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玫瑰入野(104)

作者: 归行v 阅读记录

车间模型陈列整齐,最后方还有两台机器,也是今天刚运输过来。

贾工接过参数报告,陈工和高工仔细观察模型,投标公司开口为羽澜介绍。

一个个看下来,误差皆在招标公告允许的合理範围内。

最后两台机器,一个是林远致带来,另一个是某中型公司,投标负责人名为吴喆,他谈吐专业,所有问题应答如流,且误差均在模型误差之下。

只剩最后一台机器,林远致站上前来。

吴喆微微松了口气,等待时认出尚奕辰,以为尚奕辰有心竞标,见他两手空空过来,想来无意。

“林总和吴经理的设备,还有第三台、第九台、第十七台模型,综合各项参数来看,相差不大。”

羽澜颔首:“两台机器可以运行吗?”

吴喆向前跻身:“可以。”

林远致随即示意工作人员将自己带来的机器通电,贾工低头在本子上记录。

机器停止后,所有人视线移到吴喆身上,羽澜看了眼记录本,没等转身,忽听身后一声不明显的闷哼。

她回头,林远致正低头整理印花,尚奕辰背手站着,垂眸看她,表情平淡。

羽澜蹙眉,以为自己听错,迟疑着收回视线,余光无意瞥见机器下方两滴血迹,回转一半的身形陡然转过去,她张口说了两人之间自她出院后的第一句话:“你流血了?”

围在吴喆身旁的衆人闻言皆看过来。林远致纳闷擡头。

尚奕辰:“不要紧。”

林远致紧锁双眉,起身看向羽澜,保证说:“机器出场前试行过五次。”

闻言,尚奕辰不紧不慢伸出手,看着自掌指关节上方流往手心的血痕,漫不经心:“试行五次没发现安全问题?”

见状,羽澜忙招呼人拿来创口贴,示意工作人员递给尚奕辰。

尚奕辰不接,只淡声说:“没事。”

羽澜咬唇犹豫,自己接过创口贴,顿了下,拿棉签处理掉血痕,五指宽的口子蔓延至手掌,触目惊心。

吴喆轻吸气,“这麽严重?”

嘴上关心,心里反倒乐开花。模型和实际会有差距,那三个公司不用在意,他自认唯一劲敌是林远致。见尚奕辰过来找事,心下了然。

据小道消息,沈家非法盈利的证据是尚奕辰匿名送过去,沈家这麽多年不是白混,事情很快摆平。

结果没招摇两日,又有沈家勾结外商扰乱国内市场的证明材料流出,这次甚至没给沈家喘气的机会,大家吃瓜还没吃明白,沈时砚就被从公司带走,随后沈总和沈时越被传唤调查。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尚奕辰下一步操作,没成想突然冒出来一个林远致,把沈家吃干抹净。

尚奕辰费心费力,劳动成果却归林远致,此时尚奕辰故意找事似乎能说得通了。

他偷偷瞥了眼林远致,只见这位眉宇间从来温柔示人的林总,此刻横眉怒目。

林远致心底窝着一团火,怪声怪气:“尚总碰到哪里?机器运行五遍没出现问题,尚总随便擡手就伤得这麽严重。”

尚奕辰垂眸看着羽澜在自己手上忙活,眼神欠奉。

“这话的意思...林总怀疑我为了诬陷你,把自己弄伤?”

“尚总怎麽会无中生有,您别误会,既然发现问题,我也好回去改良。”

尚奕辰懒懒擡眸,视线似有若无从吴喆身上划过,答非所问:“吴经理带过来的机器似乎没有安全问题,不如林总向吴经理请教。”

吴喆心下一喜,他们鹬蚌相争,看来自己要渔翁得利,他忙上前堆笑说:“尚总过奖,羽总特别交代要注意安全问题,我们一直注重保护措施。”

两大头部公司的掌权人在这里说话夹枪带棒,衆人先后推说有事离开。

回办公室,林远致趁羽澜去取药,甩出质检报告。

“尚总对自己够狠。”

尚奕辰擡手欣赏自己指骨上的创口贴,闷声不吭。

“是为了苏小姐?信封我当面打开并退还给您,我以为我表达的很清楚了。既然尚总没理解,那我就直说了,我对苏小姐没有兴趣。尚总介意,应该去说服您的妹妹,而不是来找我的麻烦。”

林远致蹙眉想了想,又道,“还是羽澜?我喜欢羽澜,喜欢了很久,不打算放弃。她亲口承认和尚总的关系已经结束,尚总别再做这些阴损的把戏。况且,我和她认识多年,她最讨厌被欺瞒,尚总靠这种手段污蔑我,就算现在她一时识人不清答应你,将来迟早也会分开。”

办公室门口,韩放準备敲门的手久久没能落下去,目光震惊。

对尚总说反感尚总的妹妹,放言要追尚总的老婆,他左右看看,一时不知道该心疼谁。

第 64 章

“羽总,还有10分钟,大家都在会议室等了,我拿过去吧。”

羽澜躲开助理,拿着棉签和纱布的手没松,“你先去。”

走到门口,韩放忽然大声:“羽总。”

羽澜纳闷看他一眼,进门,见到林远致顿了下。

“林总?”

林远致举了举手中文件:“质检报告。”

“评标委员会会综合评估,不会因为一次意外过多关注。”

林远致不着痕迹瞥了眼尚奕辰,看向羽澜,柔声:“我回去改良,尽量做到哪怕有人故意撞上,也不会出问题。”

“啊?”

“我先走了。”

说完,大步离开。

羽澜随着他的动作回头,背影消失在视线内。

办公室静谧无声,却不显压抑。

她无声深呼吸,转身,居高临下看向坐在沙发上的尚奕辰,将棉签和纱布放在桌上,调整情绪让自己看起来没有表情波动:“伤口太深,你稍微包扎下,去医院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