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在七零年代躺赢(22)

作者: 麻薯粉芋圆 阅读记录

“姜叔,咱们什麽时候能到县城?”这是阮夏第三次问了,无他,阮夏觉得自己屁股已经没知觉了。

姜自明扯着嗓子喊:“快了,马上到了。”

第一问的时候,姜自明的回答就是这个,一个字没多,一个字没少,阮夏没办法,想着站一会应该能好一点,就扶着前面的把手站了起来。

就这样,阮夏站一会儿,坐一会儿,终于到了县城,义县。

义县归属于江州市南隆省,南隆省的省城是南福市,沈永新他们就是从南福市坐火车来江州。

义县明显和大臯镇上还有村里不一样,街道不再是土路,都是水泥路,主干道是柏油路,路两边的房子都是砖瓦房。

他们要去汽车站接沈永新他们,县城没有火车站,沈永新他们坐火车到市里,然后转汽车,再到县里。

从市里坐汽车到县城大概得三个小时,阮夏他们只知道沈永新他们火车的时间,推测一下,他们到县里大概就是快中午的样子。

几个人到了汽车站外面,阮征得看着拖拉机,阮夏和姜自明去了汽车站里面。

问了问里面的工作人员,知道今天还没有从市里来的汽车,就又出去等了。

姜自明看了看手表,道:“估计他们到县城都快中午了,咱们就在车站外面等吧,等他们出来车站就能看到。”

想了想,姜自明又问:“夏夏,你有什麽要买的?旁边就有供销社,东西比镇上的多。”

“没啥买的,缺的前阵子在镇上的供销社都买了。”

“那行,咱们坐拖拉机上等吧。”

沈永新和两个学生在天刚亮,太阳还没出的时候下的火车,三个人先去火车站旁边的国营饭店吃了早饭,就去火车站坐汽车了。

他们坐的是到义县第一班汽车,但是出发有点晚,到义县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曹映辉一出汽车站就看到了姐夫,“姐夫,姐夫,这边!”然后扭头给老师和师哥介绍,“这是我姐夫。”

等姜自明和阮夏走近了,再给介绍,“这是沈永新老师,这是我师哥孟桓。”

“沈老师好,我是姜自明,孟同志好,欢迎你们!”

“沈老师好,曹同志,孟同志好,我是阮夏。”

“姜同志好,阮同志好。”

互相介绍问好后,姜自明看了一眼手表,“快中午了,从县城到村里得有一会儿,咱们先去吃饭?”

明显是在征求沈永新的意见,“行,先去吃饭。”

国营饭店距离汽车站不远,走一会儿就到,几人把行李放到拖拉机上,走着去国营饭店。

到了饭店,姜自明让沈永新他们先看菜单,“看看,想吃什麽?”

沈永新他们坐了那麽长时间火车,胃口不是很好,看了看菜单,“就骨汤面吧。”

老师点了骨汤面,两个学生自然也点头道:“嗯,骨汤面就行。”

姜自明以为他们在客气,打算再点点,“再来个红烧肉,糖醋小排,芹菜炒肉。”一口气点了三个肉菜。

沈永新擡手制止,“姜同志,我们做了那麽长时间车,没啥胃口,吃点面就行了,点那麽肉菜,吃不完浪费了。”

姜自明看他不是在客气,想了想,把芹菜炒肉换成了一个开胃凉菜,“沈同志,你们在火车上肯定没吃好,又从市里急匆匆坐车到县里,肯定累坏了,吃不完没事,我们一会儿可以打包。”

最后一人点了一碗骨汤面,又点了三个菜,国营饭店的师傅手艺很好,每个菜都烧的有滋有味,骨汤面也不逊色。

姜自明怕沈永新他们不好意思夹菜,红烧肉和糖醋小排端上来,就用公筷给每人碗里夹了几块,沈永新他们不吃也不行。

最后一行人都吃的饱饱的,坐着拖拉机回了茶山村。

阮夏觉得来的时候感觉很慢,回去的时候好像路程缩短了,很快就到了茶山村。

到村里之后,阮夏带着沈永新去自己家,“沈老师,村里条件有限,之后几天就住在我家。”

“行,之后几天就麻烦你们了。”

曹映辉和孟桓住在姜自明家。

阮夏把沈永新领回家,就让对方先休息了,毕竟做了那麽长时间车,肯定累了。

阮夏也回房间补了个觉,她早上起的有点早。

等再醒来,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从屋里出来之后,堂屋阮国胜正和沈永新聊天,看着聊了有一会儿了。

阮夏直接去了厨房,周爱娟在那做饭,看见阮夏进来,问她,“饿不饿?”

阮夏中午吃太饱了,现在还不怎麽饿,摇了摇头,做到土竈前面,帮着看火。

周爱娟擡头悄悄堂屋,小声说着,“那个沈专家,有文化,说话,气质,看着就不一样!”

阮夏也认同,觉得沈永新的气质跟自己大学时候的导师很像,有一种学术大佬的感觉。

沈永新来的第二天就跟着阮夏阮国胜去了山上,山上开荒进行的如火如荼。

裴援之也一直在低着头干活,沈永新看到之后没来由觉得心酸,也没打算装不认识。

“援之。”

裴援之听到声音擡起头,就看到了沈永新。

阮夏就在沈永新旁边,顺着沈永新的视线看去,就看到了裴援之,脸上表情很淡定,但不自觉在心里吹了个口哨,‘哇,大帅哥欸!”

阮夏比较颜控,但是现实中遇到的大帅哥却少之又少,导致她穿书前母胎单身二十多年。

想了想,援之?好像小说里没有出现过这个名字,那就证明这个帅哥和小说没关系,可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