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V(201)
短短两年内,黎晚不仅完成了从生物系到小提琴系的蜕变,还一跃成为专业内的模範生。
不仅拿下一部大电影的主题曲演奏,还成功通过国家交响乐团的考核,拿下这个专业毕业后最完美的去向。
明明只是个毕业音乐会而已,却热闹空前。
前来排票不仅有附近大学的学生们,还有不少慕名前来的外人,刚开票没两天就一抢而空。
黎晚在音乐圈内,是个特殊又神圣的存在。
之前有过故意营销的热搜,许多人因此了解到,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半路出家,从北大生物系转来拉小提琴的天才。
是说明了天赋的重要性,还是指出了汗水与兴趣的压制力?
都不是。
那是所有尚未完成梦想、尚对未来迷茫之人的灯塔。
央音公衆号曾发表过一篇黎晚的人物专访,校报编辑问过她这个问题。
或许等将来黎晚再出名一些,就会有更多媒体找黎晚专访,然后就会有记者刨根问底。
然后,黎晚一定会讲述世上最美妙的故事,就和她说过的所有话一样美妙。
一切都要从那个沖动的人、那封沖动的邮件说起。
她一定会这样说。
蔺唯能想象出那段故事的讲述,却打心底不认为,自己真能有那麽大的影响力。
黎晚是完美的。
就算没有别人,强大如她,也能独自完成自我蜕变。
这麽想着,蔺唯自封为黎晚的头号“养成系唯粉”。
可能有人会问,黎晚又不是偶像团体中的一员,哪来“唯粉”一说?
蔺唯只需头一仰并说,看我名字。
作为一个合格的唯粉,当然要从头参加黎晚的硕士毕业音乐会。
音乐会虽然是晚上开始,筹备工作却从清早开始如火如荼。
于是,蔺唯又向公司请了一整天假。
没错,她的年假又用完了,这次请假属于年假之外,该扣多少工资就扣多少。
不过,头号唯粉当然不在乎这些,偶像的演出是无价之宝。
当今就业市场严峻,牛马横行,职场新人们很少有请假这麽勤快的。
无奈蔺唯对数字的敏感度无可替代,工作完成得太快太好,公司舍不得优化她,在琳姐的百般保护下,老板们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为演出无关人士,蔺唯虽然一大清早就进了校园,却进不去礼堂,也没能提前见到黎晚。
若不是那张外国脸,大家以为她是留学生之类的,沖她在校园里瞎游蕩的频率,路人恐怕会报警的。
不过,熟人倒是见了不少。
最先见到的是林鸿雨,那个丹唇未起笑先闻的宿舍活宝,大大咧咧总是閑不下来的隔壁班班长。
林鸿雨在人大读法学,研究生还有一年毕业,听到朋友要办硕士音乐会,中午起就请假翘课过来了。
在所有人心里,黎晚都是好朋友,蔺唯习惯了。
林鸿雨擡头望天,连连感叹:“你说呀,人生怎麽就这麽奇妙呢?咱年级第一的学霸,还是个状元,多厉害呀,最后怎麽就不学习了呢?”
“因为她拉小提琴比他学习还厉害。”至少蔺唯是这麽认为的。
这句话完美说服了林鸿雨。
她嘴角勾起微笑,目光悠远,怀念起多年前足球赛后的那个傍晚。
“我就说,当年一堆音乐生拉的都是‘海上出殡’,只有晚晚拉的真是‘渔舟唱晚’,我不懂音乐的人,也能高下立判。”
如今条件好了,技术高了,黎晚甚至走专业了,或许在她心里,最美的曲子还是那个手有点抖的《渔舟唱晚》。
她们都是回忆做的人。
蔺唯也永远会怀念,第一次在天桥桥洞下,听风雪中的琴音的场景。
第二个见到的是杨可。
她千里迢迢从上海飞来北京,不愧是粉丝团劳模。
这小个子女生身体有着无限能量,昨天还在工位跑了一天代码,今天就六点多赶到虹桥,坐高铁来了北京。
蔺唯作为半个东道主,主动带杨可逛了一圈校园。
实不相瞒,在整个高中生涯,她从未讨厌过一分一秒的人就是杨可。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贵的模样……”杨可心情大好,走着走着两人无话可说,就开始哼歌。
蔺唯听过这首当下最火的热歌,这些天来,幼儿园小朋友们都唱。
杨可发觉独自一人唱有些无趣,拽住蔺唯的手晃晃。
“跟我一起唱!我们来接龙!”
蔺唯拗不过她,只能开口陪她唱,两个人走在微热的林荫小道间,活像两个精神病人。
不过,蔺唯没唱两句,杨可就沉默了。
“我五音不全。”蔺唯很清楚沉默的原因。
杨可不好意思地笑笑,露出小虎牙:“你说话声音那麽好听,班班也说过,你是最会欣赏她音乐是人,我还以为……”然后就不好意思继续说了。
蔺唯尴尬笑了两声。
她说话声和笑声确实很好听,像冰块泡酒,像春日风铃。
“没事,我是个音癡,黎晚也知道,只是喜欢听音乐而已。”
杨可想了想,啪一声打个响指。
“没準钟子期也是音癡!说不定他也只会听伯牙弹琴,自己连谱都认不全呢。”
蔺唯很久不学语文了。
但她记得这个典故,也因此更喜欢杨可了。
忽然,蔺唯手机又响了,拿起一看来电显示为“Ella”。
她都忘了是什麽时候,将妈妈的手机号从黑名单中放出来的了。
又或许是根本没拉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