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品太子妃(1763)

作者: 帘霜 阅读记录

而后宫里应当还有一些流言直指太后娘娘谋害了先皇,太后娘娘身体也越发的不济起来,之后一直缠绵病榻到最后伤心而终。

这所有的一切,都暗指的是幕后的主使是皇后娘娘。

如果说宫里还有人会知道当年的事情,皇上娘娘是最可疑的,如果说这宫里还有人想对付太后娘娘,那就真的非皇后娘娘莫属了,对付了太后娘娘,这内宫最大的就是皇后娘娘了。

于是皇上震怒,把皇后娘娘也关了起来,甚至有可能想废后,这才有了后来周王造反的事情,可以说整件事情,周王不会得好处。

所以说这事不是皇后娘娘和周王的手段,应当是另有人手,是楚琉玥的母亲德妃,还是在宫外的铖王殿下?

邵宛如的大脑急剧的旋转起来,眼下她最怀疑的就是这麽两个人。

上一世楚琉玥最后是事败的,是什麽事败,邵宛如不知道,至于铖王具体如何,她根本没记忆。

伸手揉了揉眉心,上一世的她远离了权力的中心,许多事情都不知道,而且还有一些缺失的记忆,实在不知道具体的事情。

“王妃,您自己小心一些!”大管家见她沉默不语,提醒她道,这画既然王妃也看到了,必然会把王妃牵扯在内。

王爷不在府上,他务必不能让王妃出事,这是之前王爷离开的时候,一再的叮嘱自己的。

“王妃,王爷走的时候说,若是宫里对王妃起了猜忌,就把当年王爷送给您的那块天然温玉戴上。”

大管家又提醒道。

那块天然的温玉佩,邵宛如自然记得,当初太后娘娘就是看到这块玉佩,才算是暂时应下自己的楚琉宸的亲事,之后用另外的一块玉佩,把这位玉佩换了回去,又给了楚琉宸,楚琉宸一直戴在身边。

之前离开京城的时候,楚琉宸特意的把这块玉佩留给她,笑语让她睹物思人,却原来是替她早早的备下的护身符,心头一暖,咬咬唇,点头应下。

果然,宫里很快来人传唤,太后娘娘传她入宫。

邵宛如稍稍打扮了一下,把楚琉宸留下的玉佩带上,跟着传唤的宫人来到太后的慈宁宫里。

大殿上没有其他人,太后娘娘高坐在椅子上面。

邵宛如眼尖的看到地面上潮湿了一块,虽然已经收拾干净了,但还是可以看出这一块方才应当被打湿了,远远的角落里,有一块未来得及收拾干净的碎瓷片。

看起来承恩侯应当是来过了,而且还把画呈给了太后娘娘,幸好这里没有其他人,太后娘娘也没有当衆丢脸,下不了台,这个时候看起来还算冷静。

事情全撞到了一起,邵宛如也没办法,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先让承恩侯把画呈上,如果在寿宴上面,当着皇上的群臣的面献图,那可就真的出大事了。

可眼下,她因为魏嬷嬷见恶于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这时候看自己是哪儿都不顺眼,这关倒是有些难过。

下意识的按了按裙角的玉佩,心里安宁了下来。

纵然自己这关不好过,楚琉宸也早早的备下了为自己护身的东西。

上有两步,对着太后娘娘恭敬的跪了下来:“参见皇祖母!”

太后娘娘目光阴冷的落在她身上,没让她起身,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她,最后目光下滑,落到她腰际挂着的玉佩上面,脸色才稍稍缓和了几分。

这玉佩是她给楚琉宸的,又岂会认不出来,这孩子居然三番两次的把玉佩送到邵宛如的手里,也实在是让她不喜。

可纵然再不喜,想到楚琉宸这麽多年来,唯一一个上心的便是眼前的邵宛如,太后娘娘纵然满心的不喜,这时候也忍下了心头的怒意。

“起吧!”太后娘娘淡淡的道。

当然,如果证明邵宛如真的居心叵测,她也不会留手,但在这前,她得保持準静,不以片面之词给邵宛如定罪,必竟那个时候的事情,跟邵宛如没有半点关系,就算是瑞安大长公主也不可能知道什麽。

所有的一切,看起来跟邵宛如都没关系。

邵宛如应了一声,站起身来。

“听闻你之前去了承恩侯府?”太后娘娘冷冷的问道。

“是去了承恩侯府,还看到了承恩侯的一副画,跟孙媳妇準备的很象,但比孙媳妇的更合意境,孙媳妇自愧不如,还想着看看其他大家的手法,再补救补救。”邵宛如柔声低头道,话却没有一丝迟疑。

在外面收集画,找一些名家的参考参考,目地当然是为了能让自己準备的画更完善一些。

邵宛如原本是为了应付太后娘娘的问答,却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阴,还引来了赵熙然和赵尚书府上的注意。

见她答的很顺溜,没有一丝惊慌,太后娘娘暗中点头,看起来这事是真的跟她无关了?

“你怎麽知道承恩侯府有这麽一副画?为什麽当时又带着自己的一幅画?”太后娘娘又问道。

她怀疑邵宛如,就是因为当时邵宛如能立既把画带了出来。

“之前去往外祖母府上的时候,就把画带着,原本是想让承恩侯夫人指正一下,承恩侯夫人跟皇祖母的关系最过亲密,必然知道皇祖母的喜好,画作还没有定形,还可以稍稍改正一些。”

邵宛如不慌不忙的解释道,仿佛不知道太后娘娘在用目光审视的盯着她。

去往承恩侯府的事情,是早早订下的,贴子也是先送过去的,把画作準备好,也就说的过去了。

承恩侯夫人是太后娘娘的亲嫂子,往日里跟亲嫂子走的亲近一些,原也是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