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201)
对呀,段沖!独孤千叶没怎麽出过长安城,他对黔州甚至是南诏的事,肯定是没那麽了解,那这其中就必定有一个人,要帮他收集这些消息,这个人选,段沖最合适了!
“其实你还可以想想,为什麽独孤千叶会对黔州的事这麽感兴趣。这个段沖近段时间频繁在长安、黔州、南诏之间走货,是不是就是在为独孤千叶打探消息。”
看着他陷入了深思,温括也不由得再从旁提醒了他两句。
他的话,对身在其中的侯镇来说,简直是震耳欲聋,那些看似平常无用的东西,被他忽略不计的东西,其实也是很多隐藏起来的线索的表象。
“段沖?段沖他——我记得他好像娶亲了吧,你在长安听说过,他家娘子是哪儿人没有?”
“这个倒是没有,他本来就是邺城人,估计娘子应该也是邺城的大族吧。”
“邺城大族···除了段家,那就是——高家?”
侯镇一脸惊喜地看向温括,想让他帮自己确认确认,是不是这样。
“高家的话···我记得申国公的孙女好像是——难道是嫁给了段沖?这个很要紧吗,他娶亲,跟独孤千叶应该没什麽关系吧?”
“我就是突然想到了这个,也不知道有什麽关联,不过这个段沖手段心机都算是上乘的了,独孤千叶跟他这个表亲走得近些,也是理所应当的。他靠着门荫入仕,想在大理寺这种地方站稳脚跟的话,就得拿出点能震慑住前辈后辈的东西来。长安,是绝不会给他留下这样的机会的,或许这就是他转战黔州的原因了。要是真对班离和古二娘背后之事心知肚明,而没有揭发的话,那这个人想要的,应该就不是安戟的罪证,而是更大的庇护。他在为他自己的将来,挣前程,攒名声。”
“照这样看,这个人很沉得住气,不过既然他手里已经有了安戟的把柄,那他会不会···”
看着温括的眼睛,侯镇其实也有些没底,自己本来指望靠着这件事能在长安扬名,从而获得陛下青眼,回到长安呢,现在来看,打南诏和黔州注意的,可不只是自己一个人。
“我得去找我的盟友,商量商量对对策了,待会老赵回来,你们就先回家吧,这里有我自己呢。”
说着便要出门,不知道是想起了什麽,侯镇又收脚折返了回来,看了看望着自己的温括,手足无措间,竟然把手直接搭在了他的肩上。
“怎麽···怎麽了?”
“嗯···多谢,我脑子笨,多亏你了。”
“哈哈哈哈哈!你要是实在找不到夸我的话了,可以亲我一下。”
侯镇瞬间埋头,整个人也像是被烫熟了一样,脸红到脖子根儿了。
“我···我先走了!”
“哎!我给你记账哦!”
侯镇平时看着收放自如的,一遇到温括,他就彻底横不起来了,跟个蔫了老菜根一样,又硬又难咬。
本以为安戟这个时辰应该已经在府衙来了,没想到找了一圈都没看到人,问了前来送东西的安七七之后才知道,原来他是去料理沈司户的身后事去了。
“刺史怎麽说的?”
“什麽怎麽说?”
“沈大人的死因吶?”
侯镇围着安七七转了好几圈,心里的焦躁一点不比在那边卷房面对温括的时候少。
“这个嘛···刺史说了,向上报意外,至于——真实的死因的话,那就是赵回声和你的事了。其实我们都知道,沈大人吶,有难言之隐,家里穷,老的小的都等着用钱···哎!苦命啊,这辈子就这样没了。”
“他家里人怎麽办?我听说他娘亲都快八十了,家里还有妻儿呢。”
“刺史派人送钱过去了,还特地叮嘱了,不要跟他老娘说他已经死了的消息,就是不知道母子连心,老人家会不会自己发现。”
安七七经常这样感伤,衙门里以前只要擡进来一个死人,他都要抱着门柱子哭好久。不过倒是侯镇,看着有些不同寻常,平时对这些生死离别之事,他一向是看得很淡的,今天倒是跟着安七七一起,丧气了起来。
“你也难受?是不是想到你大哥了?”
“哦,对。”
本来只是想简单应付一下他就算了的,毕竟大哥没有真的死了,但转脸一看安七七那不可置信的表情,侯镇最后还是着重把戏给做足了,学着他的样子,也抱着柱子,失声抽泣起来。
“哎,节哀,都是坎儿啊,日子该过还得继续过。”
侯镇埋着头,假模假样地装出一幅伤心欲绝的样子,一直等到安七七回去,他才又探出脑袋来。
“哎呀,要是让他知道了什麽风声,他能传得比赵回声还快呢!”
边庆幸侯镇还边在心里默念:“大哥!我就是嘴贱而已,谁叫大家都以为你死了呢!你自己保重啊,好好的,可别怪我啊,弟弟我还年轻,还没好好享受过呢!”
“哟,开始拜我了?”
赵回声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给本来就心虚的侯镇吓了一跳。
“谁拜你了!”
“我都听到了,你刚刚叫我的名字了的!还有啊,你在这儿比比划划的,不是在拜我,是在做什麽?”
“懒得跟你说,随便你怎麽想!”
赵回声一听到他嘴里冒出这样的话来,便立马警觉地跟了上去,当面指着他质疑道:“你小子一这样说话,那就说明你心虚了!说,是不是背着我跟司马在屋里干什麽坏事了?所以你刚刚才那样那样,心里愧疚吧?”
“屁!滚!”
“哎!你还横上了,我告诉你,要不是刺史忙着商会的正事,我非得好好地告你一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