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见君子(重生)(117)
是那本曾借给宋婉的《诗义》。
月下默默接过,没有打开,默默看向翠珏和璎珞,“还有七十八首。”
璎珞和翠珏都围过来,却不解其意。
月下扁了嘴巴一副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样子:“我本来都能背下来一百三十二首了,现在只能背下来七十八首了.....”
做皇后的时候她也是用过功的,抱着决不能让人看扁的心情苦读诗词,背得了一百三十二首。哪知道重生了这些日子,她又想起来进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生生忘掉了那麽些.....
难道,这就是重生的代价?......
再看到一旁那本晦涩难懂的《六韬》,月下突然就想到了前生见过一次的沈家小姐。那是一年中秋宴,沈家小姐凭借一首诗在一衆闺秀中拔得头筹,当时不仅萧淮看了说好,她听人说一晚没什麽表情的宋大人见了,也露出了笑。
不知为何,她这会儿突然想起了,攥着《诗义》,呆呆地。
翠珏见状,忙安慰道:“记住了就会忘,忘了.....郡主要是喜欢再记起来也一样的,郡主又不考状元,不用跟人比这些!”
璎珞立即附和:“就是就是!”
月下巴巴望着两人,真诚求问:“那我该跟人比什麽呢?”月下低了低头:“除了做郡主以外,我也想有别的可以做得很好很好的本事.....”
这个问题.....
翠珏和璎珞一塞,她们真的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两人瞬间都升起同一个念头:小洛子在就好了!可惜小洛子带着小丁子出去办差了!
“要不郡主练字吧!郡主的字不是写得很好?”璎珞建议道。她想,写字不像背诗,又不用费脑子,比着画不就行了,该是适合郡主的。
月下眼睛一亮:“你们说,这次我持之以恒,是不是一定会写出很好很好的字?”让人刮目相看,就像沈大人家那位小姐。
两人都赶紧点头。
月下顿时一扫之前不知因何而起的失落,高兴起来。说干就干,她立即让人给她铺纸研墨,立志从今日开始每天不写完两篇字绝不结束这一日!
用过午膳,歇了午觉,月下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上午写了一半的字给写完。
看着郡主认真的样子,璎珞瞅了翠珏一眼,有些不妙的感觉。好些年没见郡主练字,她都忘了,郡主的字.....嘶,好像练好字,对郡主来说,也不太容易呢。
璎珞放下茶碗,“郡主喝些水,歇歇吧,一直写胳膊都酸了。”
月下只让放到一边,连水都顾不上喝,还是一笔一划好像雕花一样一个接一个写下去。等到她完成这日的两篇字,日头都已偏西了。
看着自己的两篇字,月下觉得心满意足。她才不浮华呢,她是很有追求,很有底蕴的!
月下正要问宋大人回来没有,就听人来报说宋晋已经到了西边院子,还带了同僚。
“是大人的同年好友,才从东南回京的.....”
听到陈奕这个名字,月下眼睛一下子亮了。
第 58 章
陈奕, 字季玉,有江南神童之称。十七岁就中了进士,跟宋晋关系好到月下这个深宫皇后都有耳闻。
前生大礼之争最为严酷的时候,多少人倒向祁国公一党, 但陈季玉宁可与兄长决裂也始终站在宋晋身边。直到月下死前, 随宋晋跪谏正阳门的寥寥几个臣子中就有这位世家出身的贵公子陈季玉。
对于这样一位可算与宋晋出生入死的朋友, 月下早就想见一见了!想前生, 他为了东南土地清丈留了疤,又为了仁宗嗣统进过诏狱,月下这个皇后也只是远远看过一眼, 甚至都不能完整想起对方样子。此时听到他到郡主府, 如何不惊喜。
西院花厅中,陈季玉正一脸兴奋跟宋晋说东南土地清丈的事情。
提到马上也要返京的徐律,宋晋含笑点了头。京城中,都知道同一年中进士的三人关系最好,甚至被称为铁三角, 是年轻一辈中最让祁国公府头疼的三个人。
这时下人来报, 说郡主将亲来拜会宋大人好友。
闻言,一直含笑倾听的宋晋微微一愣。
陈季玉更高兴了。一张俊美逼人的脸愈发生气勃勃, 向宋晋欢喜道:“一进京城,听到的都是郡主与兄长关系和睦, 没想到如今这样好了?沾兄长的光,下官竟也有能得明珠郡主一见的荣幸!”
说着陈季玉凑到宋晋面前,“哥,郡主如今连你的同僚都愿意屈尊一见了?”
宋晋看着陈季玉神采飞扬的脸, 慢慢道:“之前,并不曾。”
陈季玉闻言一张脸更亮了, “如此,就是郡主知道我是兄长最重要的兄弟咯!”说着忍不住一笑:“给徐兄知道,不知他作何感想!”
压低声音又喊哥,“你不知道,当年你大婚之前,徐兄就曾私下问我,作为兄弟,是不是该寻机会拜会郡主才算得体!”
两人正到处搜寻合适的礼用作拜会,结果,大婚当日就有了那道京城闻名的高墙,两人哪里还敢提登门的事儿。谁能想到东南一趟回来,一切就这样好了!
陈季玉开心:“我早就知道定会如此!”
在他心中,就没有宋晋做不到的事,天下就不该有不喜欢宋晋的人。
陈季玉人已经站起来,让宋晋看看他是不是得体,嘴上说的是“可不能污了郡主的眼”,心里想的却是作为宋晋的娘家人,可不能在明珠郡主面前给他哥丢了人。
作为世家贵族精心培养出的公子,一旦陈季玉收了脸上玩世不恭的笑,整个人就透出江南世家涵养出的清贵。修长匀称的身形,精致的五官,白皙的面容,更是走到哪儿都格外招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