衷情令(67)
穆千凝垂眸,半晌后嗯了声。
“好。”
“那我走了。”
接着,头也不回地登上那车舆。
车舆缓缓往前,在最后一刻,穆千凝掀开车帘,映入眼中的,是刘淮一动不动站着往她这儿看的身影。
像是参禅的佛,入了定。
第四十三章
喜田村里的农户几乎家家养鸡鸭,平日里都是供起来的,皆因这些鸡鸭会下蛋。
每隔七八日便是不同村子的大集,喜田村的人便会将收了许久的蛋小心放入篮子里再带上别的物什去大集上卖。
今日可巧,正赶上喜田村的大集,村里的人也不用起个大早赶去别的村子。
只是家里养的鸡却分不清这些,天蒙蒙亮时便跳到石磨上,昂起头挺着胸高高叫起来。
“咕咕咕——”
一只鸡叫,村里别的鸡像得了什麽指令似的,都昂起头喊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村子雄鸡唱鸣声此起彼伏,直叫得人不得安眠。
没多久便听得窸窸窣窣的声音,接着婴孩的啼哭声、孩子的叫喊声、女人的做饭声和汉子的干活声相继响起。
在鸡鸣彻底平息后,喜田村最里面的一间小屋才隐约有了动静。
“哈……”
躺在床上长长打了个哈欠又伸了个懒腰后,穆千凝才转过头看向床里面。
因为鸡鸣声被吵醒但又想继续睡的彤云,用原本盖在身上的被子蒙住头,自欺欺人地贴着墙妄图睡个回笼觉。
穆千凝虽然也还有些困,但被吵醒后实在也难再入睡,再加上想起今日大集是在喜田村,一下来了精神,也就不想睡了。
眼下正是夏季,一早起身洗漱也不用烧水,很是方便。
穆千凝换了衣裳又洗脸梳头后,转头一看,床上的人还躺着,没有半分起来的意思。
可从那不停翻身的姿势不难看出,对方其实已经醒了,只是还想赖床。
“彤云,再不起来,我自己出门了。”穆千凝倒没去掀她被子,“前两日听柳嫂子说,今日大集隔壁水田村那做青杏糕的大娘会来,你不去,我就自己去吃了。你也知道,青杏糕放久了味道就变了,也不好替你带回来。”
说着竟真拉开门就要出去。
“……等等,等等!”
一听说青杏糕,还躺着的彤云立时掀了被子起身,接着下床,穿着中衣便一溜烟地去了厨房,舀了水洗漱,很快又跑回来对着镜子随便编了两根麻花辫在肩头,才赶忙又走到穆千凝身边。
“姐姐,我好了!我们一起去!”
她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都没费多少时辰。
穆千凝站在门边一直看着,直到她走到跟前说出门才笑出声。
“我就知道,一提青杏糕,你保证起身。”
那青杏糕是上月两人去水田村赶大集时偶然吃到的,味道很是可口,就连从宫中出来的两人都极为喜爱,尤其是彤云,吃了之后惊为天人,可惜那时买的少了,等再想去买时竟没有了。
之后每每有大集两人都会去碰碰运气,可惜做青杏糕的大娘年纪大了,甚少去旁的村子赶集,她二人便总是去了落空。
今日是喜田村的大集,可前两日便听得说今儿那大娘会来,穆千凝便记下了。
若没这青杏糕,只怕叫彤云起来还得费一番功夫。
彤云见她笑自己也不恼,只是挠挠头也笑嘻嘻地回了句。
“姐姐懂我,今日去了我要把那一篮子的青杏糕都买光!”
到底还是十几岁的小姑娘,一年前和穆千凝刚离宫时,彤云还总想着她是自己主子,平日里举止言谈都很是恭敬。后来日子久了,穆千凝也总是跟她说,自己如今不再是皇后,只是个普通人,叫她唤自己姐姐,免得旁人听了殿下二字笑话。
渐渐地,彤云也就放开了,及至如今,两人竟真如姐妹般,夜里同榻而眠,白日形影不离。
一起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地方,看了一处又一处风景。
“好,你爱吃,就都买下。”
其实离宫时,穆千凝并没有带多少金银细软,她自幼虽长在小地方,但家里人极宠她,从不让她为银钱发愁。
后来入了宫,更是锦衣绫罗金钗银环,什麽稀罕的宝贝都见过。
便也没想着出宫了会如何花钱。
彤云倒是替她收拾了些,可也不怎麽多。
如今这一年能到处走,都是后来她在车舆上发现了一包裹珠宝首饰和另外放着的银钱。
那时彤云还惊讶,“这些东西是谁放着的,陛下麽?”
彼时穆千凝静静看着,并未说话。
后来要走时,驾车的驾士还说,自己奉了陛下的令,日后就跟着她,也免了她再去找车驾的功夫。
只是那时穆千凝不喜欢,便死活将人赶走。
“殿下,我这会走了,只是这包东西,您还是留着吧。外边不比宫里,什麽都要用到银子,这也是陛下说的。您若不收下,我也不好回去了。”
后来穆千凝为了让驾士离开,便手下了这包东西。
起先也没想着用。
日子久了,她逐渐发现,确实这在外边哪里都要用银子。
便也没那样抗拒花包裹里的钱了。
再后来,银子花完了,便只能用包裹里的珠宝首饰去当。
这些东西都不是普通人常见的,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自然能当不少银子。
但也容易引来麻烦。
最初穆千凝便碰到过一回。
后来她再去当东西,便小心了许多。
两人都收拾好了,便拉开门出去了。
可巧撞上隔壁柳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