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国正清秋(157)
顾红颜拨了拨头发,低垂着眼想了一下,温温地道:“自个儿的孩子自个儿疼罢了。亲人是血脉,也是情分,感情好的时候乐在其中,谁想到什麽债不债的?也就是不如意了,心寒心伤又割舍不下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些说道吧?能说出这话的,想必也是可怜人。”
卓秋澜笑道:“你这论调倒也有些意思。不过,不管你有多乐在其中,我今儿也得管管閑事。别弄得他没好起来,你又累倒下去。听我的,你先回自己院子睡一觉,这儿暂时交给我。”边说边端了顾红颜胳膊内的铜盆,顺手搁在地上,将人往院外推。
顾红颜很不放心,频频回头:“您……您能行吗?”看卓掌门这一身超然物外的风範,着实难以想象她鞍前马后地伺候人。
“有什麽不行的?”卓秋澜老神在在,“玄都府这麽多弟子,难道都是吸风饮露长大的?不就照顾个人嘛!”当然她是不会告诉顾红颜,玄都弟子究竟怎麽长大的,她对此一无所知。
顾红颜被她推出院门,关切之心仍然殷殷,扒着墙头叮嘱不断:“那您多注意些,老三看不见东西,别让他自己乱动,免得摔着。拿杯子碗给他的时候也小心些,千万别让他弄碎了,他看不见会划着自己……”
“好好好,都记着了!你放心去吧!”
顾红颜叹一口气,揉揉酸痛的腰肢,摇首而去。
屋子里静悄悄,顾曲仰躺在床上,努力绷大眼眶,盯着根本看不见的帐顶。
卓秋澜走了进来。
“一直呆屋里多闷?咱们出去走走。”
顾曲哭丧着脸:“掌门!我这不是看不见吗?”
“你是看不见又不是腿折了。”卓秋澜话声平淡,“有人心明眼暗,有人眼明心暗。就算没意外,谁也都有老眼昏花的一天,人又不是靠眼睛活着的。这麽大个人,还能被一件器官束缚了不成?”
她伸手在顾曲肩上轻轻拍了拍,语气温和寻常,却又含着几分安慰鼓舞:“这屋里到院子你都熟悉,没什麽可害怕的。来,先坐起来,穿好鞋咱出去透风!”
顾曲听她说得妥帖有理,心情逐渐从沮丧中抽离,安定明朗了些许,却又不免胆怯:“可我现在看不见东西,万……万一撞到怎麽办?”
卓秋澜笑道:“你平常就没有刚刚睡醒,没睁眼就坐起来的时候?只是起床而已,没事,我护着呢!包管你撞不着。来!坐起试试。”
她知道顾曲是心理那关过不去,便一手微微扶住他胳膊,实际并未用力。顾曲却好像安心不少,摸着床垫慢慢坐起身来。他躺的时间太久,乍坐起来,便觉身上骨头活动了一下,倒是一阵清爽松快,心情也就跟着爽快了一点。
“瞧,这不是好好的麽?”卓秋澜轻快含笑的声音传入他耳中,像春风吹拂着芳草地,“鞋子在你床边,腿放下去就能够着。”
顾曲初次尝试成功,疑虑大减,不再争辩什麽,循着她的指点够到鞋子,根据记忆里的习惯摸索着穿。
“要帮忙麽?”卓秋澜旁边问。
“不,不用了。”
看着他自己收拾好衣裳试探着站了起来,卓秋澜微笑点头,引导着他缓缓往外走。
“直走……右转……”
“前面有门槛,小心……诶,好!”
微风习习。
顾曲依着指引,一步一步缓缓走到院中,感觉头顶到上身渐渐沐入了温暖的日光。花草的清新气息恬淡舒服,令人心情大好。鸟鸣啾啾,听起来犹然稚嫩,伴着扑腾翅膀的声音,像幼雀在试学飞翔。
可能因为视力受阻,使得他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听觉和嗅觉上,以至于发现了一点以前不曾留意的东西,他甚至觉得自己听出了绒羽在风中抖动的声音。
虽然依旧看不见,但事情也未必有那麽糟糕。这样一想,他不禁生出几分盼望,这盼望也不仅是对于治疗眼睛,还有更悠远的未来。他心里跃动着一种细小而难言的兴奋,他甚至开始跳跃性地想象,也许有朝一日,自己凭借超绝耳力练就不世神功,闭目打败天下群雄,潇洒挥手拂衣而去深藏功与名,江湖上流传开一个从不睁眼的绝世高人传说……
“你在傻笑什麽?”
卓秋澜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顾曲拉回脱缰的思绪,尴尬地扭了扭头,还没想好该怎麽扯,忽听见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显然是府中弟子。
“掌门,大门上有一封信。”
卓秋澜接过,扫了一眼信封,打开阅看。
“是什麽?”顾曲问。
视觉受阻,只能听见一阵窸窣纸响过后,卓秋澜微微沉凝的声音。
“你哥哥姐姐去帮你讨公道,有结果了。”
第三十章君心何似
白衣巷,是临臯城中最长的一条巷子。
巷名称作白衣,住在其中的人却非公即侯,俱非等閑。往日除了久在朝中任职的子弟,公侯们都在自己的封地上,巷子里只有看守宅院的管事老仆偶尔游蕩,不免显出几分人去楼空的冷落。然而眼下端阳节近,各位爵爷奉昭王敕命赶来都中拜会,顿时又车水马龙,簪缨济济,热闹非凡起来。
冷落与喧嚣,看似坚冰之隔,也不过是一夕而变。
彰侯赵睿也是这些贵族中的一员。
作为一个异姓藩侯,他从没有也不敢有什麽野心。彰地物阜民丰,又不靠近边镇,没有御外之患。承蒙祖宗荫庇,他袭爵以来算是顺风顺水,无烦无恼,把自己喂得白白胖胖,早早进入了养老阶段,只想着富贵清閑,舒坦过完余生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