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218)
侯镇气得都快咬牙切齿了,当年芳怡也是差点就被···
“咱们去查倒是可以,不过你们俩想过没有,这种如此大规模的行动,要是没有官府在背后支持的话,恐怕也是很难完成的吧?”
温括的话很明显,是在指向谁,但侯镇却很是保证地告诉他,安戟是不会做这种丧尽天良的事的。
“我知道,人人看他,都觉得他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不是什麽好东西。我也跟着他这麽多年了,我很清楚他的为人,是想往上爬,是想争功名,是想出风头,但他是个有底线的人。他不缺钱,更不缺良心,安戟即便是受人蛊惑,做过些措错事,但逼良为娼,杀人全家灭口这种事,我相信,他是决计干不出来的!至于你说的,是否有官府的人在暗中帮助原先那个古二娘,我想···这件事或许跟沈十一被杀有关。”
“你觉得,那个杀手非要在这个时候杀了沈十一,不是为了保住她自己的秘密,而是为那些死去的人报仇?”
“我不知道,现在咱们也没空知道这些了,还是看看,到底是不是如咱们所想,真的是班离取代了原先那个古二娘,一直混迹在小醉花楼里探查消息吧。”
这信上写的东西虽然没什麽调理,但内容非丰富,估计是姑娘们义愤填膺之下,由一个人代笔写下来的,一字一句,都是她们想心酸血泪啊。
家人惨死,自己也不得见天日,整天备受折磨。屈辱,估计是连死都不行,也不知道那段日子,她们是怎麽熬过来的。
看了看信,又看了看他,温括不禁更加心疼起他来,不大的年纪,却经历了这许多,现在却仍能够欢声笑语,你还真是——
“怎麽了,看我做什麽?”
侯镇发觉了他炽热的目光,转脸看过去,没想到温括的眼里,竟然满是泪光。
“你真是个未来有望的人。”
“啊?这是在夸我吗?那我的未来里,一定有你!”
本来看信看得好好的,他俩又整出了这一套来,气得赵回声干脆信也不念了,就站在一边,看着他俩眉目传情。
“还能不能好好干正事了?未来有你?现在不好好干活,能不能有未来都是两说呢!还不赶紧的!分析分析!”
本来就形单影只,赵回声哪里能忍得下这口气。
“是是是,赵公子说的是,那咱们去这几个大姓的村子里看看吧,如何?”
“你不跟安戟说一声啊?”
“你是司马,我跟你说了不就行了吗?再说了,没头没尾的事情,我跟他说什麽,说我怀疑是他背后搞鬼,还是说他窝藏罪犯?”
“也是,安刺史现在可谓是草木皆兵,紧张得不行,好多人的威压,让他喘都喘不过气来,我估计他也没什麽时间来搭理咱们这摊子事了。”
“老赵呢,去不去?”
赵回声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同意了一同前去。
“我是仵作,要是遇到验尸的活儿,你们俩能干吗?”
“那当然是不能了,谁有咱们赵大爷这麽重要啊!”
一边哄着,侯镇还一边给温括使眼神,叫他也赶紧过来说两句。
去府衙问了一遭才知道,原来这几个村子,就在陀山那边,甚至有好几个人,家就住在安河。这样敏感的地方,也不得不让侯镇他们再次提高了警惕,对这次的行程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
“咱们去了,要是能找到证据证明,这个古二娘干了那些逼良为娼、杀人灭口的事,该当如何?”
赵回声其实不是在发问,而是在担心,担心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之后,他们会跟那个沈十一,或者是原先那个古二娘一样,血流满地。
“信上说了,她们其中好些人,确实是在三四年前被强迫卖到小醉花楼来的,而也正是那时候起,她们知道了花楼底下还藏着一个南诏公主,只是没人敢向外说罢了。这个古二娘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行蹤不定,时而出现,时而消失。”
“还有啊,之前你说的三四年前的案子,我验过其中一些尸体,好多人都是溺毙而亡,但除了溺水的特征之外,很多人的后脑,又会有一道深红色的掐痕。之前我就觉得不对劲,但州里的长史却草草结案了,这件事也就没有了后文。哎!你们说,会不会是——徐烨搞的鬼?之前那些髒事,其实都是他在背后帮着干的,只不过后来他郅仕了,所以那些人才找到了官职没那麽高的沈十一?”
“你的怀疑倒是不无道理,不过现在咱们也查不了他了呀,还是先去陀山看看再说吧,那里的村子,总不会都消失了吧。”
“哎!又是陀山!我来了黔州这麽多年了,可从来没去过陀山,今年也不知道是怎麽了,回回有事都是陀山的事。”
赵回声的抱怨也不无道理,陀山——确实是一个联结很多问题根源的所在,要说这里没什麽诡异之处,他们自己就头一个不信了!
不过要真想在这里找到什麽有用的证据,估计也不太可能,只是从旁调查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至于背后的隐秘,侯镇依旧将目光放在了班离和班趋两兄妹身上。
原本他预计的,班离应该会急匆匆地赶往长安,寻求庇护,以期得到朝廷的支持,名正言顺地回去做她的南诏公主。可让人意外的是,她竟然在黔州就跟他兄长相认了,而且两人就像是提前商量好了的一样,没有任何疑义,亲得就跟从未分别过的一家人似的。
而且再加上南诏祭司行蹤成迷,这也就更加深了侯镇对她所做之事的怀疑了。身为局外之人,侯镇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些年班离到底把她的计划,安排,甚至说是进行到哪一步了,但他知道,不管是哪一步,她得有硬实力的支撑,也就是笼络人心的钱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