”

平昌伯道:“只要没染上那怪病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况且就弦儿平日的作风,我平昌府的名声早就被他给败坏了,也不差这一桩。”

说罢他又回头瞪了李弦一眼,后者怯怯地缩着头,一句话都不敢多说。一旁,李弦的妻子曹氏横眉怒目地瞪了夫君一眼,甩袖离开了。

“这......”平昌伯赶忙道,“儿媳她还在气头上,还请王爷见谅。”

“无妨,无妨。”裴霁舟弱声道。

清平疫(终)

“你们这些人死犟了。”华伯景吃饭时还不忘数落裴霁舟和江瑟瑟, “都说了不会传染还是不信,一下午搞那麽多人过来让我挨个看诊,我这俩指头都快摸出老茧来了。”

怕两人不信, 华伯景伸出指头在两人眼前晃了晃。

裴霁舟不便多言,江瑟瑟瞧了他一眼后赶紧拿起酒壶将华伯景的酒杯添满,并满脸堆笑地哄道:“师父辛苦了,师父多喝几杯。”

华伯景不禁轻笑出声,用指头点了点江瑟瑟额头,“还得是我徒儿有眼力见儿。”

两杯酒下肚后,华伯景的双颊破天荒地红了起来。江瑟瑟见师父醉了酒,便让他早些回房休息, 华伯景难得地没有跟江瑟瑟犟嘴, 但他走之前还是从桌上顺走了酒壶和烤鸭。

华伯景刚走没多久,雷鸣和潘大便陆续回来了。

“王爷, 人找到了。”雷鸣禀道。

裴霁舟放下筷子看了江瑟瑟一眼, 还很惊讶地说道t:“竟然这麽快。”

雷鸣道:“多亏了流烟姑娘的描述, 画出来的像老传神了, 而且流烟姑娘非常笃定那人不是本国人, 因而大大缩小了搜查範围,我和潘大分别拿了画像去户部和鸿胪寺询问, 结果还真让我们找着了那个人。”

“此人名叫师长宁, 桑国人, 是国子监的一名律学博士。”潘大道。

“竟还是个从八品官员。”裴霁舟讶然道, “此刻他人在哪儿?”

雷鸣回道:“下官已将他带了过来。”说完, 雷鸣又补充道, “这人好像知道我们要去找他似的,什麽也没问, 便主动跟着我们过来了。”

裴霁舟很是惊奇,他让雷鸣将师长宁带到了偏厅。

“谷梁安和谷梁卓是我杀的。”师长宁道。

裴霁舟还没来得及坐下,便见对方主动供述了自己的罪责,惊讶之余又有一丝疑惑。

“就是你们口中的胡安和胡卓。”师长宁解释道,“他们原本姓谷梁,是为了潜入大梁才改的姓。他们与我一样,都是桑国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