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我带孩子找到他们早死的爹(195)

作者: 燕三月 阅读记录

苏昭昭就想着以后都要给他们补上,不仅小的时候要给,长大了也要给,等他们结婚成家立业了,她还要给。

“赶紧洗脸刷牙,汤圆儿快好了。”

军属们来自四面八方,新年习俗吃饺子的有,吃汤圆的也有。

昨天晚上他们吃了饺子,今天早上苏昭昭便做了汤圆。

糯米粉是之前在粮食店买的,幸好苏昭昭让人提前给她留了,要不然还买不到。

汤圆里面包裹着红糖做成的馅料,每一颗都圆滚滚、胖嘟嘟的,犹如小孩儿粉嫩的拳头般大小,咬一口,甜滋滋的红糖便流了出来,甜滋滋,香糯糯。

顾衡吃了八个,苏昭昭战斗力不行,和孩子们一样,吃了四个,除此之外,每人碗里还有一个鸡蛋。

苏昭昭这辈子最强战斗力便是这四个汤圆儿了,没穿之前,她最多两个,外加一个鸡蛋。

吃完早饭,一家人收拾收拾出发进城。

新年期间,部队里为了方便军属们进城,给安排了大卡车,一天四趟,两个来回。

团干部的家庭可以坐吉普。

于是,苏昭昭他们和王春花一家坐上了小方开的吉普车进了城。

在车上王春花和苏昭昭聊天儿。

“还是你们一家好,整整齐齐的过年,我家老大过年都回不来。”

周政委就说她,“他前两月才休了假,你还想怎样?”

大过年的王春花懒得和他扯,只和苏昭昭聊,“上次说的事儿,看来是没戏了。”

苏昭昭知道她说的是周建国和叶舒兰相亲的事儿。

怕几个孩子听到了出去乱说,并没有说的很清楚,也没有提名字。

按苏昭昭的想法,没戏了更好。

这样一来,女主应该能和男二有交集了吧。

到了市里后,小方把车子开到了文化宫门口。

海城文化宫有演出,顾衡弄到了几张演出票,给了周政委家里几张,两家人进城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看演出的。

文化宫的演出连演初一初二两天,上午一场,下午一场。

“开始了没啊?”王春花问。

“没有,票上写了十点钟开始。”周政委道。

两家人检票进了场。

票上有座位,位置特别好,在第三排,位置都是紧挨着的。

才坐下没多久,演出便开始了。

文化宫的演出节目多彩多样,有舞蹈、有戏曲、有杂技,还有合唱节目。

苏昭昭看得津津有味!

这和春节联欢晚会也没啥区别了。

看完节目,王春花一家有别的事儿,两家人暂时分开行动。

顾衡和苏昭昭先去了一趟商场,才进去没一会儿他们就出来了,里面人实在是太多了!

供销社小商店等都放了假,百货商场初一就开了门,里面人山人海,走路都困难。

柜台前挤满了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搞大促销。

“算了,到处走一走吧。”

一家人又在市里逛了一圈儿,感受新年节日的氛围。

海城市的新年氛围比乡下还浓厚。

商铺门口挂上了红灯笼,还有庆贺新年的横幅。

时不时的还会响起炮仗声,小孩子们穿着新衣在城里的街道撒欢儿似的奔跑,在碎屑堆里找没炸过的鞭炮。

找到一个,像是得了糖果一样开心。

惹得顾想顾念频频回头。

新年一过完,苏昭昭又恢复了朝九晚五的日子。

很快,学校开学了,顾想他们进入了试点班。

原本应该三年半学完的课程,缩到了两年半,苏昭昭专门去找郑老师咨询过顾念学手风琴的问题,想着如果学业重,就把手风琴的课减少一部分。

郑老师倒是对顾念很有信心。

第170章 学习的想法

“这孩子聪明,脑子活,课本上的功课,她应该没问题的,上次期末考成绩就很好,这样吧,要是她后面学业吃紧,咱们再适当的减少手风琴的课程。”

顾念也说自己能行,她喜欢手风琴,已经会弹好几首曲子了。

苏昭昭同意。

顾想的口琴虽然没有专业的老师教他,可这孩子聪明,摸索着吹出的曲子还挺像那么回事儿。

音乐共通,顾念也会把自己学到的音乐方面的知识告诉他。

顾念的手风琴,顾想有时候也会玩一下,久而久之也会弹那么一首半首曲子。

从学校回来的路上,苏昭昭遇到了高月。

“嫂子。”高月一见她便笑着打招呼,她背上还背着一个两岁大的孩子。

“好巧。”苏昭昭也笑了笑。

她昨天才听说了高月的八卦,没想到今天就遇上了。

都说她这个后妈当得好,这么一看,明面上瞧着还真不错。

她背上那孩子,可比婚礼那天看到的胖乎多了,小脸肉肉的,不哭不闹,穿得也干干净净,一瞧就知道应该是过年新做的衣服。

“嫂子这是刚从学校回来吧?”

“对,找老师聊了一下孩子们的学习。”

高月笑了笑:“我正要去学校,我家老三也在子弟学校读书,上次期末考试成绩下降了不少……”

她口中的老三是彭主任的大闺女,在兄妹当中排行老三。

听王春花说,老大被送到了下面连队当兵,老二因为学不进去,去年就已经辍学了,当兵年龄又太小,今年一开学就被送到了市里上了技校。

大家都说是高月这个枕边风吹的。

还说她没歪了吹,当兵上技校这都是好事。

街溜子一样在外面混才没出息。

苏昭昭笑了笑:“那你去吧,我也得回单位了。”