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既见君子(重生)(265)

作者: 起一声羌笛 阅读记录

宋晋等人一出沙漠,时安就送上了京城来信。

衆军士就见鲜少表情的主帅,在拿到信的一瞬间唇角有笑意掠过。

宋晋进了帅帐,一洗了手,就拆开了信。

时安难得见大人——,不由道:“可是京城?”

宋晋仔细收起了信,才回:“不是。是郡主让我小心一个人,锦衣卫千户陈青。”

时安正色,表示立即去查。

出了帐子,挠了挠头,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觉得大人怅然若失。

账内,宋晋已又展开了信。

灯下,他的指尖轻轻抚过她的字迹。

轻轻叹笑了一声:

“每一次都是正事呀.....”

无力而温柔地喟叹:

“真的就没有别的跟我说.....我的长公主。”

烛火轻轻晃,似乎连灯光都朦胧无力了。

人们管这样无力柔软的感觉,叫——

思念。

*

正昌九年,春,京城

京城的树木抽芽,草已绿成一片。

过去一年的变化,说是翻天覆地也不为过。

谁也没想到,正昌七年的腊月,大周的太子薨了,大周的明珠郡主九死一生。

那一夜,整个京城都陷入惊骇之中。

年迈的太后这些年来第一次出了皇宫,其模样让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所有人都惶惶然想起当年华阳公主去世,武宗驾崩,这已是第三次夜传噩耗。

宫门夜开。

皇后几近疯狂,陛下当场吐血晕厥。

而这一切被查实是太子府的一位宫女所为。原来这位宫女,正是当年东南盛家唯一存活的后人。当年,为给祁国公府老太太贺寿,祁家九爷看上了一幅古画。购画的任务被当地官员安排到了盛家头上。盛家当年是东南巨富,辗转购得此画献上,祁家大悦。结果却在老太太寿辰那日,被人当场指出此乃赝品。这件事没过多久,盛家就因勾结倭寇意图谋反被族灭。族灭当日,盛家喊冤之声不绝。盛家老爷子更指天泣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今日诬害盛家之人必不得善终!”

谁也没有想到盛家活下来一位小姐。这人还进了宫,做了宫女,后又入了太子府,甚得太子宠信。

事发当夜,此女就自戕,留书在屋墙之上: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此事掀起了民间对祁国公府多年来贪贿不法行为的控诉。祁国公府接连出事,先是祁国公突然病逝,后又祁国公世子祁青宴意外坠马身亡。

蜀地祁家也事乱不断。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这是当年蒙冤的盛家冤魂的複仇,祁家遭了报应。

就连当年祁煜之死也再次被人翻出,这就是报应的开始!不然再是倭乱,死谁也死不到高高在上的祁家九爷呀!原来那时候,冤魂的複仇就开始了!

天网恢恢,报应不爽!

正昌九年的春天,正昌帝驾崩。

这一日,是正昌帝唯一子嗣第七皇子登基的日子。

天空蔚蓝,万里无云。

皇城朱红色的城墙,明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分明。

百官肃立两边,望向通往崇政殿的御道。

汉白玉铺就的道路向高处延伸。

不少人今日都是第一次见到那位幽居深宫的七皇子,而但凡见过七皇子的臣子都捏着一把冷汗,唯恐今日登基大典闹出笑话。

鼓乐声后,百官视野中出现了新帝的身影。

百官噤声。

他们先看到的是身着玄色绣金拖地长袍的明珠郡主。

汉白玉道上玄色裙摆铺展,上绣一条腾飞的金凤。

她的手牵着新帝。

姐弟一起出现在这条登基的宫道之上。

身穿玄色冕服头戴十二旒天子冠的新帝,显然不习惯这样的场合,他始终紧紧握着郡主的手,目光一次都没有看向群臣,而是始终盯着郡主垂下的九凤佩带。

鼓乐一响,他的脚步明显一停,越发靠向了月下。

百官紧张。

月下目视前方,握着七皇子的手轻轻动了动,轻声道:

“小七,别怕,跟着朏朏。”

新帝再次动了,跟着大周明珠往至高之处走去。

登基大典继续进行。

内阁几位臣子长长舒了一口气。

为首的赵阁老擡起眼睛,浑浊的老眼跟随着前方两人,慢慢含了泪光。

崇政殿内,御座之上,第一次坐下了两个人。

一个十岁的皇子,一个十九岁的——,从这一日起,已不再是明珠郡主,而是抚国长公主。

新朝第一件事,就是北地捷报。

衆人看到,那位始终绷着面容的长公主,轻轻笑了。

“宣!”

轻软的声音此时想起在这座巍峨的殿堂,带了无上的威严。

仁寿宫中

太后扶着周嬷嬷的手,听了小安子的回话,露出了笑容。

摆手让人都下去,周嬷嬷扶着太后坐了下来。

太后笑道:“快去,快去让小厨房把点心备好,一会儿下朝了,咱们的长公主又该闹着要吃的了!”

一旁等着的翠珏和璎珞立即笑着应声,往后头小厨房去了。

一出门,璎珞就对一旁的小安子道:“可看见小洛子了?能跟着咱们主子上朝,他如今可神气了!”

小安子笑了一声。

翠珏道:“要说神气,还是小丁子吧。”

小丁子在一年前就已被送到了七殿下身边,如今他同康公公不仅是新帝最得用的大太监,他还已经开始在司礼监秉笔。

天蓝蓝的,梧桐树抽出了一片绿。

檀香静静燃着,这样安好的日子呀。

前边已下朝。

上一篇: 赛博第一网骗 下一篇: 九零致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