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诀别词[破镜重圆](5)

作者:谢南居 阅读记录

说着说着他就咳起来,在这雨声里越发清晰。

沈宴宁分不清这咳嗽是真是假,只是断断续续,听得人心里无端难受。

夏季的雨来的快去得也快,噼里啪啦一顿下之后就停了。孟见清再次提起吃饭的事,“我说你这小姑娘,这雨都停了,你该不会是要赖账吧?”

他双手插口袋,弯腰把脸凑到她跟前,眼神戏谑,“还是说,你不记得我了?”

沈宴宁反应了半秒,不自在地将头拧了拧,试探性问:“我待会儿还有事,你介意吃食堂吗?其实我们食堂也挺不错的。”

生怕他反悔似地又加了一句。

“好啊。”孟见清想都没想,答应得爽快。

沈宴宁愣了愣,有些受宠若惊。

京大有好几个食堂,最大的食堂在东校区,离这不算远,走路也就十来分钟。孟见清大约是从小娇生惯养,这麽点路还把司机使唤来了。下了车,沈宴宁问他想吃什麽,对方回了她两个字——随你。

最后中规中矩点了几道淮扬菜。

如果没有那天的那顿烧烤,他们充其量也不过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毕竟直到现在,她还不知道此刻坐在她对面的人姓甚名谁。

这麽说起来他们的相遇更像是一场荒唐的梦。

孟见清的食量不大,没吃几口就停了,连累沈宴宁也吃不了多少,只好放下筷子,思索了会儿,说:“那晚的烧烤我不是故意要占你便宜的。”

她企图解释天台那顿荒谬的蹭饭。

“我知道。不是我邀请你来吃的吗?”

仔细想想那晚确实是孟见清先提出的请求。

所以她不仅是被耍了甚至还白白浪费了一顿饭钱。

沈宴宁脸上难得出现了怀疑。

孟见清没来由地笑了出来,想起外语系教学楼底的贴着的那张荣誉榜单,于是一字一顿地念出她的名字:“沈,宴,宁。”

他念这几个字的时候,嗓音很平淡,和温柔绝对搭不上边t。

只是沈宴宁的喉咙里仿佛含了一颗薄荷糖,清凉的感觉从头浇到脚,将人解救于这潮湿闷热的雨季。

那几天帝京阴雨绵绵,大学城附近的小吃街因为临近假期也关的差不多了,只剩下寥寥几家。吃完饭,时间尚早,孟见清问她愿不愿意一起去逛逛。

她推脱说不去了。

他表情未变,只是略显遗憾,“那真是可惜了......”

沈宴宁低头不语,其实推脱有事不去是假,她只是不想和这样身份的人有太多交集。

“原本还想体验一下校园生活的,毕竟我没上过大学......”

沈宴宁错愕地看着他。

“啧,高材生不会看不上我这个没上过大学的吧?”他说话的时候总爱笑,一笑就开始咳嗽。

像戏文里那种常年缠绵病榻的富家少爷。

于是那个下午,沈宴宁动了恻隐之心,陪着他从京大东校区逛到西校区,甚至连小吃街上的各个摊位都不遗余力地介绍了一遍。

逛完他亲自把她送回来。

天色渐渐暗下来,对面西山上的灯塔像跳跃的萤火,草丛里虫鸣不断。沈宴宁站在宿舍楼前,犹豫很久,终是出声询问:“你今天还满意吗?”

她站在昏暗里,头顶那盏路灯还没亮,可她的眼底在发光。

问完,沈宴宁就开始后悔了。为自己的自作多情后悔,更为心里升起的莫名情绪后悔。

她有些心虚,甚至不敢看他的眼睛。

孟见清看着面前的女孩子。她模样生得秀气,尤其是眼睛,让人无端想起江南烟雨。

他低头笑了一下,“那下次要不要一起吃饭?”

那是他们的第三次相遇,沈宴宁并未给出明确回答,只是随着那辆黑车在视线里慢慢消失,鬼使神差地跟着跑出去。

空蕩的道路上只有她的身影。那一刻,她像是一个迫切得到糖果的孩子,一路跑到校门口的保卫处。

终于,在那本社会车辆出入登记簿上找到了他的名字——

孟见清。

踏着黑夜即将到来的朦胧,那个黄昏,沈宴宁一头栽进命运里,仿若跌落深渊。

他们的相遇分不清是偶然还是刻意,只是等沈宴宁反应过来时,她的生活里便多出了个阔绰的饭友,以及和孟见清之间形成的一种默契的饭搭子关系。

但与他想要一个活跃气氛的饭搭子不同,沈宴宁对这种关系的进一步亲密始终保持着现实与梦境的清醒认知。

当然这种认知时常会被孟见清一句话混淆掉。

除此之外,她的生活依旧照常进行。

七月中旬,沈宴宁的暑期实习正式开始。

公司是一家刚成立的文化公司,创始人是梁又安的学生。因为处于起步阶段,公司急需用人,沈宴宁面试完的当天就收到了入职邀请。公司规模不大,主要做图书出版,她所在的组负责外文翻译加文字审核。

整个公司都是年轻人,氛围相对轻松,再加上沈宴宁是新来的,组里同事都很照顾她,一天下来,工作也不算太繁忙。

五点,準时下班打卡。

沈宴宁刚走出公司大楼,手心就传来一串震动,孟见清的电话突兀地进来了,问:“在哪儿?”

他们之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孟见清来找她,而且每次都是兴致来了就过来一趟,也不在乎她到底在不在学校亦或者能不能找到。他好像从来都不在意结局会如何,反而热衷于寻找这种当下的乐趣。

有一次沈宴宁忍不住问他原因,他就说他不太擅长用这些年轻人的玩意儿。说着说着还会调着笑问她,你们小姑娘是不是都喜欢时髦的?

上一篇: 要他折腰 下一篇: 迟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