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101)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掌门,老天爷真是待你不公啊……”他泫然欲泣。

卓秋澜眉尖一抖,赶紧擡手止住他:“废话少讲,你就给我说说,什麽是酸?”

“这酸嘛,就是……”顾曲话到一半戛然而止,苦思着道:“就是那种麻麻的……”

“麻麻的?”

“可能有点刺……”

“刺?”

“哎呀!”顾曲一屁股坐下,他发觉这玩意实在很难形容,索性放弃尝试,“这东西我没法跟您说,您自己尝出来就知道了!”

卓秋澜晃过来,一撩道袍坐在他对面,笑得风色悠然:“你也知道这东西说不出来呀?那怎麽还怪我不给你讲‘道’呢?”

顾曲一怔。

“道这个东西,就跟你嘴里尝到的味道,眼睛看到的颜色一样,就存在触目可至,触手可及之处。可是对于根本察觉不到的人,你却无法通过语言让他们理解。”卓秋澜不紧不慢地解释着,很有耐心,“就好比一个天生只能看到黑白两色的人,你告诉他花是红的,树叶是绿的,任你舌灿莲花,他也只能听得云里雾里。可若是另一个同样能看见色彩的人,又根本无须你解释,他自己睁眼一望,就什麽都明白了。”

“道也是这样,对它的认知,不是通过思维得来的,而是一种直观的领受。”

顾曲恍然大悟,连竖大拇指:“高!掌门,您老实在是高!”他正要再拍两句马屁,忽见卓秋澜笑意一敛。

“怎麽了掌门?”

“你听到什麽声音没有?”

顾曲集中注意力侧耳听了半晌,满头雾水地摇摇脑袋:“没。您听见什麽了?”环视了一遭周围渐黑的山麓,有点受惊,“莫非……又有人打埋伏?”

“那倒不是。”卓秋澜说了这四个字,便闭了嘴,没有更进一步解释,眉心微蹙了一下,似乎自己也有些疑惑。

顾曲擡头看看天色,颇为担心:“薛白怎麽回事?天都快黑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毕竟刚刚遇到过一拨不速之客,不由他不多想。

“顾三公子。”

“啊?”

“麻烦你去接一下薛白,然后到前面的山亭与我会合。”卓秋澜指指不远处一个小山包,逐渐昏暗的暮色里,小巧的山亭显得有些孤零零。

经历了一下午的事,顾曲正对卓道长景仰非常,受她差遣顿觉十分荣幸,立刻满口答应:“好。”

夜幕将临。

远近灯火如星。

卓秋澜没有想到,在这样的荒山僻野里,居然会有一座这麽精致的院落。

红檐檀窗,绣户高门,只是似乎已荒废了许多年,画梁上遍结蛛网,墙根旁杂草丛生,本该色泽靓丽的门墙,也是一片灰蒙蒙。门内不时传出怪声,呜呜咽咽,像哭声,又像风声。

此情此景,不免让人联想起志怪杂言里的故事。山精野狐躲在年久失修的破落大宅里,装成落难美人,专候大胆行客、风流书生。

卓秋澜虽是道士,却从来没亲眼见过鬼怪,每思及此,颇为遗憾,今日难得撞见机会,必然要探探究竟。倘若是个好鬼,便劝她好生投胎;倘若是个恶鬼,也正好为民除害。

主意打定,立刻长驱直入。循着那隐隐传来的声音,穿过庭院,走过重门,一步一步,渐渐走到了一座堂屋前。

到此,声音已清晰了,可以分明听出是人的哭声。

卓秋澜擡手推门,竟没推开。低头一看,原来是门环上扣了一把铜锁。

以她的修为,即便没有钥匙,一把锁也算不上问题。她伸手捏住铜锁,用力一拽,但听一声硬响,竟连着两只门环一起拽了下来。

她顺手一丢,锁和环滚进了旁边的草丛里,推门而入,一股呛人的粉尘扑面而来。

哭声骤然变成惊叫。饶是卓秋澜胆大包天,猝不及防听到这一嗓子,心尖仍不由自主地跳了跳。

“你……你是谁……”

微弱颤抖的声音从角落里传出,伴随着低哑的啜泣。卓秋澜用拂子掸开空中粉尘,借着半明的月色,看向声音的来源。

地上坐着两个孩童,挤挤挨挨地缩在一起,满脸泪痕,都睁着惊恐的眼睛,浑身发抖地望着她。

“你们是谁家的孩子?”她开口问,“为何躲在这里?”

孩子们答非所问:“你……你是山神……”

卓秋澜嘴角抽搐了一下。

“我是人。”

话语甫落,她心间忽有所悟。如今天下纷乱,百姓劳苦,每每寄希望于鬼神,各地多有淫祀,难道竟到了用活人献祀的地步?

她心头一沉,问道:“谁告诉你们这里有山神?”

“村里人……都这麽说。”孩子们大约是见她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伤害举动,心里安稳了一些,说话流利了许多,“他喜欢七岁以下的小孩,送给他就保佑村子……”

果然是邪祀!

卓秋澜当然不信这种邪门玩意儿,心下既明,立即走过去拉起他俩道:“没有这种见鬼的事。走,我送你们回家去!”

孩子们却赶紧从她手里挣了出去,慌张地摇头:“不,不行。”

“怎麽了?”

“山神知道我们私自跑回去,会……会给村子降灾。我们跑回去,家里也不敢收,还是……还是要把我们赶出来。”

卓秋澜脸色愈沉,心中忖度片刻,知道现在对他们讲道理起不了作用,倒不如先带回玄都府,反正此地离玄都府也不算太远,日后再找机会让村人明白真相。

思量定,她对两个孩童道:“那你们先跟我回玄都府。”

光线倏暗,身后传来低沉的笑声。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