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宿命(134)

作者: 洋晨 阅读记录

“刺史,我听说这个阿史那家族,跟您的家族,算是远亲,对吗?”

“是啊,当年我们也是草原十八部的其中一个部分,只是后来隋末大乱,我们到了河西,跟着当时的豪族起了事。再后来呀,我的祖父帮着高祖皇帝收拢了河西,我们家也就跟着蒸蒸日上了。”

“那您还来黔州做个刺史?”

安戟叹息一声,有些无奈道:“要是先帝在的时候,我或许还能留在长安,但现在呀,一朝天子一朝臣了,我要是不来黔州,这大唐跟我,可就远咯。”

“您喜欢做官?”

温括越发好奇起来,他还从未打听过安戟的私事呢,尤其是在自己即将赴任黔州时,听说了黔州刺史是一个胡人的时候,就觉得甚是惊讶。

“我喜欢大唐!我喜欢这里!贞观四年的时候,我跟着我的祖父来到了长安,见到了许许多多国家的人,北胡南越,各种各样的都有!先帝说,他要收拢天下万民尽归大唐,万民皆为大唐子民,万邦皆受大唐庇佑!那时候我的家族也受到了册封,我也就跟着留在了长安,我是在长安长大的!你别看侯镇天天嚷嚷着说他要回长安,其实我也想啊!哎,想啊,心里头想,心里头痒啊!长安的东市,那里有好多新奇的东西,不过你要是没钱,也可以去西市看看,那里鱼龙混杂,更便宜!”

说着说着,安戟就发现了不对劲,赶紧住口,改口道:“哎呀,我忘了,司马也是在长安长大的呀。”

“我不是,我小时候在长安,后来回了太原,给我父亲守孝,后来才回的长安。我跟刺史比起来,在长安住着还没满十年呢。”

“是吗?哈哈哈哈哈!哎呀,我这个人吶,什麽都有了,就是没有功名利禄。先帝那时候本想放开科考,让我们这些人也能顺利地入朝为官,可信天不假年吶,先帝走了,我们也少有机会能留在长安了。”

“会的,等陛下掌权之后,一定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安戟知道温括话里的意思,只是假装不知,乐乐呵呵地应承着。

“长安,是我们所有人的长安!我也要回去!”

安戟想个小孩子一样,振臂高呼道。

“好!回长安!到时候我带着刺史去洛阳也瞧瞧。”

“哦,司马去过洛阳?”

“我娘就是洛阳人,到时候请刺史喝羊汤,吃泡馍。”

“好啊,我也正想尝尝正宗味道呢,到时候司马可不能像那个侯镇一样,扣门不肯给钱啊!”

“放心,管够!”

一片其乐融融的祥和场面之下,安戟和温括也不知道,接下来他们将要面对什麽,是被人无限刁难,还是栽赃陷害,还是直接来俩下马威,先镇住他们再说。谁也不知道,毕竟谁也不敢招惹那俩大爷。

连等了好几天,黔州城外也没有传来任何消息,安戟也是越来越忧心,生怕他们是收到了什麽风声,去了别处,到时候再直接来杀自己一枪,到那时,局面可就更难办了。

“刺史别急,凡事都有个规矩,说不定是蜀中那帮官员拉着他们多喝了两顿酒而已嘛,您着什麽急呀。”

“我能不着急嘛,这可不是什麽游山玩水呀,我连他来干什麽的都不知道,褚世安一个人还好说,再多加上一个,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安戟还是坐不下来,来来回回晃悠,一会在府衙等着,一会又自己驾马去了城门口等着,总之就是怎麽待着,都不安生。

“哎,你听安戟说过,他跟这个阿史那家族,有什麽过往吗,我看他,好像很紧张啊。”

温括见劝不动他,转脸就跟侯镇打听了起来。

“好像知道一些吧,以前李靖将军打草原十八部的时候,还是他的家族,给当时的鸿胪卿唐俭带的路去草原探查情况呢。后来也正是因为咱们掌握了先机,所以打起仗来,才会如此迅速兇猛。不知道安戟是不是在怕这个,不过以阿史那的性子,他应该不会记仇的。”

“你认识他?”

温括有些惊讶道。

“哦,以前在校场,咱们一起操练过几回,交过几次手,有一些接触。他跟他父亲一样,对大唐忠心耿耿,他不是那种会借机寻仇的人。”

“那就好。”

“怎麽,你还担心起这个来了?”

“我是担心你,要是安戟出了事,肯定也会牵连到你头上的。”

“多谢——司马。”

话到嘴边,侯镇还是改了口。

正聊着呢,安七七便一路驾马飞奔回来了,边飞还边叫喊道:“来了来了!準备好啊,人来了!”

“哦,安七七,你这样可不像是人来了,倒像是山上的熊来了呀!”

“不要笑了,真的来了!”

见他说得认真,侯镇也不再打趣他,转脸就跟着他一起进了府衙大门。

“那你现在回来做什麽?”

“刺史说,让我回来收拾收拾东西,有些案卷,不能让他们看见了。”

说着呢,安七七便直奔卷房而去。

“哎!什麽案子不能让他们知道了?”

侯镇紧跟上去,也有些紧张了起来,毕竟这些案子多多少少都过过自己的手,要是真有问题,自己也难逃干系。

“我也不知道啊,刺史说最近这段时间的,全都收起来,他们要是问,就直接说还没整理好呢。”

“哎!那我呢?”

侯镇一把拽住匆匆忙忙的安七七,瞪大了眼睛问道。

“你?”安七七不懂他的意思,“我怎麽知道你?”

“哎呀,案卷你是收起了,可案子是我——和温司马一起办的呀,他要是找我们问话怎麽办?”

上一篇: 她追她逃 下一篇: 怪物对路人甲Nan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