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144)
但侯镇却觉得,这个独孤千叶不会来,他会找各种理由来推脱这件事的。
“你看出什麽了?”
阿史那彼干又问侯镇道。
“小人冒昧,想问问小公爷,这里面装的,可是箭镞?”
“侯纪绅!你好大的胆子,这是你该问的吗!”
褚世安又跳出来叫嚣道。
“住嘴!不许无礼!纪绅,你别介意,他这个人就这样,你从小就认识他,你知道他的。”
“小人不敢,小公爷说的是。”
侯镇嘴上说着不敢不敢的,但擡眼看着褚世安的那个眼神啊,简直是要杀了他一样。
“你猜的对,是箭镞,从长安金吾卫带来的,专门配备给我身边的亲卫的。因为不想惹人注意,所以就将这些东西藏进了麻袋里,僞装成了走货的货商,送到黔州来。”
“小公爷是觉得黔州···”
侯镇刚把话说出口,就觉察到了不对,连忙闭嘴,但又不知道该接什麽茬。
正当此时,那边的赵回声突然惊呼起来,帮他解了围,衆人也都纷纷围了过去,看看他究竟发现了什麽。
“怎麽回事?”
“小公爷请看!”
赵回声站起身来,给她们让出位置。
地上,一个被翻动过来的男尸,赫然横躺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是,他竟然是一副西域胡人的面孔!
“胡人?”
“正是,而且只有此人,死法不同于其他人。”
“怎麽死的?”
“被箭射死的,一箭灌喉,箭法高超。但非常奇怪的是,箭在射入他的喉咙致使他死亡之后,箭竟然又被人拔了出去。”
阿史那彼干一脸的不解,看向了赵回声:“你怎麽知道射死他的箭,还留在了他喉咙里,而不是直接射飞了?”
“小公爷请看,这里这处皮肉翻卷。”
衆人的目光纷纷聚拢过来,跟着赵回声手指的地方,开始慢慢游走,直到看见了他所指的那处异样。
“皮肉翻卷,有何说法?”
“一般各路府兵军营之中,都会配几名军医,军营平时在帮人拔箭治疗的时候,就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由于箭头深入肌理,所以在拔出箭头的同时,也会带出皮肉来,看着鲜红一片,很是吓人。但您再看这个人,他的皮肉翻卷之处,呈现黄白之色,显然,这个人应该是最后走的时候,才被人将箭头从他身上拔出。这人已死,所以没有血色,周围的肌理,呈现死人身上的黄白色。”
“你的意思是,有人怕被发现,他们用了什麽箭头,所以他们才拔箭的?”
“这个小人不知,我只能看出,这具尸体异于常人之处。还有一点···”
正当大家準备离开那里时,赵回声又继续补充道。
“还有什麽吗?”
“此人为西域胡人,但又跟一般的胡人不太一样。”
“有何不同?”
大家瞬间又被吸引了回去,侯镇更是直接趴在地上看了起来。
“一般的西域胡人,要不就是常年生活在草原荒滩上,脸上纹路很深,而且布满了褶皱。要不就是常年走货,经过河西,来往长安和西域诸国之间,这种人,脚底很厚,而且脸上肤色不均,这是因为长期日晒又头戴面纱的缘故。但这个人就不一样了,一脸的胡人长相,却未经风沙侵袭,整个人看上去就跟长居室内,养尊处优的中原人一样。”
“看来他是从长安跟着我们来这儿的了,还真是够有耐心的,劫不了兵部和雍州府,只能在黔州地界上对咱们这些落了单的下手了,看来对方人不多嘛。”
“也许···还有一种可能。”
侯镇站起身来说道。
“还会是谁?”
“客商头头,这种人就长居长安或者他们自己的货物中转站,不必出去风吹日晒的,更不必劳动自己亲自跑货。除了长安,这些年随着南诏等地跟我大唐的联系愈发频繁,所以往来南边的客商也跟着多了起来。这人出现在黔州,从长安专门跑来的可能性其实不大,更大的可能,应该就是黔州本地的客商。”
侯镇的说法也得到了赵回声的认可,他俩长期住在黔州,所以他俩要更了解黔州的商旅往来情况些,也是正常。
“什麽地方可以找到这些客商?”
“其实城里很多客栈茶馆,长期住着的,就是这些客商了。但是那些都只是些小商贩,真正大的商户头子,一般都住在各地筹办的商会宅邸里。”
“黔州有商会吗?在什麽地方?”
阿史那彼干也跟着激动起来,彷佛兇手此刻就站在他们面前一样。
“有的,地方还挺大的,主要就是供长安来的商户们落脚,不过后来慢慢慢慢地,就变成了各地来往官员们的落脚之所了,现在供商户们住的地方,应该就只剩下了一小块别院了。”
侯镇说完,还看向了赵回声,想让他帮自己确认一下,是否属实。
“啊,对对对,那边一般都是招待礼部官员,或者是南诏使节的,商客们反而住得少了。但那里毕竟是官府保护着的地方嘛,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削尖脑袋要住进去,安全嘛。”
“在什麽地方,带我过去。”
说着,他就要立马动身出发,侯镇和赵回声急得要死,赶紧就拦住了他。
“小公爷!”侯镇上前去勒住了他的马绳,“咱们还是要先查查看再说,就这样去兴师问罪,朝廷知道了,会怪罪咱们搅扰百姓安生的。”
“简直是废话!小公爷亲自查案,怎麽还成了搅扰百姓了?我看你分明就是与人勾结,想先趁机通风报信,免得抓了你的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