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既见君子(重生)(182)

作者: 起一声羌笛 阅读记录

太后娘娘赶紧抚着身旁的外孙女,周嬷嬷已经拿过了茶。

“孩子?朏朏!”

月下看向外祖母。

老人目光苍老却坚定,盯着外孙女一字一句道:“外祖母在,别慌。”

月下点了点头。顺着周嬷嬷的手喝了温热的茶水,觉得肚子里舒服了好些。

太后娘娘这才放心道:“好孩子,别慌!”抱着月下轻轻拍着,“有祖母在,你还有夫君,将来还会有孩子。都会有的,都会有的,不用怕,不用慌。”

月下彻底冷静了下来。

太后把其中关系掰开了慢慢讲给月下听。“.....子礼做得太好了,已经走得很远了。不仅超出了外祖母的预料——”说到这里太后哼了一声,“恐怕,也远远超出了祁国公那边的预料。”

“.....不管是祁国公,还是皇后,都不会看着子礼这样走下去了。这样走下去,让子礼这样走下去,迟早是他们的心腹大患。”

秋日的阳光中细小的灰尘轻轻跳动。

月下张着嘴看着外祖母,目光中崇拜溢于言表!原来外祖母这时候就能看出宋大人令人震惊的能力了!有一天,宋大人何止是祁皇后和祁国公的心腹大患!甚至是陛下,都不能轻动!

宋大人是那个扶住大周江山的人!

太后见月下这个样子,轻轻拍了她一下,“知道宋大人了不起了?”

月下小猫一样哼了一声:“我早就知道了。”

“早知道?早还那麽闹?”太后又拍了外孙女一下。

月下咬了咬唇,没说话。

过了一会儿她问:“那,这时候大礼议,好不好呢?”

好一会儿,太后娘娘没有说话。目光静静看着窗外,好似在看窗外那个璀璨的秋天,又好似在看阳光中跳动的细小微尘。

月下闭紧嘴巴,紧张地等着。

许久,太后道:“能辩赢,就是好事。”

“辩?”

太后嗯了一声:“哀家还在这里坐着,陛下不会做什麽的。他只会让下头的人辩,大礼之争的开始就是大礼辩。”

好一会儿没人说话。

月下还是不安地问出了口:“那要是,要是辩不赢呢?”

“辩不赢这一场——”太后不觉靠着炕桌,撑着额头,慢慢道:“接下来,就难了。”

月下咬唇,前生根本没有大礼辩。那时候外祖母不在了,赵阁老也不在了,连——连她爹都不在了。大礼之争一开始就是萧淮主导,祁国公一党推动,碾压式往前推进。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们根本不需要辩。

这样看来,还要辩,就是说双方还是可抗衡的?

“只是——”太后的声音略显疲惫。

月下心头一跳,望向太后,两手已经攥紧了太后的袖子:“只是什麽?外祖母告诉我,我去做,我去努力!”

太后看着外孙女,眼睛里有泪光闪烁。她轻轻摸着月下的头,抚摸月下柔软的脸。

月下望着太后。

太后把月下搂进怀里,低声道:“这样的辩论,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坐在上首看似一言不发的陛下,他的立场是所有人都明白的。如果咱们这边没有一个能够碾压式赢得辩论的人,咱们就输了。哪怕双方胶着在那里,咱们就输了。”

月下立刻从太后怀里擡头,拉着太后的手:“太后告诉我谁能辩,我去寻!我去——”

太后摇了摇头:“孩子,这不是你能做的事。那些隐世的大儒,不是你一个郡主可以请动出山的。”

如果被一个富贵的郡主请出来,对于这些大儒来说,就等于自毁名声。

太后握着月下的手:“别急,还有赵阁老。赵阁老是三代老臣,他去请,会请来的。”

月下回握着太后的手,太后的神色让她有非常不好的预感。

出宫的马车上,月下始终蹙着眉。

小洛子担心,轻声道:“郡主,宋大人一定有法子的!”

月下先是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前世,为臣,宋大人被认为治世之能臣。为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可宋大人并不擅长理学之争,也从不在典籍或者清谈辩论上下功夫。甚至到她死为止,宋大人都未曾参加过一次辩理活动。

“更别说,宋大人出身农家,别说跟太子比,就是跟世家子弟比,宋大人也鲜少机会接触这些大儒。”

月下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也是为什麽明明宋大人什麽都强出祁青宴不知多远,但士林隐隐推崇的始终是祁青宴这样的废物!”

小洛子皱眉道:“我明白了,都是圈子。就好像我们太监,也是彼此抱团,形成一个个圈子。”

月下琢磨了一下:“你说的对。”

“那这个圈子里最有号召力的是——”

月下眉头蹙得更紧了,慢慢道:

“当然是太子。自幼书礼,尊崇文士,又是未来的新君。”

*

月下心事重重地下了马车,扶着小洛子往内院走去。

才进院门,她就一愣。

梧桐树下,玄色披风的宋晋正负手而立,擡着头仰望着这棵掉光了叶子的梧桐。

几日没见,第一眼,月下就觉得宋晋,瘦了。

她疑心是自己的错觉,是知道宋大人染了病,産生的错觉。

听到动静,宋晋转身。

月下努力控制着自己整个人,却控制不住那颗已经开始砰砰跳的心。在宋晋目光看过来的一瞬,月下疑心自己肯定是抖了。

她几乎是在,屏息。

“郡主,回来了。”

宋晋的声音,温和如水,如同他此时的目光一样。

上一篇: 赛博第一网骗 下一篇: 九零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