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182)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洪某仔细验算过公主的命盘,乃是乾坤合德,垂统天下之象。假使公主继位,昭国或可扫清寰宇,统合诸侯,宾服天下,成就王业。可惜当年公主降诞之时洪某身在僻野,否则也不至于迟至今日才发现。”

昭王眉骨一动,招手示意他靠近,倾身向前,问出最后一个问题:“那……后嗣呢?”

洪希圣撚须微笑:“王孙总会有的。何况公主若为君,子女必要随她姓,奉陛下的宗祀。”

二人正密谈絮语,忽听得碎步急响,一名内侍进入殿来。

“陛下,三殿下犯病了,请您过去看看。”

沈明恭先天之疾,多年来试遍良方,难以根愈,反倒劳神耗气,更痛苦几分。太医们见如此,也就不敢再折腾,只好权且用温平药物吊着,平常时候也还能大略控制着病情,可一到春秋,病魔便如得了神助,狂性大发,非要拖着这羸弱少年在鬼门关折腾几遭才肯罢手。

昭王赶到沈明恭寝殿时,里边已经站了四个太医,其中一个还是年逾古稀早已卸任的前任太医令,一见到昭王就泪下两行双袖龙钟,颤巍巍地扶着木杖谢罪:“老臣是不中用了,从前百试百灵的法子,如今也派不上一点用场。”

昭王倒还算平静,又或许是十几年来把这情形见得多了,并未出言斥责,亲自扶起他来:“老太医年迈,不必在此辛劳,倒教本王于心不忍,您先去偏殿歇一会儿。”

沈明恭睡在床上,声息全无。沈安颐照应在侧,见昭王过来,便轻手轻脚地起身行礼。

“怎麽回事?”

“三弟昨夜咳得厉害,太医见他难受,便让他服了些安眠的药。谁知今天三弟就一直没醒,还发起热来。”

昭王步近床边,俯身察看了片刻,回过头目光四下搜寻,像在找人。跟着进来的两个太医赶紧奏告:“昨夜风凉,三殿下想是一时不慎,染了寒症。只是恰赶上近日宿疾发作,情形有些兇险。”

“有多兇险?”

“臣等方才施了针,仍不见起色。三殿下脉弱,用不得猛药,只能先慢慢散寒。但看明日能不能醒,若能自是万幸,若不能……”

昭王苍眉紧锁。

沈安颐黯然调过脸去,默默吞下眼泪。她不是情绪化到全无头脑的女子,此时啼哭除了打扰弟弟休息、让父王心烦以外,根本毫无用处。等待的时间固然令人心焦,但既然除此别无他法,她唯一该做的也就是保持克制,保持忍耐。

帷幕掀起,内侍来报:“陛下,大王子前来视疾。”

沈明温步履匆匆,脸色凝重,先到昭王跟前见礼。他是除沈安颐和昭王之外,目前唯一到场的血亲,来的速度不算慢,昭王的口气因而和软不少:“不必拜了,去看你弟弟吧。”

沈明温答应着,来到床前探视一回,态度关切地询问了太医几句话,神情愈加忧心忡忡起来。他在床榻旁不大的空间内,迈着极有分寸的步幅来回踱了一趟,蓦然像记起什麽,转身向昭王急走两步:“父王,儿臣府上前不久刚来了一名神僧,颇通医理,数次治愈府上幕僚姬妾,父王倘不介意,不如传他过来为三弟看看?”

昭王朝他看了一眼。

“本王不是屡次教训过,不要和那些来路不明的方家术士往来麽?”

沈明温连忙欠身:“是儿子的疏忽。因见他医术颇精,又曾治好府中人,一直便将他视作郎中,以宾客之礼相待,未曾想到他其余身份。”

沈安颐牵挂弟弟病情,无心顾及其余,从旁开解:“他既懂医术,父王便何妨请他来为三弟诊断一下?或者有些奇方也未可知。”

昭王略一思忖,觉得也只能试试,招手唤来宫人,去沈明温府邸传话。

未几,灭空随着宫人踏进殿来,后面还跟着来迟的沈明良。

灭空向昭王行礼陈奏过身份,内侍便将他引领到沈明恭床畔。灭空初入宫禁,行动举止却甚是镇定,略微拾掇了一下衣襟,在病人身侧坐下,搭指号脉。

一时间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彙聚到了这边,却是各怀心思。昭王和沈安颐自是满心希冀,盼他能治好沈明恭。沈明良却因沈明温比自己早到了一步,已有些怏怏不乐,此刻更怕他所荐的人果真救好三王弟,博得昭王欢心,又是好奇又是顾虑。

唯独那僧人心无旁骛,一力专注于诊病,号完脉之后,又翻看了一下沈明恭的眼皮和舌苔,又要了近日所用之药的药渣检查了一回,这才转过身来,沖着忐忑不安的衆人笑道:“三殿下此病重是重了些,但也并非毫无办法。”

说着便自袖中取出一只青瓷嗅瓶,準备放到病人鼻底。

“等等!”

沈安颐快步过来,拿过他的瓶子自己先嗅闻了片刻,没发觉任何异样,这才允许他给沈明恭用了。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灭空收回嗅瓶时,挨着床榻的几个人感觉三王子的面容似乎比之前添了些生气。

灭空道:“还要麻烦有人将三殿下扶起。”

得到昭王準允,两名宫女将沈明恭扶坐起来。灭空换了个位置,坐到沈明恭身后,缓缓举平双臂,按住沈明恭的肩,运动起内功。他的手法看起来纯熟老道,顺着病人身躯的经脉按摩周行,拍、按、点、揉,无不显得扎实準确。一遍行功完毕,沈明恭面上的病红基本消褪,两人颈上都有些出汗。

近侍宫女为沈明恭擦了汗珠,将人扶着躺回床榻。沈安颐伸手探了探弟弟的额头,惊喜道:“三弟的烧退了。”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