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138)
温括沖着他笑了笑,没有追过去,本想沖他挥挥手,但他早已经转身离开了。
“你很了解他吧?”
赵回声虽然平时看着没心没肺的,但很多时候,他只是会僞装罢了。
他看得懂,侯镇瞧他的时候,那眼神不一样。
“不算吧,我只是在他小时候多见过他几次罢了。”
“不尽然吧,他在长安,有很多故友,也有很多仇人。以前老是有很多人,专门跑一趟黔州,就是为了看他的笑话,羞辱他一番,所以他一般不喜欢长安来的人的。但是,除了你,他见到你的时候可高兴了,那晚在官道外的树林子里,你遇到了伏击,他救了你。我看得出来,只有你来了,他才没有逃避,他不怕让你看见现在的他,或者说,他更希望你能见证他的东山再起,逆风翻盘。”
“是吗,可我只觉得他苦,黔州这些年的日子,他只有你应该朋友在他身边了。”
“我也只有他一个——朋友了。”
赵回声眼含热泪,看着他离开的方向,盯着那儿,更像是自言自语地在说着。
温括心里也很是明白,他们在一起的这些年,是共度风雨的日子,他们更像是家人一样了,那种情感,不是一般的言语可以比拟的。
只是他还有些不明白,不知道为什麽赵回声会走上这条路,先前他想过,或许是因为侯镇,所以他选择了来黔州吃苦受罪,一直隐忍不发。但直到后来,花楼调查,探秘洞穴,让温括对他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也改变了先前对他的一些看法。
这个人很有趣,也很难得的,在那样的环境下,还有很有良知。
难怪侯镇会跟他做了这麽多年的朋友,或许也不只是因为他有钱嘛。
“看我作甚?”
温括自己都没发觉,自己竟然看着赵回声笑了起来。
“没什麽,说你是个好人呢。”
“切,还用得着你说啊!”
小嘴紧跟着就是一咧,想合都合不拢了。
侯镇出了门,走了好久才到府衙,路上还历经了三四次的盘问,虽然好多都是熟人领的差事,但他还是一五一十地配合着人家走完了流程。
“哎哟,来了啊,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收到风了啊?”
安七七等在门口,本以为不会见到侯镇了呢。
“我不来,不全成了安刺史一个人扛事了吗,他日后还不得想方设法地弄死我!”
“也是,那你来得对!”
进了门,侯镇才发现了这里异于平常的守卫密度,不禁跟安七七抱怨起来:“就他俩这阵仗,一般的山贼有那个胆子来嘛,至不至于呀!”
“不是他俩,当然了,他俩也在,更重要的是,是王爷来了!”
安七七凑到他耳边,好心又激动地提醒道。
侯镇也紧跟着叹了口气,想躲是躲不掉的,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太岁头上动土
内厅里,各式各样的大爷们,安坐于高堂之上,正齐齐盯着他来的方向呢。
“草民叩见王爷,见过小公爷。”
除了他俩,还有那个烦人的褚世安,和跟着来看热闹的独孤千叶,这小子不是在看案卷吗,跑这儿来做什麽来了!
“你来了。”
李侗他就是故意的!故意在人前打马虎眼,故意跟自己搞暧昧!他就是看不得我好,生怕我少被人关注议论了,他心里不舒坦!
侯镇忍着心里仅剩的一点点火气,笑着答道:“是,王爷安好。”
“怎麽会不好呢,你可是处处为我着想啊!”
李侗走了过来,捏住了他的肩膀,瞪着看了他一眼,便又回到了座位上。
安戟的目光也紧随而至,看他也听懂李侗话里的意思了,这是在说,你们俩那点小心思,我都知道了,现在来,就是为兴师问罪的!
侯镇只能先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自己来解决,转脸就又对上了李侗。
“王爷过奖了,都是为了您的安危着想。”
“不算吧,听说飒露你拿到手了?是九叔派人给你的?怎麽没跟我说起过呀?”
李侗不断逼问着,侯镇也就只好说出了“实情”:“上次国师大人来,说陛下感念我大哥在西疆征战,怕是思念他,所以就请国师大人,将此物带到了黔州来。因为是先帝所赐,所以一直放在家中,不敢怠慢了,故而少有人知晓。”
“是吗?那陛下还挺看重你的呀!”
李侗说的每句话,都像是在咬牙切齿一样。
“都是大唐子民,陛下心怀天下,无微不至地关心百姓,草民也很是受宠若惊啊。”
李侗笑着说不出话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地上的侯镇,跟自己耀武扬威。
“起来吧,陛下和先帝都看重你了,我们也不好为难了你呀,让人知道了,还说我们忤逆上意呢。”
“草民不敢!草民惶恐!”
他俩跟唱双簧一样,你一句,我一句,你接茬来我搭腔,也不知道是做给谁看的。
“纪绅在黔州这麽多年了,没想到看着还是如此的丰神俊朗啊。”
“小公爷过奖了。”
侯镇倒是意外,他们像是提前说好了似的,对自己怎麽只有赞美,没有为难呢?难道是李侗在自己来之前已经警告过他们了?
“家里还好吧,弟弟妹妹怎麽样了?”
侯镇恍惚着擡起头,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李侗,就赶紧低头回答道:“多谢小公爷关心,一切都好,全家安康。”
埋着脑袋的时候,他分明听到了褚世安不屑的哼唧声,看来这些人商量,没跟他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