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带孩子找到他们早死的爹(171)

作者:燕三月 阅读记录

苏昭昭看到一个正在锔碗的手艺人。

老师傅年纪看着不小了,靠在一处屋檐下坐着,手里捧着一个裂了口子的碗,正在修补。

他的身旁放着他的工具箱。

锔碗这门古老的手艺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苏昭昭还是第一次看到现场版。

陆浩然搞不懂这有什么好看的,补个碗也能看入迷?

老师傅抬起头看了看他们,“同志,补碗吗?”

苏昭昭遗憾的摇了摇头,她手里要是有个破碗,非得让他补给她看一看。

老师傅也挺遗憾,还以为又来生意了呢,谁知道是个看热闹的。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没错,苏昭昭就是个看热闹的。

看了一会儿后,苏昭昭推着车动了,继续逛。

“苏姐,你买这丝瓜瓤干啥?”

“买回去刷碗。”

“苏姐,你买刷把干啥?”

“买回去刷锅。”

苏昭昭看到鸡毛掸子,又买了两把鸡毛掸子,一把掸堂屋,一把掸卧室。

买鸡毛掸子的老大娘咧着缺了两颗牙的嘴道:“这掸子上的鸡毛我存了好几年呢,每一根我都洗得干干净净,还用大太阳晒了,闺女放心的用吧,一点儿都不埋汰。”

的确很干净。

苏昭昭摸了两把,这手感,太舒服了!

看到有人卖香菇,还是晒干的,苏昭昭一个箭步就冲了过去!

“大姐买菇不?这些菇都是我在山上采的。”

原本看到香菇挺兴奋的,大姐这两字一出,苏昭昭差点想转头就走。

看着香菇的面子上,算了!

也难怪人家叫她大姐,卖香菇的小姑娘看着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面黄肌瘦,衣服上都是补丁。

“你这菇咋卖的?”

小姑娘一点心眼儿也没有,吭哧了半响才道:“我才来,我也不知道……大姐你看着给吧。”

说实话,苏昭昭也不知道价格。

目前供销社没有卖的,市场上也没有。

苏昭昭之前还问过小唐,香菇属于稀缺类商品。

陆浩然作为采购倒是很清楚,小声的和苏昭昭道:“今年甲级香菇的收购价格是三块一毛二一斤,她这香菇的品相肯定是达不到甲级的,顶多到丙级。”

自家采来晒干的香菇,没有经过筛选,香菇有大有小。

但都晒得干干的,闻着就有一股浓浓的香菇味道。

收购价三块多钱一斤不便宜了,一斤肉也才六七毛。

零售会更贵一些。

“你这里有多少?”苏昭昭问。

小姑娘:“九两,我来的时候借邻居的称称了,要不然我再去借把称称给你看一下吧。”

“不用。”说罢,便伸手拎起装着香菇的麻布袋子试了试重量,感觉应该和小姑娘所说的九两差不多。

“我给你三块钱怎么样?”

小姑娘一听,连连点头,迫不及待的站起身,见苏昭昭没带装东西的篮子啥的,便问:“大姐,咋给你装啊?这布袋我要拿回家去的。”

苏昭昭见状转身去另一个摊贩买了一个竹编的菜篮子。

小姑娘高高兴兴的把香菇倒在篮子里。

接过苏昭昭给的钱,塞进最里面那件衣服的小兜里,拿着麻布袋子便欢欢喜喜的走了。

陆浩然本来想要说苏昭昭价格给得太高了些,但他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苏昭昭这样做的原因——她应该是看到那个小姑娘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才会多给了点儿钱。

一个集市逛下来,苏昭昭买了不少的东西,车把手上都挂满了。

她还买了个拨浪鼓。

“苏姐,你家孩子应该过了玩儿拨浪鼓的年纪了吧?”

他要是没记错,苏姐的娃上三年级了吧!

苏昭昭拿着拨浪鼓摇了两下,“我觉得他们会喜欢……”

反正她挺喜欢的。

第149章 拨浪鼓

从集市出来,苏昭昭和陆浩然骑着自行车往回走。

昨天谢主任便说过,让他们上完课直接回家就成,不用到单位去,就当给他们放半天假。

除去路上的时间,半天假肯定是没有的。

苏昭昭到家时,已经是下午四点,陆浩然也回家去了。

到家后,她把买回来的东西规整了一下,香菇装了一碗放厨房,其他的用塑料袋装了,扎紧袋子放进了卧室的大粮柜里。

明天公休,她打算一早去市场看看有没有鸡卖,要是有就买一只回来做香菇炖鸡。

光这么想一想,她就要流口水了。

坐在摇椅上,她才把王主任给的红封拿出来看。

里面装了五块钱,和刘主任给的奖金一样多。

苏昭昭美滋滋,一个月要是有这么几次外快赚,还是很安逸的。

不过也只能想想。

顾想顾念果然很喜欢他们妈妈买回来的拨浪鼓。

兄妹俩一回来便拿着玩儿,还商量要去做个笔筒,专门拿来放拨浪鼓的,就摆书桌上。

这俩孩子小时候什么都没玩儿过,现在这么大了,有个拨浪鼓都稀奇得不得了。

顾衡见状就说要给他们做弹弓,找了橡皮筋和木头丫子,坐在院子里就做了起来。

顾想顾念蹲在一旁看,苏昭昭准备晚饭。

等苏昭昭做好晚饭,顾衡给两孩子做的弹弓也做好了。

“别往人身上打,特别是脸上。”顾衡把弹弓递给他们,两孩子一人一个。

顾想顾念点头如捣蒜。

拿着弹弓爱不释手。

吃过晚饭,周小军过来找他们玩看见了,回头便跑回家找他爸去,扭着让他爸也给他做一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