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江国正清秋(407)

作者:风竹月夜 阅读记录

“大人这麽说,晚生从命便是。”陈殊道,“那我送送大人。”

两人一同走过竹林,上官陵忽然顿住脚步。

“大人?”

斜阳正好,残照入林。飒然风起,萧然叶落。

上官陵缓缓望过一圈,随手折下一根竹枝,凝视着枝上如剑般的竹叶,叹意微微:“我年少时,常在此处练剑。”

“大人文武双全,真乃不世英杰!”陈殊笑道,“只是晚生不解,大人年华正茂,正是作为之时,为何却要离开朝堂?若晚生有大人的际遇,必要大展身手,名垂青史。”

“名垂青史?”上官陵俯首凝视着竹根,语调缓慢得像是在咀嚼着什麽。

“我所做的一切,最初难道是为了名垂青史麽……”她撚弄着竹枝,仿佛在自言自语,“或许只是不愿辜负平生所学罢了……”

犹记昔年林下,白水泉边,那人一字一句为她讲解治世绝学,先圣经典。

“人生如一寄,奄忽若飘尘。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当时光阴正好,茶烟正绿,黄鸟喈喈,柳絮沾泥。于是那些意涵幽深的词句,便与那一年疏落的春雨一道,飘过了她二十年的梦景。

上官陵擡起头,看见晴空万里,飞雁穿云。

多好……多好……

那鸿雁振翅时,一定也情怀激蕩,意游八极,畅想天地苍茫,几曾想过空中会否留痕?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陈殊站在幽篁林边,望着那徐徐远去的俊秀背影,一时怔然。

-

看到站在门外的上官陵时,顾红颜有片刻的愕然。愕然过后,便是喜出望外。

“呀!你怎麽回来了?”

她嘴里问着话,一面用力把门开得更大些,欢天喜地将人拉进来。

上官陵噙着笑,跟随着她往堂屋走:“师娘不高兴我回来麽?”

“你瞧我像不高兴的样子?”顾红颜扬眉,“只是你每到一处,都必有惊天动地的事,我这小门小户,怕禁不起你翻江倒海的本事!”

“我如今既不翻江也不倒海了。”上官陵站在槛前,伸手打起门帘,“只安心陪伴师娘度过余生。”

顾红颜讶异更甚,愣了一会儿笑道:“可别哄我!”

“岂敢?”

她神色平淡,却并无一丝戏谑的意思,顾红颜向她脸上看了三番四次,渐渐信了,旋即又生出担忧:“你莫不是遇上麻烦了?还是陛下待你不好?”

上官陵见她欲言又止,喜中含忧,心知若不说明白些,倒给她平添了愁闷,便道:“师娘宽心。陛下待我很好,只是我自觉劳乏,想起师父的旧言,实在也不无道理。池鱼思渊,朝堂亦非久居之所。”

顾红颜松了口气,提壶给她斟了一杯茶,不知想起什麽,自己点了点头。

“功成身退,也真是难求的好结果了。”她柔和的目光投向上官陵,“不过,你如今算是功成了麽?”

上官陵懂得她的话意,面前是如师如母的人,倒也不妨坦怀。

“强敌已灭,容国半残,纵观天下已无昭国之敌手。陛下亲操权柄,势在必得。世间的功业总是无穷无尽的,我又何必占全功?倘有后来事,应付后来人。”

顾红颜听她说得有条有理,便放下心来,不再多言。寻思一回,视线碰见端坐桌旁犹作男子装扮的上官陵,不觉笑了:“你从前要入仕途,假扮男子。如今既回家来,可该换回女儿装了?”

上官陵乔装已久,自己习惯成自然,离开昭国后也未曾改装,此刻被她一提,才想起此事,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也不禁失笑。

“师娘说得是。既已回来,自然不必再扮男子。只是我多年如此,身边竟无女子衣饰可供更换,倒要劳烦师娘了。”

第二十八章笼鸟槛菊

闾中巷口,红颜素手。

女子一身结素蓝袍,坐在石槛上捣药。这在她全是閑事——比起劳心费力的国务,拣菜捣药等事自然算得上“清閑”,但上官陵知道根由不在于此。对如今的她而言,做什麽都像閑事,具体做的什麽倒无关紧要了。她信手晃了晃药钵,低头看着聚在一处的粉末,只觉身子轻得似要飞起来。

“陵姐姐!”

邻家的幼童摇摇晃晃跑过来,两腿一软歪在她身边,脸蛋儿正搁在她膝头上,忽闪着晶亮的眼睛瞧着她。

上官陵看得喜悦,一手将他扶起来,笑道:“好个小桂圆,连走路也要滚来滚去!今天还学对课麽?”

小桂圆猛点头。

“昨天学的还记得吗?”

“记得!”

“那我问问你?”

“好!”小桂圆鸟鸣般的笑声里夹杂着拍巴掌的声音。

上官陵的声音也透出掩不住的笑意:“云对?”

“雨!”

“雪对?”

“风!”

“晚照对?”

“晴空!”孩子等不及地表现聪明,不等下一句问出已自抢先道:“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好伶俐的孩子!好热心的先生!”

一声笑语从身后传来。

上官陵回头,果然是顾红颜出来了,便起身笑道:“师娘又说笑了,倒像我好为人师似的,不过陪孩子们玩罢了。”

“我可不是笑话你。”顾红颜摆手道,“你虽已离开庙堂,但这经邦佐治之才,就这麽抛下了岂不可惜?依我看,你既高兴与孩子们玩,倒不如干脆设个学堂。我们这里虽不是荒城僻邑,学堂和先生也都还少见得很。”

她说着弯下腰来抱起小桂圆,一边哄着他玩,一边笑问:“叫陵姐姐做你的先生,好不好呀?”

上一篇: 最不浪漫是冬 下一篇: 流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