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品太子妃(1817)

作者: 帘霜 阅读记录

楚琉宸看了他一眼,也没在意,转身往太后娘娘的慈宁宫而去,皇祖母病了,他先去看看再回府去。

邵宛如跟他说今天不必急着回府,说兴国侯府会派人来看她,应当是兴国侯府的大奶奶赵熙然,他早早的回去也没什麽事情。

楚琉昕看着楚琉宸离开,薄唇紧紧的抿着,然后头缓缓的低了下来,他其实就不应当问她的事情,不问才是最好的,到如今他早就没有了问她是否安全的权利。

两个人的关系,是叔嫂关系,再不是当初男未婚、女未嫁的时候,既便是自己先钟情的又如何,最终她嫁的人不是自己,是三哥!

“王爷,我们先回府去?”小刘子见他一直怔怔的站着,小心提醒他道。

楚琉昕用力的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的吐了出来,人的精神又垮了下来,“我们先回府去吧!”

“王爷,明妃娘娘让您下朝之后,先去她的宫里。”小刘子道。

楚琉昕挥了挥手:“不去,回府吧!”

母妃的意思他当然知道,就是让他娶一位对他有利的王妃,什麽叫对他有利,自然是母妃不死心,想让他去争。

可他不想去争!

最在意的人都从身边滑过了,而且还让她知道那麽不堪的一幕,自己还有什麽可争的,此生做个无所作为的閑王才是好的,又何须落入那一潭泥淖中。

心里的难受和悲哀,几乎溢出眼眶来,用力的擡了擡头,掩去眸中的泪意,既便她伤的那麽重,他都不能去问一问,去看一看。

其实他眼下真的没什麽想法了,就只是担心她的安全。

原本以为她嫁了三哥,就算不得最后的尊荣,最后也是安逸的,现在看起来却未必,三哥卷入了权利的中心,她又该如何?

她还那麽小,比自己还小,怎麽经得起这样的事情,如果……如果是自己,是不是就不会让她陷入这样的困境中了吗?

楚琉昕的呼吸不由的急促了几分,眼神缓缓的亮了起来,在邵颜茹的事情发生之后,第一次有了变化,不再是了无生趣的灰色样子,其实自己是不是还有些作用的?

定了定神,眼眸处露出一丝坚定:“走,本王去看母妃!”

说完大步往明妃的宫殿而去,小刘子先是一愣,之后看到自家王爷精神了许多,立时激动的眼眶都红了,这还是这麽久以来,王爷第一次露出这样的神情,这实在是……太好了,他是楚琉昕的心腹,又岂会不明白自家王爷的心思。

“王爷,等等奴才!”小刘子抹了一把就有落下的眼泪,追了下去。

不管如何,至少王爷这个时候是重新有了精神,那就已经很好了……

朝堂上的事情跟邵宛如没多大关系,她依旧在养伤。

明秋师太和齐神医一起配制的药,效果很好,这几天基本上已经没什麽大碍。

她对自己下手的时候,也是拿捏了分寸的,当时看起来吓人,其实没有表面上那麽伤重,这几天什麽事也没有,全扔给了楚琉宸,倒也悠然的很。

昨天赵熙然就派人来说,今天来探探她的病情,问可不可以过来。

楚琉宸没回府的时候,宸王府门禁很严实,既便是兴国侯府的人也没让进,瑞安大长公主又过来亲自坐镇,赵熙然之前都没能进来。

邵宛如的身体好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只是好好养着,也就接了赵熙然的话头,请她今天过来。

过来的不只是赵熙然一个,居然还有邵彩环和另外一个女子,是赵熙然的亲妹妹赵二小姐赵熙琼。

一衆人等被引到邵宛如的院子后,邵宛如见了她们,大家行过礼之后,分宾主落座。

“宸王妃的身体好了一些吗?”赵熙然关切的看了邵宛如几眼,问道,“之前一直想过来,就是因为夫君的事情被担误了。”

其实是被宸王府拒了,赵熙然这麽一说算是圆了两家的面子,必竟宸王府拒了宸王妃的娘家人的探视,也是很失礼的一件事情。

“我无碍的,大哥的身体好一些了吗?”邵宛如含笑问道。

“夫君的身体好许多了,现在就将养着,夫君说三年后要科考,正好在书房里静下心来苦读书,其实也不是全不好的!”赵熙然苦笑道。

这话眼下只能这麽说了,元安郡主的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原本是想让邵宛如出头的,邵宛如却出了事,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再拿这事逼邵宛如了。

赵熙然识趣的没有再提。

“大哥要科考?”邵宛如擡起水眸,含笑问道,“以前怎麽没听大哥说起过?”

邵华安虽然名声不错,而且听闻才学也好,但是兴国侯府从来没有表示过要让邵华安科考的意思,其实就是在等时机,等着他继承兴国侯府的爵位,然后再在这个位置上一飞沖天。

以邵华安的才学,其实的确很容易得到皇上的赏识,上一世的时候,邵华安就是如此做的。

称科举再为官,的确是大多数人走的途径,但是先承爵位再展宏途,却是世家子弟的做法,特别是象邵华安这种可以继承爵位的,更容易出头。

世家子弟中没出息的多,有出息的少,邵华安如果走这一途径,更能让皇上注意到他,仕途也会走的更顺!

“男子的才识通过科考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伸展手脚!”赵熙然解释道,之后为了增强说服力,又道,“我父亲当年就是这麽一路科考过来的。”

赵尚书的确是一路增科考过来的,赵家也是世家,不过赵尚书不是嫡长子,没有继承爵位的权利,也就一门心思读书,好在赵尚书自小就聪明,考中之后也一路仕途坦蕩,到现在比他那位继承了爵位的大哥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